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辞退后的原民办教师的晚年生活怎么办?
有两个办法。
一是国家给这些人补缴社保,达到退休年龄就可以领退休金了。
二是国家给这些人提高教龄补助到300元,让他们的晚年生活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民办教师按教龄计算补交社保基金,同时结合现有年龄比较符合现有民办教师的实际情况。国家应该出台一个统一的框架政策以显示国家没有忘记那些付出青春、象蜡烛一样付出,为培育社会主义新人而付出智慧的老师们。
国家给补交社保,到退休年龄给办理退休。
我是原民办教师,曾多次呼吁要求提高养老补贴。每天起床首先打开手机寻找关于原民办教师的好消息。可每天都在失望中度过
。说实话我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因为我知道已过70的我已经三来日不多了。只于余生怎么过,听天由命吧。
对于原民师的晚年生活这一问题丶我认为国家应台相关的政策丶统一标准丶提高教龄补贴丶对于纳入社保已非常不易丶这部分人任教年数不同有的超过缴费年限丶有的不够丶再让那些年限不够的自己补缴有一定的难度丶(他们大都步入高龄丶收入非常低丶再拿钱缴社保丶有相当大的困难)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补贴标准丶才能使他们老有所养丶病有所医丶安度晚年。他们大都进入古稀之年丶时间所剩无几丶政府不要再拖啦丶他们确实是等不起啦。
被辞退后的原民办教师的晩年生活确属当今社会急需解决的一大民生问题,这一群体因在国家最困难时期为农村教育事业无私奉献十几、几十年,把人生最精采的年华奉献予教书育人,为我国如今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坚实的人才资源基础,他们却痛失在风华正茂之年炼就人生的第一桶黄金的机会,晚年生存处境窘迫必然!
如今这一群体皆步入老龄,事农早已力不从心,且逐年减员,慢慢移出人们的视线。他们的晚年生活,只能靠少得寒碜的教龄补助、后生们的接济度日,别无选择!
国家、地方政府虽未遗忘这一群体,但教补金额巳无法适从高消费的市场经济。就以陕西为例,教补由起初的5元,经数次几毛几分的涨幅,涨至10.44元,今年又涨了0.56元,年教龄总额巳"高"达11元,反正每次的涨幅与元无缘,让人觉得敷衍,像这样的涨幅,要与市场消费相匹配,不知猴年馬月,他们是实实在在的等不起了!长此以往,当年被辞的民办教师晚年不当丐帮帮主才怪哩!
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应尽快出台这一版块政策,提高当年撑起农村教育阵地一片蓝天的被辞民师以适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待遇,让他们在晚年活出人应有的尊严!
01:被辞退的原民办教师,大多都老了,大多都失去了劳动能力,他们的养老问题怎么办?
根据国家的指示,各地区都出台了原民办教师,代课教师的养老补助政策,这笔钱很少,却成了原民代教师主要的生活来源。多者两三百元,少则几十元,十多年没有改变,就生活来说,肯定不够。最近几年,物价涨得很快,几十块上百块,就决定着原民办教师这个群体生活的贫困。
02:目前,原民、代教师这类群体的状况很不乐观。
这类群体,是上世纪乡村基础教育的遗留问题,他们属于不在计划的民办教师,也就是计划外民办教师。他们属于计划外,就不符合国家民办教师的转正政策,于是他们就被搁浅,被辞退了。
在没有被辞退之前,几十年的时间里,这一群计划外民办教师和计划内民办教师,公办教师一样,坚守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为上世纪乡村的九年义务教育做出了贡献。由于那个时代,所有教师的待遇很低,老师没有什么积蓄,现在到了他们的晚年,原民办教师没有退休养老金,所以,他们的生活很艰难,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年轻的时候由于超负荷工作,有许多人身体状况很不好。到了老年,吃饭问题,吃药问题,困扰着他们,他们很难办。
03:如何解决他们的养老问题?是期待研究的问题。
在原民办教师这个群体中,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人,还有劳动能力,他们还能勉强种地,还有的能务工挣钱,身体好的,稍微年轻一点的原民办教师,基本上还能自食其力。可是那些身体不好的,常年吃药的,或者卧床不起的老民代教师,他们就比较麻烦。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应该从几个途径解决。一是增加他们的养老津补贴,二是把他们工作时的教龄作为视同工龄,纳入社保,享受退休养老金。三是把这类群体纳入低保,使他们享受低保政策,四是动员社会力量,让整个社会关爱他们,比如社会捐助。
总之,这个群体的人数会越来越少,但是随着他们年龄的增大,他们的生存状况越来越不乐观,这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
他她们同属于教育工作者,同为教育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为什么不能享受同等待遇呢?十五年以上的,就应该享受教师退休,医疗保险待遇,这就是社会主义新时代公平公正公开廉洁的社会主义国家!
被辞退的民办教师的晚年生活怎么办,无非两种情况:
一 得到国家的重视,制定相关的政策,给这些原民办教师的教龄提高补助,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有个基本的保障。
二 自食其力,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营生,或者靠子女贴补他们的生活所需,勉强度日吧!
这些人把青春献给了国家的教育事业,如今老了,没有了劳动能力,国家不该忘记了他们,让他们的晚年受到国家的照顾是应该的,也是理所当然的。
只能该吃吃该喝喝,又没有给解决的,弱势群体只有这样才是唯一的出路,最终带着遗憾去见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