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年女人,在老伴去世后,自己过的轻松自在你怎么看?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阎王爷喊你躲过的人没有,胡姐的丈夫走时像个半大的孩子,瘦的只有骨头架子,胡姐哭是哭了,哭的是自己,命不好啊。
我邻居胡姐姐,今年56 岁,丈夫去世刚好一周年,她丈夫患有胰腺癌,从发现到去世八年多。自确诊之日起,胡姐一步不离全程陪护,尽其所有到处打听买药做治疗,前期陪着去旅游,后三年人卧床了,胡姐更是尽心尽力伺候,明知道总归要走,还是要努力多活一天。
烧完七天纸,胡姐和闺蜜报团云南行,拍了好多漂亮的照片,每张照片都是笑容灿烂。回来后开始跳舞,旅游,拍抖音,每次看她抖音都是加了美颜拍了同款,漂亮到失真,但她喜欢,也沉醉其中。其实这样也很好,活着时尽心尽力,走了再不想,对死去和活着的人都好。
我有个亲戚,两口子关系亲密,丈夫肝癌去世后,她无法忘记,在家里觉得丈夫没离家,她不由自主的和空气对话,后来我帮她找了个工作,出来以后稍微好一点,但是,脸上总有黑气透出来,我们一起照相她的眼珠子是红的。阴阳相隔,走了的走了,活着的活的健康,牵挂是互相的,你心里每时每刻都在放不下,如果真有灵魂,那已经死去的人灵魂也不会安静。
这是不分年龄的。一方去世了,做为相伴一生的妻子肯定会痛苦万分,这是正解。事实上很多女人,包括中老年女性在内在丈夫离去后,反而心情舒畅,身体也比原来好,性格开郎,每天很快乐。
究其原因,这实在是不应该出现的情况。爱情本来是崇高,神圣又美好的,处在爱情中的男人与女人是何等幸福。世界上总会有这样那样做不如意,并不是所有女人的感情生活都是甜蜜的,遇到了渣男,或者是三观不合,从内心与精神世界上完全是两条道跑的车。选择离婚?不是这么容易,太多的牵跘和县体事物困绕着她们,儿子尚小,还有能淹死人的人言可畏,帮她们停下离婚的脚步,选择隐忍,忍受心灵中巨大的痛苦为了儿女,为了所谓的名声坚持这名存实亡的婚姻。此时,她们的心早已伤透和麻木不仁了。
还有一件情况,是女人一生中为了宁,丈夫,为了家庭,为了儿女付出的太多太多,青丝变白发,俏佳人变成老婆婆。而这些忍辱负重的付出并没有得到丈夫的认可,换来的家暴和岐视,相信天下每个女人遇到了这样的丈夫都会寒心。
所以,当丈夫去世后,这些女人没有了家暴虐待,也没有了三观不合带来的精神痛苦,一生的重负得以卸载,心中很轻松,所以,心态变好了,阳光了,愿意参加社会活动与人交流了。身体自然一天天好起来。
她们也崇尚美好热爱生活,希望嫁给一个好的知冷知热的好丈夫,但是命运没有眷顾她们,她们是不幸的。丈夫走了,再不会挨打受骂,也不用一日三餐,缝补浆洗,为琐事忙累,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愿去生活,随心所欲,快乐一天天。
这样的事实在是不该出现的,可是它偏偏出现。让我们祝愿天下有情人共沐爱河,幸福相伴一生。再不要有这样的事情出现吧。
我认为,持"很多老年女人,在老伴去世后,自己过的轻松自在"看法的人,只看到了问题的表象,并没有看到亊物的本质,有失偏颇。
我是一位独居的丧偶老人,有资格回答题主的问题。
说实在话,平时健身散步时,小区有些中老年人,甚至个别小年轻,都很羡慕我的洒脱淡然。有的甚至当面说,李姐,你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不用操啥心多好。
我笑笑说,你要不要试试一个人的生活。她摇摇头说,放心不下老头和孙子一家老小。
然后顺便拉起了家常,说起了我的过往。她听后说,李姐,原来你的经历这么坎坷,要是我早就撑不下去了,真不容易。平时,只看到你潇洒自在,哪知道你遭这么多罪。爱过知情深,醉过知酒浓。失去丈夫的那一刻,做妻子的悲痛欲绝,生不如死,甚至想自杀殉情,没有经历过的人,怎能知道她们当时的痛,又怎知她们这些年如何度过岁月的煎熬。
在男人眼中,女人似水似草,柔柔弱弱,被称为小女人。但正是不起眼的小女人,挑起了家庭重担,为母坚韧坚强。
我青春丧偶,当时孩子只有二岁多。从殡仪馆出来的一刹那,失去了知觉。醒来时躺在急救室的无影灯下,不会说话。这样的情况,后来还发生过一次。
在处理他的后亊过程中,又遇父亲病故,诸亊叠加,终于精神体力不支,再次休克,送医救治,一下子住了四个月医院。
住院期间,孩子还小,没有丈夫父母家人陪伴,一个人瞅着点滴,扎着吊针提着吊瓶上厕所。回血了,让护士重扎,怕点滴打完睡着了,就跟护士学习拨针。学会面对,学会坚强。
出院了,提看药下乡办案,不是我觉悟有多高,而是哪个时代的精神,讲的就是奉献。
以我的工作、年龄,结婚再嫁丝毫不成问题。但是,孩子还小,再婚后继父是否会真心相待,对孩子今后的成长是否有影响,一切都很难说。
再说,我和丈夫自由谈恋,相知相爱。做人要有良心,不能丈夫刚走,自己就只顾自己,扔下他的家人不管,这有违我做人的道德底线。
何况,我幼年丧母,尝过受虐待的味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受过的罪决不能在孩子身上重演。
面对家破人亡,虽然悲痛,只好把眼泪往肚里咽。在工作的同时,既担负起抚养孩子的义务,又承担起照顾娘家、婆家双方老人的责任。一个女性,要兼顾工作、孩子,还要照顾双方老人,这其中的艰难无助和无奈,没有经历过的人,有谁知道个中滋味。她难道不知道轻松自在,幸福快乐吗!
几十年过去了,孩子已经长大,双方老人已经作古,我已夕阳西下。辛苦了一辈子,一切也该放下。走出阴影,珍惜拥有,轻松自在,活在当下,这就是我的回答。
各位朋友,这个问题你怎么看,欢迎关注,欢迎讨论留言。
关注情感话题,说说我的看法。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左右不了。但"有些老年女人,在老伴去世以后,自己过的轻松自在",我认为这也是正常现象。你想啊,人的寿命就那么长,无论早走晚走最后都得走。我倒觉得,先走的有老伴亲自料理、有老伴送一程,反倒还是挺幸福的呢!
在几十年的共同生活中,两个人在一起恩恩爱爱也好,吵吵闹闹也罢,但毕竟磕磕绊绊地走过来了。无论是谁先走,剩下的肯定是很悲伤的。大多时候,想起的都是先走那个人的好处。即使原来很怨恨的事,此时也都彻底原谅了。之后的日子,就得靠自己一个人去面对了。
很多老年夫妻,一旦剩下一个人的时候,好像一下子就明白了似的。也舍得吃了、舍得穿了、舍得花钱玩了。因为她或他都觉得,人生真是无常。今天晚上把鞋脱下来,明早能不能穿上谁都不知道。干脆,看开一点、潇洒一点、乐乐呵呵地过好余下的日子。这可能就是别人说的"轻松自在"吧?
最后要说的是:老年朋友,趁咱两个人都在的时候,就"轻松自在"地活吧。不要等到走了一个的时候,才想起改变活法。从今天开始,咱真该好好地为自己活一回了。
(图片来自网络)
去年81岁的老伴走后,我辞退了脾气暴躁的保姆一个人生活,自由自在。想吃什么做什么,琴棋书画,拜佛,爬山等,身体比过去还好。
谢邀回答!很多老年女人,在老伴去世后,自己过得轻松自在,不符合现实,有失偏颇,不能以点代面。女人的苦,男人不清楚,女人的心,慈祥针,女人的泪,男人看不见。城里退休的女人,在丧偶以后还可以独立,除了照顾孙子还得当孙子呢,自己不给自己一个微笑,沮丧给谁看啊,城里丧偶的老年女人见多识广,想得开,看得透,有保障有依靠,大多数都能过的轻松自在。
农村丧偶的老年女人大部都没有退休工资,儿女都有负担,有压力。很多老年女人在老伴去世后都想再嫁,都想再找一个有退休工资的老伴,最低也要有个生活保障。我在农村,我最清楚了,岁数大了的女人失去劳动能力,不想给儿女添累罪,无奈的选择。也有自持其力的人,因人而异吧。
希望所有的老年女人和老年男人,在老伴去世后,都能过的轻松自在。时代在发展,人的认识在提高,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好转,缩小城乡差距,让丧偶的老年女人或老年男人都能安度晚年。夕阳无限好,何惧近黄昏,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夕阳是晚开的花,夕阳是陈年的酒,夕阳是迟到的爱,夕阳是未了的情,愿所有的老年人都过的轻松自在!
过的轻松快乐是实实在在的。不需要怀疑。女人自理能力更强。如果有退休工资有房自己可以过得非常好。千万别听朋友劝去找个人陪伴。那就是引狼入室。最后还要照顾他。男人懒的多。越年纪大越不能自理。寂寞了找几个老姐妹聊聊就可以了。男人其实到最后也不会陪你聊天的。
爱人的姐姐,也就是大姨姐今年75岁了,自从61岁那年老伴去世后她就一个人生活,整天乐呵呵的,闲暇时就和一帮老姊妹跳跳广场舞、打打小牌,逛逛街遛遛弯,别提有多轻松自在了。
那姨姐为什么不再找老伴?一个人还过得这么开心?列位听我慢慢说给您听。
姨姐比姐夫大两岁,据说在她三岁那年,婆婆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姐夫来家里串门,双方父母定下了娃娃亲。
成年后的姐夫是个不安于现状的人。他当过农民,打过工,做过小生意,用他的口头禅来说就是一生都在为家庭"奔波"。他的头脑特别灵活。当农民时,生产队要买拖拉机,在那个贫穷的年代,拖拉机可是个新鲜的稀罕玩意儿。队长在社员大会上动员了好几次都没有人敢去开,是他主动找到队长,要求去县里学习。经过一番努力,姐夫终于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队里也是全大队第一个拖拉机手。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姐夫三十一岁那年,在一次往县城粮库送公粮时,偶然结识了城郊公社一个菜队的队长,交谈中得知他们急缺一名优秀拖拉机手。姐夫一看机会来了,心想这个菜队主要负责供应县城居民蔬菜,在那当个菜民还能吃供应粮(俗称白卡片),虽然比不上城里人的"红卡片",但也比原来的社员强多了。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就把全家搬到那里成了菜民。
改革开放后,姐夫的心思更加活络了,他开始尝试做起了小买卖。先后打过金银首饰,卖过包子,跑过出租,当过厨师。可是有一样不应人,他干啥都没有长性,搞得钱没挣多少,家里却到处堆满了各种工具和家伙什儿,造成了不小的浪费和损失。
看到这里,列位一定以为姐夫是个有担当的好丈夫,只是缺乏点韧性罢了,您错了,在外面风风火火打拼的同时,他在家里对待姨姐却完全是另一副面孔。
姨姐性格温和,很少发火。在他眼里,这是懦弱;姨姐言语不多,不善言辞,在他眼里,这是愚笨。由于常常忍受姐夫的责骂和精神上的折磨,生气上火,姨姐早早就患上了心脏病,每天都得吃药。
姐夫做得最过分的是,有一次姐夫酒后骂了姨姐,姨姐一气之下回了娘家。岳父岳母了解了情况后觉得没啥大事,就把她撵回家。可她刚进院子就闻到一股呛人的气味,定睛一看,原来姐夫把她的被子和枕头给烧了!
老家有个风俗,人去世了得把用过的被子和枕头烧掉。姨姐看到自己的被子和枕头被烧了,当时就气得晕了过去!
也许是太争强好胜吧,姐夫看自己多年的努力也没能让家里过上好日子,感觉挺丢人,天天借酒消愁。由于沉溺烟酒,不注意保养身体,55岁那年不幸患上了脑血栓。
这个病最怕喝酒,但姐夫可不管这些,照喝不误。实在没有办法,姨姐只得把钱藏起来。这下,更翻了天了。他开始时是趁姨姐不在家时,翻箱倒柜找钱,然后自己拄着拐杖去小卖店打酒。后来,找不到钱就去小卖店赊账。小卖店知道他那个病不能喝酒有时不赊给他,他就大喊大叫,说是看他不行了,谁都欺负他。有时看他难受的样子,实在不忍心,儿子就给他少买一点酒。
由于情绪低沉,抽烟喝酒不加节制,58岁那年秋天,姐夫离开了人世。
很多人以为姐夫一走,姨姐会孤独,所以,前些年时不时就有人给她介绍老伴。可是她连看一眼都不干,总是说:"找那玩意儿干啥?我可是够够的了!"知情的人都知道,她这是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啊!
没了姐夫的烦扰,虽然姨姐的年龄越来越大,但身体却越来越好。吃了几十年的心脏药也不用吃了。现在的她一个月领着两千多元的养老金,每天除了"三个饱一个倒"以外,就是跳跳广场舞,妞妞大秧歌,偶尔再约上几个老姊妹,打上几圈小麻将,小日子别提过得多滋润了。
写在后面
姨姐在老伴去世后,一个人过得轻松自在,让我们这些亲友备感欣慰。忘了说了,这里面其实也有儿孙的功劳。姨姐只有一个儿子,对她非常孝顺。唯一的孙子前些年又生了双胞胎重孙女,你说,姨姐是不是做梦都会笑醒。
最后再回到你的问题:很多老年女人在老伴去世后,自己过得轻松自在,你怎么看?通过观察姨姐和周边一些独居老女人的生活状态,我的答案是:
儿孙孝顺、身体健康、养老金够花、生活无忧的老年女人,自己会过得轻松自在;那些原来深受老伴精神折磨,终于得到解脱的老年女人更有挣脱牢笼、获得解放的感觉,小日子能不过得轻松自在吗?
友友们,您赞成我的观点吗?
我是职教教书匠,欢迎您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握手][比心][玫瑰]
我觉的很多老年女人,现在都想开了,愿意为自己活一回了。
因为现在的老年女人,都经历了很多的生活上艰难岁月和磨难。
到了老年的女人,又失去了老伴,女人这时候,彻底在为自己改变旧的传统了,所以很多单身老年女人,该穿,该吃,该玩。
让自己.自由自在的生活,也让自己活出精彩的人生。
由其是咱们国家,发展的越来越好,很多老人女人,都有退休金。
就是老年女人失去了老伴,自己依然靠自己努力活得很好。
老人女人,自己喜欢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老年女人去跳舞。
或者去旅游,让自己活得快乐.开心幸福生活,因为现在的老年女人,太幸福了,也太有福气了。
现在老年女人,虽然单身,也阻挡不了老年女人,追求属于自己快乐开心的人生。
这个问题要分开来谈
如若夫妻感情已淡
男士卧病在床
时间已不短
女士久服侍于床前
身心已疲倦
男士离开
对女士的打击
会大大缩减
想一想余生很短
寻找快乐无极限
如同股市
报复性反弹
如若夫妻非常恩爱
男士走的太突然
或男士围着锅台转
女士较悠闲
男士走后
女士倍感孤单
失去了支点
步履维艰
轻松一词太遥远
无论哪种情况
女士晚年
不能自理后的时间
都是孤独为伴
日常家务难以承担
轻松 幸福
已不在人生的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