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211毕业出来就月薪过万吗?名牌大学和工资挂钩吗?
985/211大学,是国内一流大学,毕业出来月薪过万是正常的现象,普通一本毕业出来的也有过万月薪的。但是,并不是每一个985/211毕业出来的都有。所以说这个没有绝对性的,主要还是有没有学到知识很重要,专业也有关系。985/211大学是指国内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大学,能考得上是非常优秀的学生,在社会上认可度高。所以说相比,985/211大学比普通大学,在就业上薪酬应该比普通高多一些,但这不说全部,只能说大多数。
985,211毕业出来就月薪过万吗?名牌大学和工资挂钩吗?这问题比较有意思,也是不少人心中的疑虑,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笔者很乐意分享自己的观点,希望可以帮到更多人释疑解惑。先直接亮明看法: 不是所有的985或211工程大学毕业出来就月薪过万,名牌大学也不和工资挂钩!
211工程和985工程都是国家发展大学教育的战略决策,目的是更好地提升办学水平和适应世界竞争。 为了面向21世纪,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中国政府集中中央、地方各方面的力量,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使其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建设工程,这就是211工程大学的由来。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其任务是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五个方面,这就是所谓的985工程。我国目前总共拥有211工程大学112所(含985工程大学),985工程大学39所(也都属于211工程大学)。
211工程大学和985工程大学总共才112所,它们是国家培养重点人才的摇篮,相比较而言就业前景光明、形势大好。 211工程大学的建设方向是要"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985工程大学的建设方向是要"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两者既有联系,更有区别,重点在于都是国际性一流大学,培养出来的学子都是国家急需的重点人才!作为社会急需的重点人才,其社会就业竞争力有着其他大学无可比拟的天然优势,一般而言,工薪待遇方面自然都不会太差,不少优秀毕业生月薪过万、甚至十万都屡见不鲜;但是也不尽然,也有一些211工程大学或985工程大学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高不成低不就,没有任何收入!
名牌大学与工资既有一定关系,但又没有必然联系,影响决定工资水平的,学历仅占很小一部分,岗位和能力才是关键! 拥有211或985等名牌大学学历的毕业生确实是很多单位竞相争抢的人才,然而鲜亮学历仅仅只是一块就业的敲门砖,并且还得考聘合格才能上岗;不同地域、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不同能力等,直接影响着工资待遇水平。例如同样是考聘教师,即便同在江苏省,苏南和苏北的工资待遇差距就非常大,苏南考聘教师月薪过万,苏北考聘教师月薪也就三四千吧;私立学校的老师,苏南苏北工资待遇差距就更大了,苏南能达到二三万,而苏北还不到一万!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211或985仅仅只代表大学牌子比较硬,在社会上有一定"热捧度",这类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就业上有一定的优势,但与工资并不直接挂钩,影响工资待遇水平的因素有很多,个人能力才是最主要的!
谢谢您的提问,小编专注于给各位分享各种职场经验,每日更新,跪求大家关注和点赞,下面说一下我的观点吧。
985、211毕业出来就月薪过万吗?名牌大学和工资挂钩吗?小编觉得,名牌大学和工资,挂钩不敢说,但一定是有关联的,也就是说,名校出来的朋友,工资大概率要高于普通高校毕业出来的朋友,咱们这里说的是大概率,也就是说是共性的情况,并不考虑个性问题,下面分享一下小编的观点吧:
记得小编之前看过一组数据,是关于2018年毕业生起薪数据分析的,主要如下:
985院校研究生毕业起薪:9842元/月
985院校本科生毕业起薪:7642元/月
211院校研究生毕业起薪:8648元/月
211院校本科生毕业起薪:6450元/月
双非院校研究生毕业起薪:6468元/月
双非院校本科生毕业起薪:4472元/月
因此,985、211院校毕业出来,确实能有毕业就月薪过万的,但这一定不占多数,拿985本科毕业升来说,平均起薪18年在7000~8000左右。
另外,小编觉得,名牌大学和工资,是一定有关系的,一般来说,能向应届生给得出高薪的企业或者岗位,不会特别特别的多,因此竞争一定会非激烈,在这么激烈的竞争当中,在同等条件下,企业大概率会选择名校毕业的同学,不为别的,师资力量雄厚,研究能力强,默认同学的学习能力与个人能力也会比较强,这就是现实,此外,在企业心目当中,碰到名校的学生,首先就已经在内心给您分了高低了,这都是非常正常的操作来的。
因此好的岗位,高薪的岗位,都被名校学生挑完了,剩下公司稍低一点的岗位,才轮到您去抢,因此最终的结果,就是名牌大学和工资一定有关系。
以上就是小编的观点,如果各位看官有不一样的意见或者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补充,谢谢大家!
献我所知,感你所想!大家好,欢迎来到江右老王欢乐天地。"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985,211不但和工资挂钩,还会因为身份高贵工资很高。
985,211院校的大概信息请看下图。
工资声誉由以下几个原因形成的。
一,媒体宣传
我国为了振兴教育搞了各种工程,专项拨款建设。在新闻媒体的传播下。让人耳熟能详,在大众第一印象里它们就是高大上。进去了那就是人上人,这是一种身份质的变化。
二,985,211生源好,名声上涨
有了政策扶持,有了媒体的宣传。生源质量上来后,有才的老师可以组建团队搞科研。无形中让媒体有个宣传的好材料,更好的放大了这类高校的影响力。
现在国家取消了985211工程。也就是没有了资金扶持,但自从九八年提出后这些项目之后,这么些年下来,这些学校也很争气,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大家很是认可这些学校。这得非常感谢那些学子们,真的很给力。在这里给他们敬个礼。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非常感谢他们。
不要问我为什么我那么认可请看下图。
这就是社会对985的认可。所以名牌大学出来工资相对普通大学出来的要高很多。其中可能最主要的是培养成本会低一些。老板舍得花钱。
有个新闻"985毕业生,都是月薪过万"。微博上也有个热点,问如何看待985毕业生月薪过万。
初看到这个话题,想必不少人都被"月薪过万"四个大字吸引,吃瓜群众免不了一波冷嘲热讽羡慕妒忌。
但是仔细思考下来,这样简单笼统的一句话实在是缺乏严谨的态度,让人质一条新闻说"985高校毕业生都是月薪过万",然后举例了两所高校的情况。
首先,我怀疑它的可信度,这不像是一份报告,反而像是一篇博人眼球的新闻。首先,全国39所985高校之间的差距不可谓不小,而我们看到的报告仅仅是南京大学、哈工大等几所学校的报告。
其次,报告用的统计方法是怎样的?为什么要采取平均数?这一算法是会掩盖其他数字特征的,专业不同、地域不同,薪资水平肯定也有很大的差异。另外,一线城市的万元月薪与二三线城市的万元月薪所代表的的意义也是不一样的。用这样一个简单的数字来代表一个庞大群体的特点实在缺乏严谨性。
第三,按照我对我身边985高校朋友的了解,本科月薪过万的有,但是绝对没有那么普遍,这样一份与我自身实践有很大差距的报告也并不能让我信服。
结合这几年的辅导,我谈谈我眼中毕业生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毕业工资(仅仅是我的经验,仅仅说北上广深这四个城市),第一,计算机软件类,确实可能一毕业就月薪1万以上。第二,农业类、生化环材类,往往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在7000以上,10000以下。第三,有一些艰苦的专业,比如食品工程、水资源,6000工资也是有的。
最后,希望社会不要再出现"亩产万斤"的浮夸之风。这除了带来流量的狂欢之外没有对社会做出任何实际的贡献。而个体却容易在这种浮夸中,陷入焦虑和怀疑自我。毕业生的工资,真的没那么重要。送给大家一句话:不要和别人比走多快,专心看自己走多远。
985、211毕业出来月薪基本上都是过万的,这已经是常态。
2020年广州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30110元;其中,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35138元。2020年西安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99315元。这是平均水平,对于高学历的毕业生其待遇会更高一些。
所以月薪过万意味着全年大概在12万元+。这基本上是一个很一般的常态化收入了,因为现在的工作岗位差不多全年的薪水、五险一金加上全年绩效奖励,年薪12万元是非常平常的收入水平。就我所了解的相对来说待遇处于低水平的教育行业来说,新入职有事业编制的师范生都可以拿到这样的收入水平,对于其他行业且是985、211学校毕业生的待遇会更好一点。名牌大学和工资挂钩吗?应该来说大多数是挂钩的。
很多高待遇的单位对用人的要求也高,招聘的时候会直接拿名校为入门条件筛选人才。在大多数情况下越高的工资待遇越要名校的毕业生。但是在实际中,也时常看到某些非名校学生冲击到比较高的薪资待遇,比如华为"天才少年"项目,主要是来自名校的,但个别非名校学生因有特殊的长项,也能获得较高待遇,但是那个概率相对来说是非常低。
当然,学历与文凭是一个入门资格,从长远来看,还是重在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身边有个企业招了一批名校学生也招了少量的非名校学生,结果三年后,非名校学生成了部门小组长管着名校学生,这样的案例也是非常多的。
不一定,要看你选择的工作。我们学校每年都有来自985、211毕业的新招录教师,他们的工资与普通高校毕业的完全一样,刚入职教师每月不足4000。教师工资由职称定,与毕业学校无关。
首先并不是说985、211的毕业生一到岗就有过万月薪,因为月薪是要与专业学科、在校成绩、各方面表现、以及更重要的自身实际素质挂钩。
据某招聘机构总结,在2019年的毕业社生中,毕业生收入高低与其毕业院校的等级形成强关联。
毕业生收入排行前50名的高校多为双一流、211、985类大学。而其中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已成为企业人才大战中的主要目标,自然也是高薪的对标群体。
当然,很多小伙伴会关心究竟哪家学校的毕业生薪资会最高,答案是清华大学以17682元/月名列榜首,排在其后的分别是北京大学的15365元/月、上海交通大学的11199元/月、以及浙江大学的11137元/月。
此外,华中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以理工科而知名的学校也都是"高薪人才"的摇篮。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毕业生薪资较高的大学中,大多数都是理工科的大学,这也直接反映了市场的根本需求和发展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名校毕业生收入高肯定是有其原因的,一方面优秀的高校有着更好的教育体系和资源、更注重对人才的塑造和培养;另一方面毕业院校资质也成为了一些高薪行业、职位、企业的招聘门槛。
不过,相信最后进入工作单位后的毕业生们,最终还是要拿出自己的真本事,才能匹配自己的高薪,因此需要大家更加努力才行。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算985211本科刚毕业,月薪就能拿上万(扣除保险,公积金,个人所得税,,)所占比例也也不高。其一,成绩相对较好的学霸出国留学,保研,考研或研究所深造。未参入竞争。其二,地域性有关。(北上广等主要经济发达大城市)其三,和所学专业有关。(计算机,金融等社会热门专业)其四,和所在学校有关,(985211也分三五九等)其五,和所选职业有关,(如计算机进入互联网和进企业相差巨大)其六,和应聘起点有关。(不管是自已选择还是社会资源背景)。不过近二年因经济发展,人力成本的增加,薪酬都处在一个上升的趋势,在全国薪酬榜前50强也有一本甚至二本的学校上榜。已接近或超过10K。举个真实的例子:我儿子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一本二本都招生,全国大学薪酬榜近几年都是排在40名左右)他同学今年六月实习工资6K,三个月成为正式员工后10一12K。地点北京,专业计算机信息安全。
建议疫情过后各行各业工资:1、工人(农村无土地)每月2500—3000元。2、农民(农村有土地)每月1500—2000元。3、战士(不论有无土地,部队管吃管住管穿管用)2500—3000元。4、干部(农村无土地)2500—3000元。5、专家、教授等知识分子(农村无土地)2000—2700元,其中一线教师2300—2700元。6、在校大学生(不论有无土地)800—1000元。7、退休退职人员(不论有无土地,男60周岁,女55周岁)2000元。8、援华专家学者2500—3000元。9、其他不参加劳动人员(包括被改造者等)500—700元。10、商人职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