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亚马逊河在中国,中国人是否能修建一座跨亚马逊大桥,为什么?答案是:肯定会修,而且不是修一座,而且很多座。 中国的基建和中国制造业突飞猛进,被网友誉为世界"基建狂魔"。"大国工程"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特点,中国不断推出一个又一个世界之最,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力量。截至2020年底,中国高铁的总里程达到了3.79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全球最高的100座桥梁,其中超过80%的桥梁在中国,包括世界"桥面最高桥"是北盘江第一桥;截至2020年12月27日10时,中国石油长庆油田油气生产曲线跨上6000万吨高点,达到6000.08万吨;在世界十大最高建筑中,我国有6座高楼上榜;此外,我国还有世界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等等,这无一不体现了中国国力之强大。因此修建区区一座亚马逊大桥对我们来说真的不算什么。 我国地大物博,南北纬度跨越50度,但在人口稠密的东部沿海地区,有七大水系流入太平洋水系,即:珠江水系、长江水系、黄河水系、淮河水系、辽河水系、海河水系和松花江水系。而这些河流,成为阻碍我们经济发展和南北交流的"天堑",于是乎我们修建了成百上千的桥梁。其中长江流域上有115座、黄河流域上有109座桥梁、珠海上有20多座桥梁等等。 我们国家的山多、水多,所以各个地方修建的桥梁很多。中国最著名的十大桥梁中,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丹昆特大桥是世界第一长桥、北盘江大桥(尼珠河大桥)是全球最高桥梁、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世界第四跨海大桥、鸭池河特大桥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径中承式空腹钢混结合提篮拱桥等等。 在七大太平洋水系中,松花江水系流域面积为54.5万平方公里、辽河水系流域面积为22.94万平方公里、海河水系流域面积为31.78万平方公里、黄河水系流域面积为75万平方公里、淮河水系流域面积为26万平方公里、长江水系流域面积为180万平方公里、珠江水系流域面积为45.26万平方公里。流域面积为我国的435.68万平方公里,约占我国面积的45.36%,大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一半左右。 亚马逊河 ,位于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亚马逊河全长6440公里,为世界第二长河;流域面积691.5万平方公里;支流的数超过1.5万条。世界流量第一的河流,它的河流量达每秒21.9万立方米,比其他3条大河尼罗河(非洲)、长江(中国)、密西西比河(美国)的总和还要大几倍,大约相当于7条长江的流量,占世界河流流量的20%;而每年亚马逊河注入大西洋的水量约6.6万亿立方米,相当于世界河流注入大洋总水量的1/6。其河口宽达330公里,泛滥期流量每秒达28万立方米,输沙量为9亿吨,受涌潮影响明显(潮汐的一种 )。 亚马逊河下游河槽平均深为20~50米,最大水深100米,水位年变幅为9米;而上游伊基托斯年均流量20420-28200m/s;从伊基托斯至入海口,亚马孙河的平均坡度为0.035米/公里。亚马逊河流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季节分布比较均匀,干流水量在不同时期均得到补偿,终年丰沛,季节变化较小。河口平均流量为17.5万立方米/秒,洪水期最大流量在22万立方米/秒以上(西湖库容量约1429.4万立方米,这就是说,亚马逊河在一分钟内就可以将西湖注满),枯水期最小流量也大于2万立方米/秒。河道最低水位与最高水位之间的水位变幅超过20米。以上种种成了阻碍人类修建亚马逊大桥的主要原因。 截止目前,为什么亚马逊河干流上至今没有一座桥梁呢?一方面技术难度很大,河宽水深;另一方面不能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所以亚马逊河上一直到二十纪末没有修建一座大型桥梁。直到2010年,亚马逊河的支流内格罗河上,才修建了亚马逊河有史以来的第一座大型桥梁。 但是如果亚马逊河在中国,就不一样了,整个亚马逊河面积691.5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72%,而且我国14亿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为了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人们生活水平,便于南北东西交流,经济来往,修建桥梁是必须的,技术不是问题、环境气候也不是问题、资金更不是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我们怎么能够更好更合理的规划修建这些桥梁,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是。而且我们觉对不会修建一座桥梁,而是要修建很多座,会像我们目前铁路规划的"八横八纵"那样,密集如网 ,方便快捷出行才对,这就是"基建狂魔"中国实力的体现。不知道大家是否同意我的观点? 原创作品,谢谢阅读。 要分情况来看,如果是经历过几千年发展到现在的中国人是可以的,如果只是中国人的祖宗在那里发展,那差不多和今天的印第安人差不多 它不在中國如果许要,中國人也能建桥。别问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