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记者从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了解到,近期,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起草的《新建规模化林场试点中期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下发,青海湟水规模化林场顺利通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的试点中期评估并取得榜首。 《报告》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三个新建规模化林场各项试点任务推进情况及取得的成效,经过科学细致的分析研究得出结论:三个新建规模化林场试点建设范围明确、界限清晰,总体规划内容比较全面,年度计划下达规范;营造林工程各项建设任务推进较快,面积核实率、合格率高。规模化林场试点的生态产业呈现多元化态势,与区域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有机结合。投资主体、建设主体、管护主体多元发展,管理组织体系初步建立,政策制度和科技支撑成效初显,对国家"双重"规划实施和新时期大规模国土绿化开展了有益探索。其中,青海省完成西北地区首笔碳汇交易,首发林业生态债券,落实"蚂蚁森林"公益造林项目,建立村办林场和合作林场,集体土地实施造林工程统一管护,推行有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抵押担保,成立林草生态建设公司,实施"先建后补"政策。青海省湟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理念得到落实,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流域直观坡面景观发生了根本改变。 经专家综合打分,河北省雄安新区白洋淀上游规模化林场综合评估分87.6,内蒙古自治区浑善达克沙地规模化林场综合评估分88.7,青海省湟水规模化林场综合评估分88.9,规模化林场试点建设情况总体评价等次为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