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先在这里祝福大家冬至安康,阖家团圆!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 在广东,还有"冬大过年"的说法,可见冬至不一般的地位。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最重要的一个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象征阳气的初生。 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人们还应该顺应四时,做好饮食调养,而冬至,就是"冬令进补"的大好时节。 冬进补,可补气血阴阳 在中医看来,通常将滋补分为四类: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补气 补气是指补心、肾、脾、肺气,像一些气虚乏力,面色苍白的人群应该注意要补气。 常见的补气食物:花生、山药、大米、糯米、胡萝卜、豆浆等有很好的补气、益气健脾的作用。 ■补血 补血是指补充我们人体的精血,气血,尤其是日常头晕乏力,眼花心悸,失眠多梦的血虚患者要注意补血。 我们常吃的补血食物有:动物肝脏、猪肉、海参、水果有龙眼肉、荔枝肉、桑椹,蔬菜如黑木耳、胡萝卜等。 ■补阳 补阳是指温补、生发人体的阳气,尤其是肾阳不足,畏寒怕冷,精神不振、腰膝无力,性功能减退的阳虚证患者更需要补阳。 常见的补阳食物有:狗肉、羊肉、虾类、鹿肉等,有补中益气,温肾助阳的功效,核桃仁、韭菜、枸杞子、鸽蛋、鳝鱼、淡菜等也有补阳作用。 ■补阴 补阴是指滋养人体阴液,生津润燥,容易潮热盗汗、小便黄赤、大便干结的阴虚患者需要补阴。 日常的补阴食物有:桑葚、葡萄、雪梨、豆腐、竹笋、银耳、木耳等。 这4个药膳方,最适合冬季进补食用 排骨薏仁汤(补气食疗) 原料:薏米500g,排骨500g,红枣若干,姜若干。 做法:薏米先浸泡两三个小时,排骨先焯水去白沫,放入排骨和姜片于锅中,中火煮开后,加入薏米.再次开锅后,转小火慢炖。最后加入盐油调味即可。 功效:润肺补虚、气血双补,健脾胃之气。 枸杞海参猪肉饼(补血食疗) 原料:干海参150克,精猪肉300克,枸杞15克,鸡蛋1个。 做法: 把猪肉洗净切碎和鸡蛋一起拌匀,做成肉饼;把海参清水洗后切块,加入热水中稍烫,捞出备用;锅预热,加入植物油,升高油温,用文火煎饼金黄色取出,锅内的油放着;将海参放入锅中,小炒两三分钟,加水、肉饼一起炖;煮到汤开为止,倒上麻油酱油,撒上枸杞,翻勺装盘。 功效:养血补血、补肝益肾。 猪腰汤(补阳食疗) 用料:猪腰二个、杜仲、核桃肉各一两,可适当加入猪肉、鹿茸。 做法:把材料全部洗干净后切好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二小时,加入盐油调味即可,可根据个人情况不同加入鹿茸、当归等,补阳之力更强。 功效:猪腰温,配合杜仲强筋骨,可以温补肾阳,强腰益气。 百合龙眼粥(补阴食疗) 材料:百合15克,龙眼15克,小米150克,适量红糖。 做法:百合,龙眼肉清洗干净,加入锅内先煮,后加入小米,煮熟即可。 功效:百合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作用,并且适合冬天阴虚而致的咳嗽;小米为主食可以健脾和胃,滋阴退热。 适用人群:适用于津液损伤、咳喘,神疲体倦,饮食无味的阴虚人群。 冬季养生3注意 01/睡前宜排尿 冬天天气变冷,睡前宜排一次尿,冬天人体尿液生成增多,憋尿的话,容易诱发膀胱炎,严重的话甚至可能导致膀胱破裂。 02/进补需有度 很多人觉得天寒就该大量进补,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冬天进补的。 例如鸡汤,高血压、高血脂、胆囊炎患者就应少喝鸡汤。 而老年人由于气血较虚,喝鸡汤一般要加入补气血的当归、党参、黄芪、红枣等药材来搭配鸡汤。 03/进补忌虚实不分 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 虚则补之,实则泄之,不虚则正常饮食就可以了,同时应当分清补品的性能和适用范围,是否适合自己的体质和症状。 进补主要作用是"补虚益损",虚又分为阴阳气血虚,不同的虚有不同的补法,一定要区分清楚。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文章所说的各种进补方法,还有冬天养生小技巧,你都记住了吗? 在冬天顺应自然,巧用养生小妙招,我们就不会那么怕冷了,疾病就不会找上门了,再次祝大家冬至快乐,阖家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