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直系军阀首领,时称吴大帅;秀才出身能诗文,虽无佳作但这在当时各路军阀首领中也属罕见。 在1923年吴佩孚五十岁时,发生"直奉之战"(奉系是张作霖的东北军),在这场军阀大内战中,直系取得胜利。吴佩孚被任为"直鲁豫三省巡阅副使",开府洛阳。康有为曾捧直系大捷和吴佩孚五十寿辰,写一副贺联,联云: 牧野鹰扬,百世功名才一半; 洛阳虎视,八方风雨会中州。 康有为擅长联语,但把吴佩孚比做"武王代纣"一样捧得太过份了,时人认为他有甘当"傍友"之嫌。 到了1924年九月,直奉发生二次大战,这次是直系失败。在失败后第二年三月,吴佩孚乘决川号兵舰和另外两艘护卫兵舰随行,卫队二千余人,经由黄州前往岳州,托庇于湖南省长赵恒惕。后到了他五十二岁寿辰时,身边只剩下三百名卫兵了;赵恒惕给他做寿,放了四十架烟火。虽还有些"派头",但比起他在洛阳过五十寿辰的"威风",则是差得太远了。当时有人"赠"以联云: 昔日洛阳,今日岳阳,孚威威不行,带三百名卫兵,同是囹圄拘法舰; 胜者奉系,败者直系,秀才才已尽,放四十架烟火,几疑烽燧遍榆关。 吴佩孚是秀才出身,军衔是"孚威将军",此联可说是极尽嘲讽之能事。 到1927年七月,吴佩孚流落川中依附杨森,有人改一首唐诗来"幽他一默",原诗是王昌龄名作《芙蓉楼送辛渐》,此人将诗句次序颠倒,改为: 一片冰心在玉壶,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寒雨连江夜入吴。 写吴佩孚失败之后的狼狈,后两句尤其妙绝,传诵一时。 抗战时吴佩孚寓居北京,日伪政府多次邀他出山,都被他拒绝。并写有一副自述联,联云: 得意时清白乃心,不纳妾,不积金钱,饮酒赋诗,犹是书生本色; 失败后倔强到底,不出洋,不走租界,灌园抱瓮,真个解甲归田。 上比自吹,下比倒也是事实。在"九一八事变"后,吴佩孚也曾写一首诗责备张学良,诗云: 棋枰未定输全局,宇宙犹存待罪身。 醇酒妇人终短气,千秋谁谅信陵君。 吴佩孚责备张学良"醇酒妇人"虽不大符合事实,但表现了他自己的爱国心,还是比较可取的。他在落魄入蜀时也曾写有"匈奴未灭家何在,望断秋风白帝城"的诗句。1939年十二月初,吴佩孚患牙病。一个叫川本的日本人带一日军医来吴佩孚寓所,强迫他施行手术,切开喉管,血流如注,一叫而绝。消息传至当时抗战的"陪都"重庆,重庆军政界开会追悼,时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也送了一副挽联: 落日黯孤城,百折不回完壮去; 大风思猛士,万方多难惜斯人。 蒋介石自比汉高祖刘邦,自视过高了。 吴佩孚是大军阀,杀人无数,若论历史评价,无功可言;但比起其他军阀,他还是有一个可取之处,即尚具民族节气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