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社保都是由企业统一为我们缴纳,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由用人单位和职工按照一定的比例共同缴纳,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则仅由用人单位缴纳保险费。 在此,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1、有些小型企业为了节省用工成本,以最低工资或者低于员工实际工资为基数为员工缴纳社保,这是不合理也不合法的。 2、有些企业试用期不缴纳社保,你以为这是公司的规定?nonono,这也是违法的。 3、公司能不能给你缴纳社保,跟档案有没有转过来没有直接关系。 4、有的企业让员工签订自愿弃保协议,然后将社保以现金的形式发给员工。看似员工拿到的工资变多了,但是等到员工老了之后,是没有退休金和医保的,是非常不合理也不合法的。 劳动者遇到以上情况,应注意搜集相关证据,并向劳动监察投诉、举报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是自由职业者,往往需要委托代理公司来代缴社保。在寻找代理公司的时候,也要注意确认代理公司相关资质(需要《营业执照》、《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三证齐全);社保代缴中介有没有隐形费用等等。 还有一种情况是个人参保,只能参保养老和医疗保险两项,具体的参保流程可以咨询当地社保局的办事大厅咨询。 缴纳社会保险的重要性随着推广和普及,大家都引起了重视,但是很多人对于社保的具体内容已经相关的政策却是不太明白的,因此,这里有三大要素需要注意,那就是15年的期限、缴费的基数以及医保的年限。 一、 15年的缴费期限 这里的15年的期限规定主要是针对于养老保险说明的。养老保险的规定是缴纳年满15年之后,到达退休年龄办理退休之后的人员可以按月领取到养老金,由于现在的养老保险和社保绑定在一起,因此社保需要连续缴纳15年才能达到要求。 这里不得不强调的就是很多人在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积极的缴纳社保,而是后面进行补缴,其实每年的社保缴纳金额都是依据社会的平均工资进行计算的,所以早点缴纳为好,而且养老保险是遵循多缴多得的原则,也就是说超出15年之后继续进行缴纳,那么你退休之后的养老金也会相对的来说比较高。因此在年轻的时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鼓励早点缴纳的。 二、 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是影响养老金的一个重要因素,缴费指数实际上等于当年个人的缴费基数除以社平缴费基数。由于国家对职工个人的缴费基数设定了上下限,就是社平缴费基数的60%~300%。如果我们按照60%的档次缴费,缴费指数就是0.6,300%指数就是3。然而缴费指数越高,所获得的养老金就越高,所以线性关系就是已缴费基数越高,缴费指数越高,养老金越多。 另一方面就是个人账户的养老金划入是按照个人的缴费基数的8%进行划入的,因为8%这个比例刚好是由职工个人的承担部分,可以理解为自己缴纳部分全部存入了个人账户。 三、 医疗保险的缴纳年限 其实医疗保险的"退休"与实际的退休以及养老保险的退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区别的,医疗保险的退休是这样的: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医疗保险缴费年限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可以退休后不用继续缴费,而直接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医疗保险的缴纳年限是没有统一标准的,因为各地的医疗水平不一致,有的地方时20年有的地方是15年。 如果到退休年龄缴费不足相应年限,一般通过继续缴费或者一次性补齐的方式,毕竟退休时的缴费基数更高,很不划算。所以,最好还是将医疗保险缴费至国家规定年限更好一些。 总结来说,大家在缴纳社保时注意好这三个因素,选择好适合自己的缴费比例已经缴纳年限。 在企业参保,要关注企业每年申报的职工社保缴费基数,是否按本人每月实发工资的平均值计算上报。社保方面也要求企业如实申报的职工缴费基数,要求职工本人签字认可,要求企业工会负责人、法人代表签字证实。以灵活就业方式个人缴纳社保,要根据自已经济条件,申报合适的缴费档次。社保缴费基数很重要,将决定您以后退休养老金的高低。 第一次参加社保要认真核对自己的所有参保信息,诸如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等,防止出现错误,避免以后不必要的麻烦。在不同的企业或以不同的方式缴纳社保,要注意相互之间的衑接,避免中断或脱缴给自己带来损失。 要注意的是,现如今社保缴纳出现了新变化,缴纳事项跟以前有些不一样了,尤其是这4类人,请停止缴纳社保费用了,交了钱也不作数的,是哪4类人呢?快来看看吧,不知道你是否也在其中。 第一类:大学实习生 现在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前都会去企业实习一段时间,积累一些职场经验,相信很多实习生会注意到,为什么其他的同事都有社保,公司都帮忙缴纳社保,而自己就没有社保呢?难道是公司觉得自己是实习生,所以就不想为自己缴纳社保? 其实,还真的因为你是实习生,所以公司没有为你缴纳社保,因为大学实习生实际上还不算是真正的员工,跟公司签订的是实习协议,而不是劳动合同,本质上并不算是公司的人,所以公司就没有义务为你缴纳社保了。 而且,还没有毕业的人缴纳社保也是没用的,因为还不到时候,只有拿了毕业证书,才可以开始缴纳社保的,在这之前想要自己缴纳社保的,那也是无用功。 第二类:退休返聘人员 现在我国实行的退休年龄是男性60周岁、女性干部55周岁、工人50周岁,现在生活水平好了,医疗水平也很先进了,所以很多人到了退休的年龄,依然是生龙活虎,如果这个时候就彻底退休去颐养天年,很多人是适应不了的,还想着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 一些用人单位,比如说大企业或者是学校,就针对性地返聘一些已经退休的老员工或者老教师,并且还给这些返聘人员开出很高的工资。但是要注意的是,作为退休返聘人员,是不需要再缴纳社保的,因为你到了退休的年龄,办了退休证,就意味着不能再缴纳社保了,社保里面的养老金就要开始给你发放了。如果还想要接着缴纳社保的话,那交了钱也是白交,已经退休的人员是不能延长缴纳年限的。 第三类:到退休年龄却不办理退休证的人 有不少人就算是到了该退休的年龄,却不会及时地去办理退休证,开始正式退休,而是隐瞒自己已经达到退休要求的消息,然后想要继续缴纳社保。这些人的想法是,自己先不办理退休证,继续缴纳社保,延长缴纳年限,那么以后自己就可以多拿一些养老金了。 算盘是打得很好,但实际上这种情况是行不通的,现在国家要求的社保缴纳年限是15年,一般来说满15年以后就不需要再缴纳了,而在年纪达到退休年纪之后,就不能再接着缴纳社保了,接着交钱也是没用的。 因为退休后能够拿多少钱,取决于退休之前所交的钱是多少,而且你就算不办理退休证,人社部那边也会知道参保人年龄的,所以说千万不要心存侥幸,有些便宜你是占不了的。 第四类:重复参保的人 会出现重复参保的人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工作地有变换的,现如今我国人口流动性是非常大的,很多人会远离家乡,在异乡工作,这其中有些人就已经在家乡缴纳了社保,然后到了异地之后,觉得家乡的社保在异地不一定能使用,就会重新缴纳,造成了重复参保的情况出现。 实际上社保是可以跟随人来移动的,到了异地工作之后,我们可以把社保也转移到工作地,之前缴纳的社保在异地也就会有效了。 第二种是那些想要多一份社保的人,社保里面的医疗保险、生育险等等,在关键时刻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所以有些人就动起了歪心思,想要重复参保,然后拿两份钱。切记,这种做法也是行不通的,一个人就只能办理一个社保账号,只能领一份钱,不能重复办理,交两份钱也是无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