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图片 2022年岁末,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近期人身保险产品问题的通报》中指出:"保险公司,必须在 12 月 5 日前针对在售的增额终身寿产品(以下简称:"增寿")进行自查,若发现产品有相关问题需立即停售。"12月5日是自查的节点,就在12月4日,很多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保司")的增寿产品已经停售。 今天,我们不研讨增寿的产品形态和产品对比,相信关注的伙伴早在半月前就看到了大量关于这方面的文章,所以我们今天谈谈保司的盈利模式,换句话说,为什么监管关注增寿的产品"风险"。首先,看下监管对增寿产品"风险"的认定标准。产品增额比例高于定价利率 定价利率,可以简单理解为收益率的上限。比如一款增额终身寿的定价利率为 3.5%,那么无论持有多久,它的收益率最高也不会超过 3.5%。 而增额终身寿还有一个"基本保险金额",会按照固定比例增长,目前部分产品的增额比例在 3.5%~4% 之间,比定价利率要高。 很多不了解这些概念的朋友,可能就会以为"增额比例"是产品的收益率,从而买到了不符合收益预期的产品。利润测试的"投资收益率假设",超过近5年平均投资收益率水平 新开发的产品进行备案时,保险公司需要进行利润测试,即假定一个投资收益率,来看产品的收益能有多少。 例如一款增额终身寿的 IRR 收益率是 3.5%,保险公司拿着这款产品的保费去投资理财,假定投资收益率是 5%,其中 3.5% 是消费者应得的收益,剩下 1.5% 就是保险公司的收益。 过往保险公司在进行利润测试时,一般会以 5% 左右的投资收益率来测试,不同产品情况不同。 但要是该公司过去 5 年的平均投资收益率,并没有达到假设的水平,那在监管部门看来,这个产品就可能存在市场风险。 比如实际的投资收益可能并不高,无法覆盖消费者应得的收益和公司经营成本,保险公司就会亏钱。亏钱则可能会导致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不足,从而影响消费者的收益和市场的稳定。产品定价的"附加费用率假设",低于实际销售费用 费率指的是购买产品所产生的必要费用,其需要涵盖经营的各种成本,如果费率无法覆盖经营成本,就说明产品给客户展示的费用成本过低,最终会影响公司的基本运营,导致"风险"发生。这一项和第二项最大的区别在于体现"负债端"(即:保司的固定经营成本)。其次,我们看下今天需要朋友们了解的,保司如何盈利?说概念 保司的基本架构分为负债端和资产端,负债端指的是融资端。有伙伴会有疑问了,保险公司又不是银行,融资干嘛?我国金融行业的三驾马车:银行、证券和保险 ,其实都在干一件事,就是投融资。保费你可以理解为银行的"储蓄"行为,把客户的钱归集,然后找到合适的项目投出去,赚取利差,这就是金融行业的本质。而融资就是一种负债行为。 负债端的盈利模式有两个,一个是死差、另一个是费差。死差指的是预期风险发生率与实际风险发生率之间的差值,具体分为"死差益"和"死差损"。例:保司设计了一款寿险产品,预估10万人中有10人死亡(不同年龄段死亡<生命周期表>)。如果现实中只有3人死亡,比原先预估的少,这就叫做"死差益",这时候就形成盈利;相反的,如果有13人死亡,保司就亏损了,称为"死差损"。 费差 更好理解,主要是费用差值情况,包含:固定成本、人员成本及各类工资、佣金及奖励费用。如果保费中包含的假设费用大于实际产生费用,那么形成盈利,叫做费差益;反之,叫做费差损。 资产端,顾名思义增加资产行为,包括固定资产及流动资产,简单说就是投资行为。资产端的盈利模式是形成利差。保险公司收到保费后不会把钱锁在保险柜里等着支付赔款,而是预留准备金之后,将剩余收入用作投资。当预定投资收益与实际投资收益产生差值时,便产生了"利差"。如果有投资收益产生,就是"利差益",如果有亏损产生,就是"利差损"。 引用图片说人话 说白了,保险公司的利润主要来源于投资收益(回报),而不是成本的节约或风险保额的差值(风险保额通俗解释:同一年龄段、同一产品,保费总额与赔付总额的差值。)因为,保额总要赔出去,迟早的事。 那我们看看目前保险公司的投资回报情况 衡量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率一般有了两个指标,总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 计算公式 由公式可知,总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的区别在于是否考虑浮盈浮亏。无论从总投资收益率、或是从综合投资收益率来看,寿险行业前三季度的投资收益率压力确实很大。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寿险行业投资收益率是根据74家寿险公司资产规模或投资规模加权平均计算而得。具体我们也给出了2022前三季度(下图)寿险公司总投资收益率、综合投资收益率的描述性统计情况。从总投资收益率来看,简单平均值为2.7%,加权平均值2.9%、中位数为3.1%,最大值为4.5%,最小值为-9.2%。 引用13精咨询 总投资收益率分布 从综合投资收益率来看,简单平均值为1.2%,加权平均值1.4%、中位数为1.4%,最大值为4.59%,最小值为-10.4%。其中,综合投资收益率为负的公司数量有10家。 综合投资收益率分布 具体可见74家寿险公司综合收益率排行榜名单。 引用图片 其实,从2013年至2021年统计情况看,首先公司投资收益率表现不错,最高的可达7.6%(综合投资收益率:泰康人寿),最低的可达1.8%(综合投资收益率:小康人寿)。大部分寿险公司综合投资收益率在3.3%以上。因此,满足3.5%的利率水平是基本可行的。而大多数增额终身寿产品的现金价值(简称"现价"即退保金额)增长也在3.1%-3.49%之间。但随着世界整体经济下行或说是不确定性的增多,2022年寿险公司的投资回报率呈现断崖式下跌(多数在1%-3%之间),甚至为负,因此国家相关监管部门才陆续出台规定,希望有效防范未来不确定性风险的发生。 因此对保司产品的再审核,下架产品收益与公司投资水平不相匹配的产品势在必行,这既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有效方法,同样也有助于保司合理竞争、共同发展。保险-增寿,保司的承诺、国家的信誉保险充分保护消费者权益:含投保人、被保人及受益人 根据我国《保险法》第87条的规定,保险公司破产,首先要经过保监会的同意,方可由法院宣告。保险公司被宣告破产后,由法院组织保监会等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保险法》第88条的规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的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准备金,必须转移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并且在此过程中,应当维护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与其他一般企业法人破产相比,保险公司的破产清偿顺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依据我国《保险法》第89条的规定,保险公司依法破产的,破产财产优先支付其破产费用后,按照下列顺序清偿:①所欠职工工资和劳动保险费用;②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③所欠税款;④清偿公司债务。破产财产不足清偿同一顺序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1] 而在《保险法》第九十二条规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被依法宣告破产的,其持有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 ,必须转让给其他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不能同其他保险公司达成转让协议的,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接受转让。 转让或者由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指定接受转让前款规定的人寿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的,应当维护被保险人、受益人的合法权益。 其中,保险合同及责任准备金权益在保司破产后的转让规定给消费者吃了定心丸,同时,也是保司和国家给到消费者的承诺。这是以公司责任与国家信誉作为担保的。增寿的利益明确 以合同为依托,增寿产品的保险责任及各种权益变化情况都以合同载明的形式列入,包含"文字性条款"、"利益验算表格"等,一旦签署且无违法行为,保险合同即生效,这样以来,无论后期风险如何都不会影响已购买相关产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展示:现金价值表 综上所述,1保司的盈利主要来源是投资回报,"无投资不收益" 。因此我们在关注产品的同时,也需要看下这个公司的投资收益情况,查询路径是每家保司的官网中的"信息披露栏"。查看投资回报(年报中含具体数据)。因为我们还是希望这家保司的经营好,后续服务也会更好,一些不确定的收益(如:年金险中的分红收益、万能险收益等)也会有一定保障。2增寿买了,不必担心安全问题,放心持有,因为法律已提供完备的保障。 了解保险,关注我!Thanks♪(・ω・)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