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芯片阵营出现黑马,阿里强势补短,人民日报说得没错
众所周知,芯片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短板之一。而这也给了老美打压中企的重要筹码。要知道,各行各业都需要芯片,一旦芯片被"卡脖",危害和影响相当大。
目前,我国就正在遭遇芯片"卡脖"的危机,而很多国内科技企业也开启了芯片自研的计划。然而,一家以电商起家,且一度被看轻的国内科技企业,却成为了国产芯片阵营的"大黑马",它就是阿里巴巴。在芯片领域,阿里巴巴强势补短,坚决执行人民日报发出的"既要锻长板,又要补短板"的呼吁,毫无疑问,阿里巴巴已经成长为一家科技企业,且逐渐展现出领先实力。
就芯片而言,阿里平头哥的出现,正式吹响了阿里进军芯片领域的号角。而通过几年的努力,阿里平头哥也展现出很强的实力,推动了中国芯的发展,尤其在RISC-V芯片领域。
在中企被芯片"卡脖"后,倪光南院士就曾强调,RISC-V架构会成为国产芯片厂商的机会。而阿里也洞察先机,很快在RISC-V芯片领域站稳脚跟,成为国内RISC-V芯片行业的领头羊。
截止到目前,阿里平头哥发布了多款RISC-V芯片,比如玄铁910,这枚芯片的国内芯片市场的出货量已经超过了30亿枚,并且阿里平头哥刚发布的C908芯片,也将能效比提升了24%,确定了中国芯的世界领先地位。
更重要的是,阿里平头哥要做的不是独自强大,而是抱团取暖。阿里发布的无剑600平台,就是希望可以帮助其他国内芯片厂商降低自研芯片的门槛,缩短自研芯片的时间和成本,加快推动国内芯片行业的发展,这种无私的行为,还是令人很佩服的。
之所以阿里会押注RISC-V架构,不仅仅只是因为开源的原因。要知道,在过去几十年里,ARM架构和X86架构几乎垄断了整个市场,这也让中企相当被动。使用了美企的芯片架构,随时可能被"卡脖",不使用美企的芯片架构,又没有其他选择。直到RISC-V架构出现在中企的视线中,中企就有了退路。
RISC-V架构采用的是"会员制",不受任何国家和任何企业的控制。而目前RISC-V联盟已经拥有了19个会员,其中有12家就是中企,包括阿里巴巴、华为等科技巨头。所以只要RISC-V架构能够打破ARM和X86的垄断,中企就有机会!
而目前阿里巴巴在RISC-V架构领域已经拔得头筹,且确定了领先优势,表现相当强势,极大程度的推动了RISC-V生态的发展,且RISC-V架构也快速成长为全球Top3的芯片架构。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国内科技企业能够加入RISC-V芯片自研队伍中,响应人民日报的呼吁,中国芯才能未来可期!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