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死为代价的保卫战,工蜂的存在何其壮烈 蜜蜂蛰了人自己为什么会死?明知自己会死为何还要发起攻击?其实蜜蜂是被人类严重低估了的生物。 有人曾说过" 假如蜜蜂集体消失,人类只能存活四年 ",这句话虽然没有被明确的证实,但蜜蜂的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一项研究显示, 目前已知的16万种被子植物中,有85%需要借助蜜蜂进行传粉 ,蜜蜂授粉每年大约能为全球带来1530亿欧元的价值。 而假如蜜蜂消失, 将会有4万种植物面临灭绝的危机, 到时候农作物产量急剧缩减,人类便会遭遇一场大规模的粮食危机。 当然重要归重要,要是被这样的生物叮上几口,肿起无数个大包,吃亏的还是自己。 蜜蜂的尾刺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 尾管、滑片以及毒刺。 将尾刺继续放大,你会发现 其前端还分布了一小段倒刺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一旦将尾刺刺入了攻击目标,就很难拔出来了。 假如你看到有蜜蜂攻击人类逃走后,留下了一团不明组织,那其实是它因为挣脱过度,将尾针连同与身体内部相连的一小部分内脏一起留在了原地。失去了内脏,这只蜜蜂自然也就活不久了。 有人或许会问 这样的攻击方式值得吗,其实这是蜜蜂内部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 蜜蜂家族中,拥有这种尾针的 往往都是家族中地位最低的工蜂,它们负责承担各种杂活累活,因为没有繁殖能力,所以他们的死亡对于家族而言无关痛痒。 但你可千万别因此小看了它们,为了守卫家园它们可以瞬间召集周围的伙伴,舍生忘死的进行反击。 不过通常情况下,蜜蜂的性情还算温顺,只要你不主动招惹他,他便不会主动攻击你,但凡事都有例外, 你要是运气不佳碰上了这种蜜蜂,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 闻风丧胆的毒蜂杀人事件 假如你招惹了一只性情暴躁的杀人蜂,会经历什么? 首先它会迅速在空气中传递一种特殊的信息物质来召唤同伴, 当三四千只杀人蜂犹如一团黑雾朝你疯狂袭来的时候,你就能体会到什么叫作团结的力量。 杀人蜂的攻击性极强,因此你应该立刻逃跑并且用衣服尽可能的将裸露的皮肤包裹起来。 记住,千万不要试图将它们拍走,这只会让蜂群更加的狂躁。 上个世纪70年代,曾有人因为顺手打死了一只蜜蜂,而引来了数百只蜜蜂的围攻,最后因为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也不要试图跟它们比赛耐力, 因为他们能够24小时对你穷追不舍,直到将你蛰成一个猪头为止。 此时你应该找到最近的池塘或者泥潭跳下去,因为杀人蜂的翅膀很薄,它们一旦沾了水或者泥土就会变得笨重无比无法起飞。 作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蜜蜂, 杀人蜂的尾部含有致命毒素,一旦摄入过量,就会因为心脏或者肾脏的衰竭直接去世。 90年代,杀人蜂在美洲大陆肆意横行,邮箱、烟囱口他们无处不在, 也许哪天你正在客厅悠闲的吃着早餐,它们就从电源孔里钻了出来。 更可怕的是, 你永远猜不透你会因为什么原因而激怒它们。 美国一位七十岁的老人在自家后院除草, 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老人的后背与头部被严重蜇伤,最后抢救无效死亡。 其妻子了救他冲进蜂群之中,也受到了严重的攻击。 一支科研团队在美洲丛林进行野外实践时,一位同伴误入了山洞,他仅仅因为打开了手电筒,就引来了杀人蜂的追杀。 当他竭力跑出洞口向同伴求救时已经为时已晚,黑压压的杀人蜂将他死死包裹,同伴束手无策,只能呼叫救援人员。 当人员抵达时,他的皮肤上已经布满了蜂刺,据了解 他在十分钟内至少受到了8000次攻击,并且这个过程整整持续了一个小时。 目前,杀人蜂的数量已经达到十亿只,短短几十年间造成数百人死亡,累计死亡案例超过一千起。你敢相信,这场生化危机的源头竟然来自一个生物狂人。 因为一场实验事故引发的多起惨案 66年前,一位巴西生物学家意外放走26只野蜂王,却开启了潘多拉的魔盒,酝酿出一支10亿规模的变异军团——杀人蜂。 1956年,雄心壮志的沃里克来到南非是为了成就一番事业,当时的巴西倚仗农业赚了不少钱,蜂蜜产业也鸡犬升天,成为了重点项目。 巴西本土并无蜜蜂,因此便向欧洲引进了一批, 但由于两地气候条件差异过大,引进蜜蜂水土不服工作效率极其低下。 而沃里克通过研究发现,南非与巴西气候相似,当地蜜蜂的产量也颇为不错,于是,他千里迢迢前往南非,亲自挑选了47只优质蜂后,用来与欧洲蜜蜂进行杂交,说不定能培育出一种全新品种。 沃里克为了让他们专心繁殖, 研制了一种特别的隔离器,它能够将体型较大的雄蜂和蜂后关在其中,而只允许不具有繁殖能力的工蜂随意进出。 实验圆满进行了一年,然而一个突然到来的临时工却打破了计划。 他随手拿掉了蜂箱里的隔离装置,导致26只蜂王趁乱溜了出来。 非洲蜜蜂在非洲环境的捶打下早就变得适应性极强,就连一向天不怕地不怕,蛇毒都能解的平头哥,都会在它们面前栽跟头。 此刻,它们来到巴西简直就像抵达了天堂。 它们迅速"强迫"当地蜜蜂与其进行交配,全年无休一年产卵60万只。他们的后代不仅继承了非洲蜂强悍的攻击性,甚至还不断进化,形成了一个极其疯狂的群体。 他们很快席卷整个南美洲,并且逐步蔓延至美国和墨西哥,爆发了数起杀人事件,因此得名杀人蜂。 这个来自于一场实验事故的人造怪物,由于繁殖速度过于惊人,人类根本无法消灭它们,只能利用一种名为弗罗蒙的物质,暂时抑制杀人蜂的攻击性。 随意的改造竟然酿成了大祸,这起事件也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对于自然我们理应保持一颗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