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大约在每年的9月23日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跟春分一样,秋分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因此白天和黑夜一样长,秋分过后,正午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南半球偏移,白天开始变短,夜晚拉长。 秋分的‘分’,即平分,有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分而寒暑平。秋分不仅是代表白天和黑夜一样长的一天,也将90天的秋季平分了。 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坏户;三候水始涸。古人对大自然有一套他们那个时代的认知体系,有别于现代的科学体系。他们的认知体系虽然不像现代科学一样精准、高效,但也颇为有趣、有效。他们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故而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坏’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昆虫藏入地穴中准备过冬,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入侵。三候是说由于降水减少,天气干燥,水分蒸发快,所以湖泊和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湿地及水洼地逐渐干枯。 秋分前或许还会偶尔有一些炎热的天气,秋分过后就能感受到明显的秋凉了。在养生方面人们应该遵循阴阳平衡的规律,保持身体各部分阴阳协调。 黄帝内经中有记载: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破坏了机体的阴阳平衡,就会引发疾病,因此,维持体内阴阳平衡是古人养生的重要宗旨。 秋季养生的重点在养胃,胃这一器官是腹腔中用来对食物进行容纳的,主要是受纳腐熟谷,是水谷的气血之海、精微之仓。秋季气温逐渐下降,机体脂肪的存在方式也开始改变,体内会出现一些影响胃的正常功能的脂肪酸,从而致使胃酸分泌增加,胃的免疫功能会下降。胃病在秋季发作或者复发的概率极高,肠胃道对寒冷的刺激特别敏感,因此,要特别注意对胃进行养护,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 注意胃部保暖 秋季昼夜温差较大,因此需要适时添加衣物,夜晚要盖好被子睡觉,避免腹部受凉引起胃病或旧病复发。 饮食调养 有胃病的人秋季饮食最好注意几点:软、素、淡、鲜、温,饮食要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保证胃中经常有食物中和胃酸,避免胃粘膜和溃疡面被侵蚀而导致病情加重。忌过硬、过冷、过烫、过黏、过辣的食物。禁烟酒。 平心静养中医认为,胃病和肠溃疡等跟人的心态、情绪关系密切,所以养胃也要在心情上保持愉快,情绪稳定,也要保证劳逸适度,避免疲劳导致胃病复发。 运动健身 适度体育锻炼,做有氧运动,可以使人体抵抗力提高,降低疾病复发,使得身心健康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