答案是肯定的:大! 先举几个例子对比一下(以小公所在西部三线城市为例):1、某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媒体类)。在编人员年收入平均12万元左右,非编人员大约5万左右,差距一倍多。 2、某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平均月入4000左右,非编聘用人员基本在2500元以下,部分岗位按最低工资标准核发,只有1000多元。 上述都是明面上的。除此之外,细算起来,编内人员和非编人员的差距远不止这些。 1、首先在升职和涨薪上有天差地别 虽然事业单位的上升通道不是很广,但编内人员至少可以享受提拔和涨薪待遇,级别和职称的提升都会带来工资待遇的提高,而非编人员则与此完全绝缘。不说提拔,单就职称这一块,非编人员即使通过评审取得更高职称,很多时候也无法享受相应的财政增资,最多只是意思涨点工资罢了。 2、其次是在福利待遇上有天差地别 八项规定后,事业单位诸多福利如过节费等都被取消了,但在政策允许范围内的一些福利待遇像少量的油米等劳保用品,还是有的,在编人员可以享受,非编人员,没有!除此之外,在五险一金上,在编和非编也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公积金方面,在编人员扣500,非编人员可能只有200,加单位帮缴的,一年就是几千块钱。加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职业年金等方面林林总总的落差,一年下来少个几万元是分分钟的事情。 3、再次是在社会地位上的天差地别 非编和在编的社会地位区别,不用说,大家也明白。为什么这里要提出它,在小公看来,是因为社会地位其实就是待遇的差距,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变现的。比如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因为在圈内,接触的面广,享受的社会资源相应就多,由此在子女教育、社会医疗等方面就会享受一定的便利,这种便利是普通社会人员需要用钱去获取的,少则几千多则几万,这些其实就是隐形收入。而显然,非编人员很难享受到,尽管在同一个单位,可以借用一定的资源,但毕竟游离于圈外,便利性和稳定性是有区别的。 除了这些,还有退休养老等方面,非编人员和编内人员都存在明显差距,在此就不一一陈述了。总而言之,在体制内,编制决定地位 。想要有好待遇,就努力考个编制吧。 我是小公,专注公务员考试、任用、提拔等体制类问答,感兴趣或有疑问咨询的,可以关注私信我,我将提供全方位的权威解答。 我们的机关事业单位一般被大家称为,金饭碗。曾经的铁饭碗是我们的国有企业固定工。 随着我们1991年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我们的铁饭碗被打破了。 2014年10月,我们国家也实行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未来也会将金饭碗打破。 破除企业事业退休双轨制,实现企业事业之间的人才自由流动。 目前来看,我们的工资待遇还是差距不小的。 事业单位的工资构成是这样的,基本上跟公务员差距是不太大的。 拿青岛市来说,没有职务的办事员发到手的工资,十年的工龄也能发五六千元,也就是说社平工资以上。这还不包括绩效考核奖、精神文明奖、未休年休假补贴、住房公积金待遇、午餐补助等等待遇。 而政府购买服务的人员,包括用人单位承担的公积金和社保,只有4000元左右,发到手是不到2400元,待遇确实少的可怜。 缩小这些差距是不太可能的,因为我们国家对机关事业单位都是有固定的编制固定的职能,财政根据编制人员拨款,而临时工身份只是辅助人员。待遇如果等同了,就显示不出机关事业单位的优越性了。 那大家还挤着去考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干什么?所以,国家将通过显示机关事业单位优越性的特点,鼓励各种人才通过考试进入相应的编制,来提升国家干部队伍的水平。有志气和能力的青年还是要好好学习,努力考取编制的好。 在同样的事业单位中,编制内与编制外区别还是很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编制上的不同。 事业单位中的人员主要是有编制和没编制两类人。编制内就是有编制的工作人员,主要分为普通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工勤人员(工人)等,他们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金饭碗"、"正式工";编制外就是没有编制的工作人员,主要分为劳务派遣、合同工、临时工等,他们是没有编制保障的,工作的稳定性也不强。 二是待遇上的不同。 事业单位中编制内与编制外的待遇差别是很大的。以笔者单位为例,一样的工作人员,有编制的工资大概在3500左右,没有编制的才1800元左右;编制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公积金、职业年金等待遇齐全,没有编制的只有养老保险,有的除了工资什么都没有。倒是过节发福利的时候,大家都是差不多的。而且工作上,编制内与编制外就没有区分那么明显了,甚至编制外的人比编制内的人干得更多。 三是前途上的不同。 编制内是国家正式人员,普通管理岗可以通过晋升科级、处级等领导干部,提高自己的政治待遇和工资福利待遇;专业技术岗可以通过晋升初级、中级、高级等职称,来提高自己的工资福利待遇。但是编制外的工作人员,除了最初约定的工资待遇外,其他晋升等都与他们无关,即使干一辈子也是如此,不会有多大变化。欢迎关注"东爱雨公考",专注公务员考试、体制内问题答疑解惑,如有问题,可以私信、留言。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事业单位里,有编制与没有编制,两者的区别太大了。 首先是收入上的差距。 有编制的人员,平时的工资都比编外人员高一大截 ,而年终发放的一些奖金,很多地方编外人员是没有的,这个又是几万的差距。而且编内人员可以通过提拔、评聘职称等方式提高工资,编外人员的工资基本都是固定的。 其次是发展上的差距。 没有编制的人员,不管做多久,都是不可能转正的,也就更不要说被提拔了,所以是完全没有发展前景的 。自然,在单位里也是没有什么地位的,被人呼来喝去,干的一般是比较累的活,工作量也比较大。 最后是稳定性的差距。 虽然签了劳动合同,但是没有编制的人员,单位依然是可以随时辞退的 ,只要付出一些补偿金就好了。而编内人员 ,编制就像免死金牌,只要不犯大错误,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失去工作的。 所以,事业单位的编外人员只能作为一个过渡工作,如果你希望进入体制内,可以考虑去感受下政府的工作,如果你志不在仕途,就不要浪费时间了。我是职场问答达人流雷电,关注我,分享机关单位和国企的各种知识! 如果有不同意见,欢迎下方评论留言! 作为一个在单位分管人事工作多年的老人,我可以很贠责任地告诉题主,在目前同工不同酬的情况下,在同一事业单位内,编制内和编制外的区别是很大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由于每个单位的正式编制都有严格的值数限制,很多事业单位面对工作量大、任务重的现状,除了正式编的员工外,都会自己招聘一些内聘(也叫临聘)人员。这种现象在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尤其突出。 其一、由于内聘人员没有正式编制,其工资福利待遇与正式编制人员根本无法相比。以社会保险为例,正式编制人员有"五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不但缴费比例按照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标数的100%基数,而且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大部分项目是单位出大头,个人出小头。而编制外的人员虽然也有社会保险,但只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种,有的单位会增加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不参加。而且缴费基数只有60%。工资标准也只是按照合同约定,一般为每月2000元至2500元左右,其他年终奖金、车补、绩效工资、奖励工资就没有了。 其二、由于工资基数低,在退休后都统一领取养老金的时代,编內、编外人员缴费基数和缴费工资的巨大差异,在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工资越高丶个人养老金账户储存额就越高的情况下,事业单位编内人员和编外人员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待遇也会是天壤之别。 同样是事业单位,编制内和编制外人员的区别大吗?通过上面的分析题主应该早就有答案了吧! 同样是事业单位,编制内和编制外区别大吗? 2015年到2020年11月份,我在编制外,是临时工。 2020年11月份以后,我在编制内,是事业单位在编人员。 可也说,编制内和编制外,这两种身份我都经历过,所以我觉得我还是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就我自己认为,两者的区别可也说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01工资待遇差距较大,两者相差3倍以上,无法相提并论 先来说说两者的工资待遇,这应该是大家最感兴趣的。就拿我原先的单位作为例子,但是我还是临时工,每个月拿到手里的工资是2600元(实际上还不到),除了到手的工资,节假日有礼品,生日有几百块钱的贺卡,前年(2019年)开始每年有大约8000元的年终奖,其他的就没有任何收入了。 而编制内的就不一样了。和我原先在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每个月到手的工资是5000左右,每季度还有有绩效、补贴,年终奖有是我的好几倍,平时节假日的物品等也稍稍比我好一点。综合下来,一年拿个15W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是我的3倍还多。 光是工资待遇这一块,两者的差距就非常大,一个编制内人员的工资收入,可以顶3个甚至4个编制外的了。02提拔和晋升,方向全然不同,又会加剧两者的区别 再来谈谈两者的提拔和晋升。编制内人员,不管的事业编制还是行政编制,都有明确的提拔和晋升方案,到了一定年限,级别和职称都会得到提升。最明显的,就是职权大了,工资涨了。 而对于编制外人员,提拔晋升就永远没有他们的份。因为编制外人员,就是政府部门和机关的"另类",有任何分好处的时候,都不会让他们参与。就我自己的经历来讲,5年来我的工资几乎没有涨过,更别提自己的职务和级别了。 所以,如果时间越长, 两者的差距就有愈发明显。编制内的人员,会逐步向前,蒸蒸日上,而编制外的人员,顶多就是原地踏步。03社会地位截然不同,他人会区别对待,遭遇世俗眼光 最后再说说社会地位吧。我们都知道,如果你在政府部门、机关工作,而且身份还是编制内人员,你的亲戚、朋友都会对你另眼相看,和你说话、相处都会礼让三分。毕竟现在大环境都是如此,人人都想当官,都羡慕当官的人。 但是,如果他们一听说你是编制外人员,没有任何身份,就是一个"打杂的",那么他们的态度立马会有360度大转变,会戴着有色眼镜来看你,甚至有点轻视、鄙视你的味道。因为在当今社会中,"编外人员""临时工""合同工"等词语,就意味地位低下、低人一等。 我也有过同样的经历,当我的朋友知道我编制外人员的时候,就少有跟我联系,和我聊天也是有一句,没一句的。更可怕的是,你会遭遇周围人世俗的眼光,他们会打心眼里看不起你,认为你是没有实力的代表人物,考不上编制才去当的临时工。我是@一个临时工,做了5年临时工,2020年11月份通过事业编考试成功上岸,和你一起探讨关于编制的大事小事。 有两种完全不同的情况,区别非常大。 一、暂时未占编。 虽然事业单位调动是空编调动,超编不能进人,但是一种有以下几种情况会产生超编现象,从而导致一部分人成为"非在编人员": 1、历史遗留问题。历史上一直存在超编现象,一直未能得到妥善解决。 2、机构改革过程中职能变弱,致使单位规模缩小,编制减少,人员未妥善安置,导致超编。 3、机构规格降低,或者直接是领导职数变少,导致领导干部超职数配备,改变非领导职务身份后挤占单位一般干部编制。 4、违规进人,导致超编。 5、安排项目人员就业,期满合格后因没有空编,导致暂时性超编。 这些问题造成的编外人员,其实质与编内人员无疑,管理、工资、晋升等基本与正式职工一致。只是其工资由地方财政统筹,规定要求编内人员享受的公车改革、养老制度改革等超编人员均被限制在外。随着近年来编制越来越重要,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 这类人员要解决占编问题,一是靠单位自然减员后依次增补,二是由同当组织人事部门调整到空编单位。 二、编制内为正式职工,编制外为合同工或者聘用工。 这个区别就大了,正式职工和临时工,无论是在管理上,薪酬发放和负担上,前途晋升上,都有着天壤之别。虽然国家一直在向同工同酬方向发展,但在目前人事制度改革现状之下,只是一个还未实现的理想状态。公立医院和高校改革中,探索保留事业单位性质,取消编制,就是为实现同工同酬进行积极尝试,让能者多劳,多劳者多得,真正使精英人才的收入和社会地位,配得上他们的才能。 区别是真大! 我们单位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单位人员有编制内和编制外两种。编制内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在编人员,属于财政差额拨款发工资;编制外俗话说临时工,但随着劳动制度、人事制度的改革健全,这类人员都和单位签署劳动就业协议,三年或五年一签署,无故不得解聘。 根据我们单位的实际情况来为大家分析说明编制内外的区别: 工资待遇:以同样是五年工龄的人员来说明,编内人员的工资是由财政拨款,基础工资在3500元+工龄工资780元+绩效;编外人员工资根据学历、岗位又分为三个档,专技专科学历1850+绩效,专技本科学历2500+绩效,行政本科岗2200+绩效。可以看出工资上差了一大截;另外,编制内人员依法享有带薪休假,根据规定工作年限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最主要的还有带薪休假补贴,我们有的老职工,每年的带薪休假补贴能达到一万多。而这些待遇是编外人员没有的。 我看有的回答写:专业技术岗可以通过晋升初级、中级、高级等职称,来提高自己的工资福利待遇。但是编制外的工作人员,除了最初约定的工资待遇外,其他晋升等都与他们无关,即使干一辈子也是如此,不会有多大变化。 他这么说其实是不对的,不管是编制内编制外,都可以根据专业技术职称来涨工资,而且涨幅是一样的。 事业发展:在单位内部提拔干部或选拔科室负责人,首先考虑的是编制内人员,而近两年在提拔专技班组长时才出现编外人员的名字。 五险一金:编制内人员依法享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大额医疗保险、生育险、工伤险、住房公积金、职业年金。而编制外人员则没有住房公积金和职业年金,在购房上享受不到在编人员公积金3.25%超低利率的购房贷款,只能通过高利率的商业贷款。缺少职业年金,在退休后则缺失了部分养老保障; 退休待遇:编内人员可以选择行政级别或专业技术职称测算退休工资,基本上正科级退休的工资在5500-6500,正高级别的在7000-8000左右,而编外人员虽说也可以按照专技职称退休,但是缺少了基础工资部分和职业年金,则要比编内人员低很多。 社会地位:编制内俗称铁饭碗,工作相对比较稳定,即使单位被托管、合并、改革,政府依然会妥善安排编制内人员(身边真实案例);而编制外则会根据单位工作情况灵活掌握,当单位经营不善会面临裁员、失业。 近年来,事业单位开始实施同工同酬,逐步减少编内外人员的工资待遇差距,不管怎么减少,差距也还是会有的。比如我们单位,同工同酬的人员工资跟在编的一样,唯独缺少住房公积金和职业年金。所以,编制内和编制外区别是真的大呀! 我是岭南通途,我来回答! 同样是事业单位,编制内和编制外区别大吗?我自己是长期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也认识了不少在体制内工作的人员,其实就包括有编和没编的情况。 总体来说,在事业单位工作,有无编制区别还是很明显的,因为这两者进入门槛不同,负责工作有区别,待遇也有区别!今天我们就这个话题一起交流一下! 一、事业单位有无编制,进入的门槛是完全不同的 我自己因为工作的关系,经常和我们所在地到很多单位打交道,对于他们里面的一些人员情况 还是比较了解的,在事业单位里面有一些人是有编制的,但是也会有一批人,是没有编制的,这些没有编制的人,就称之为合同工。 在这里必须首先第一个给大家要说明的,他们之间的区别,就是有编制和没有编制,进入的门槛是完全不一样的,甚至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如果你想成为事业单位的一个有编制的人员,那么就必须要参加事业编制的招聘考试,也就是说你必须要符合他们的学历和专业条件,并且经过非常激烈的竞争,才能够到事业编正式编的岗位上面去工作。 如果你是事业编当中的合同工,那么这样的来源就非常广泛了,一般情况,事业单位里面的合同工,进入的门槛是不太高的,因为他们合同工没有编制,同时他们的进入门槛就是由单位自己定的。 比如说有的单位,他可能需要一名司机,那么可能只招一个会有驾驶证,同时有一定驾龄的人就可以了,基本上对于学历和专业,不可能是太高的条件,可能初中毕业或者是中专毕业就能够去应聘这样的岗位。 如果他们招的是在办公室干活的人,那么相对来说可能就会对学历提高一点,比如说必须是中专毕业或者是大专毕业,这样他们门槛就会稍微高一些。 也就是说,合同工进入的门槛,其实并不是特别高,只要你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能够完成用人单位安排给你的工作,那么你就能够去事业单位当一名合同工。 所以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事业编和合同工,两者之间最大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有编制和没有编制,进入的门槛区别真的是非常大。 二、事业单位有无编制,所负责的工作也有很大区别 在事业单位里面,有编制的人员和没有编制的合同工,他们所负责的工作也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合同工干的工作跟正式编干的工作是一模一样的,如果你真的信了这种话,那么你就真的太不了解事业编里面的工作了。 在事业编单位里面,一般情况最重要的工作肯定是有编制的人员,有编制的人员进入门槛为什么设那么高,主要就是他们要担负的工作更多,同时他们担负的工作任务也更重。 在事业单位里面,合同工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辅助正式编人员完成一些正常的工作,或者是做平时的一些保障工作,相对来说所做的工作压力,并不大,同时基本上也不存在加班加点干工作的情况。 比如说一个单位里面,大项工作牵头负责的,肯定都是正式编的员工,同时带头加班加点干活的,肯定也是事业编正式员工,如果你是一名合同工,不可能给你安排这么重的工作,同时作为一名合同工,大部分人也干不了这个工作。 我认识的在事业单位里面当合同工的,最主要的有这么一类人员,那就是做保障服务这一类相关的人员。 比如说有食堂的单位,那么他们就会招聘一些合同工,在食堂里面帮忙做饭,或者是做一些保障工作。 比如说他们需要司机,那么他们就会招聘一个合同工过来当司机,做的都是这些技能性的工作。 当然也有一些单位招的是在办公室干活的,但是在办公室干活,他们也不是主力,只是辅助办公室里面正式编人员,完成日常的工作而已,相对来说难度并不大。 三、事业单位有无编制,待遇设计也是不一样的 在刚才我给大家介绍了在事业单位里面工作的正式编制人员和合同工,他们进入的门槛是不同的,同时所担负的工作也是不一样的,那么这就衍生出来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那就是他们的待遇也是不一样的。 在事业单位里面工作,毫无疑问肯定是正式编的员工工资待遇要更高,在事业单位里面当一名合同工,他的工资待遇是比不上正式编制员工的。 其他地区的情况,我不太好给大家介绍,但是我可以给大家介绍一下在我所在的地区,事业编人员和合同工,他们的待遇差别究竟在哪里。 在我所在的地区,因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所以刚刚进入事业编工作的正式员工,一般情况每个月到手的钱大约是在2300~2500块左右,年底还有8000~1万块钱左右的绩效,这个就是咋看事业编正式编岗位工作的人员的全年总收入。 如果你是在事业编的合同工岗位工作,那么按照我们这边的行情,一般情况每个月到手的钱是将1800~2000块钱,年底是没有绩效的,如果你自己做的工作是在办公室工作,那么相对来说待遇就更高一些,一般情况可以开到2300到2500之间,但是也是年底没有绩效。 从我所在地区事业编和合同工待遇的情况,大家就可以看出来,事业编的正式编工资确实要比合同工更高,因为他们进入的门槛,确实要更高,同时负责的工作也更多。 他们的社保也是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缴纳的,只不过有的单位合同工不缴纳公积金,有的单位合同工缴纳公积金,这个是要看具体的单位自己怎么决定。 四、事业单位有无编制,工作保障和稳定性也不同 在事业单位里面工作,还有一个必须要看到的问题,那就是正式编员工的工作和合同工的工作,他们的稳定性是不一样的,同时工作保障这一块也是不一样的。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稳定性这一块,毫无疑问就是看在未来如果遇到什么情况,谁会先被解除劳动合同,肯定是合同工,因为合同工本身就是签订合同,并没有说给你编制,也没有说必须要长期雇佣你,所以一旦遇到什么样的情况,未来也许是会被解聘掉的。 当然在我所在的地区,只要你自己不犯一些非常严重的错误,只要自己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一般情况合同工也是不会被解聘的,也是一直可以干到退休的,这一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好的。 在体制内工作这一点,就是非常大的好处,因为不管你是否是正式员工,只要自己能够完成本职工作,一般都不会轻易开除一个人。 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工作保障这一块,两者之间也是有比较明显的区别的,如果你是正式编的员工,比如说在未来某一天你生病了,并且生的还是大病,那么你就不能够正常上班了,这个时候单位还是会正常给你发工资,同时你自己因为缴纳的社保还是非常不错的,那么在去医院住院的时候就能够报销比较高的比例。 如果你是一名合同工,假如说你自己生了一场大病,自己不能够正常上班,也许短期以内单位不会跟你解聘劳动合同,但是如果你长期不能上班,那么就很有可能会把你解聘掉,这个是在任何单位都非常正常的事情。 五、如果有能力符合条件,完全可以报考有编制的岗位 最后有一个问题,我是必须要跟大家说的,那就是如果你是一名合同工,我个人认为没有必要去羡慕嫉妒恨,因为这个世界是非常公平的,你自己为什么到合同工的岗位上面工作?我相信你自己也是知道自己的本事的,也是知道自己的原因的。 现在进入事业编的岗位工作,相对来说难度并不大,同时报考的要求也并不高,绝大部分的岗位,只要求大专以上学历就可以了,只要你自己拥有大专以上的学历,同时符合报考的专业条件,那么你完全可以报考事业编的岗位。 现在报考体制内的岗位 已经不再对全日制的学历进行要求了,也就是说你如果是成人教育的大专,那么也是可以报考的,所以这一点大家可以放心,只要你自己能够把学历提升上去,认真去备考复习,最终都是有机会考上正式的岗位的。 前段时间在我所在的地区,放出去了一千多个事业编的岗位,但是最终有两三百个岗位,根本就没有人报名,在这里就可以看出来,真的报考事业编人数并不多,竞争并不激烈,只要你自己认真备考一下,考上一个事业编真的难度不大。 在我的主页当中发表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小知识和科普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我的主页当中翻看一下,看完以后我相信会对你有非常大的帮助。 以上是本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理解,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本文由岭南通途原创,想了解更多知识,欢迎留言评论,点赞关注。 如果大家有想问的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些问题进行专门发文回答。 这个也看具体的单位,有的单位还不错,基本可以做到同工同酬~福利待遇都可以享受等同水平; 但是也有的单位做不到这一点,编制外的人工资低,福利也不如有编制的,甚至干的工资还要多于有编制的,比较不公; 具体看单位了,当然还是建议考生通过正规招考进入,这样有了编制就会更有保障欢迎你们关注我的头条号,有很多你们感兴趣的话题谈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