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个地方规定不一样吧。我们这里过去的种羊场,职工都是种地放羊的,农场的职工也是种地的。后来不知怎么划成事业单位,现在那些人,大字不识一个,每月五六千工资。所以他们早就不是农民了。 算不算农民,不重要。重要的是,国营农场职工,城镇户口,是国家的,在体制内,一月一开工资,有退休制,老了有退休金;人民公社社员,农村户口,是集体的,在体制外,一年一结算,没有退休制,老了没有退休金。别看都是种地,待遇却有天壤之别。城乡分割、待遇不同的城乡二元体制,就是这么规定的。 不算农民,他们是农场的工人。这些人虽然也种粮,他们却每月拿工资,和企业工人的待遇都一样,老了同样有退休金。 国家有很多大型的国营农场,生产的粮食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0%以上。 我认为,国营农场的种田人也罢护林员也罢,他们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 因为国营农场的定位是国家投资企业单位,类似于国企。在国营农场里不论种田、养猪养羊,这些人都属于农场职工,按月开工资,退休后有退休金。 我们这里属于某山区,五十年代建国营林场,在附近招收了很多农民成为国营林场的职工。开始他们是合同制的,后来就成为正式职工了。改革开放后,林场实行多种经营,建起纤维板厂,后来不挣钱解散了。现在那里的职工也实行承包制,一户承包几十亩果园。但多数嫌累,又分片承包给附近农民,自己收承包费。有一年和一个林场的亲戚喝酒,他说自已是林场什么科的科长,难道说是科技干部吗,哈哈! 还有新疆建设兵团那边也是这种情况,说是种地,其实编制上是军队系列,不算农民。以前我一个在那当兵的邻居,转业后就在建设兵团,说是连级干部。现在是怎样的经营方式不太了解。 是种地的都是农民,但是享受的待遇不一样,这就是城乡差别不一样的地方,真正的农民实在太苦了。 应属于从事农业生产的工人,因为农场的土地不属于集体,而是属于全民所有的国有土地,农场人员开始都是拓荒者,凭工资吃饭,年老时会按企业政策发给养老金。 黑龙江农垦的职工现在还不如农民!他们没有工资(机关上班的除外),种地要交费用的。一垧地交7500元左右,农村的你们种地不用交任何费用。农场职工种地的利润要比农民种地利润少得多,而且农场现在实行种子化肥统共,不论种子化肥好不好,价格高不高,都得买。养老保险需要自己交,退休后领的工资都是自己交养老保险得到的。 应该不算他们满60一个月拿到了16OO多元而农民只有一百来块。 国营农场和农垦兵团职工生产的粮油果蔬肉蛋奶等农产品全部上交国家,是为国家工作。而农民生产的农产品全部归自己,是为自己种地干活,这就是国营农场和农垦兵团职工与个体农民的区别。 农场的种地人,无论收不收,挣的工资。不存在家庭生活困难症。 而农民自种自销,干部工资在退耕还林前每月几百元,玉米,小麦价格是壹元钱 干部工资提了十倍,己经是几千元了,而小麦,玉米一是壹元左右。 迫于无奈,好多农民撂荒土地去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