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年的 4 月份左右,一个小视频迅速刷爆了家长们的朋友圈,视频显示,4 月 11 日杭州某商场游乐场,一个看起来 5 岁左右的女孩,在玩的时候,从一个 2 岁不到小男孩身上踩过。 男孩的妈妈情绪激动,屡屡要求女孩道歉;女孩的妈妈叫上孩子连声道歉,但男孩妈妈依旧不满意,甚至多次拉扯女孩; 最后事情失去控制,这位妈妈还和旁边劝架的群众扭打起来…… 这个情况就很符合题主的情况,丁妈在事情发生之际,就在我们妈妈群里讨论过了一番,大致分为两种观点: 1. 女孩即使有错在先也只是个孩子,女孩的家长也都已经道歉了,男孩的妈妈不依不饶,还吼叫拉扯,简直太过分。 2. 女孩 5 岁多还去欺负比她小那么多的孩子,一看就是家里管教不力的熊孩子,欺负人习以为常,活该被别人家长管教。 其实,在丁妈看来,这种情况也无法从一段小视频里面看出端倪来,但不管是打人孩子的家长,还是被打人孩子的家长,从初衷来说肯定不希望自己孩子去欺负别人,也当然不愿意看到自己家孩子被别人欺负。 在大家带孩子玩乐的游乐场和公园里,这类由孩子之间的冲突上升到大人间冲突的例子并不少见,这引申出两个问题: 对孩子来说,需要的是教育: 孩子爱欺负人或容易被欺负,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么去教育? 对于家长自身,需要的是心态调解: 孩子之间的冲突,家长该不该介入?介入的「度」又在哪里? 丁妈想说的,孩子还小,教育可以慢慢来,但为人父母要以身作则,还是希望大家「有话好好说」,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在孩子面前,特别是在自己家孩子的面前,吵架打架,都不是一个「好的榜样」。 所以,既然题主的宝宝是无心之过,而对方家长情绪失控,可以在当时以冲突最小化的方式处理,给孩子树立起榜样,这不是一种妥协与认输,而是对孩子的一场教育。 回家之后可以和宝宝解释,宝宝有没有做错,爸爸妈妈为什么会这么做,以及这么做好在哪里,也可以进行一场家庭讨论,下一次该如何避免,也是一桩乐事。 本文参考丁香医生科普文章 :比起熊孩子,失控的家长可能更可怕(作者:丁妈) 小朋友一个人太孤单,玩着玩着就会觉得没意思。所以需要找小伙伴一起玩,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出主意出点子,玩出新高度新花样,这样才会开开心心。同时,小孩子在玩闹过程打打闹闹、磕磕碰碰也是很正常的。 家长需要摆正心态,放开一些。尽管现在孩子很宝贝,被别人弄到了很心疼,但必须保持冷静。换句话说,孩子自己不小心摔一跤,摔痛了嚎啕大哭,家长怎么办?把孩子骂一顿吗? 当两孩子在一起玩不小心弄哭了其中一个,没有哭的孩子家长不管自己孩子有错没有错,应该先安抚一下哭的孩子,也教育自己的孩子去安抚对方,确实是自己孩子的错,那么在安抚的同时,要自己孩子向对方孩子道歉。如果事情有点严重了,家长应该主动提出来,要不要带孩子去医院看看。 该做的都做完了,事情也该结束了。 但是,如果对方家长不讲道理,瞎嚷嚷把孩子吓哭,那么,我们先把自己的孩子安抚好,第一要考虑的是不要吓着孩子(孩子压到另一个孩子的脚,知道自己闯祸了,肯定就吓得不轻,再加上对方家长瞎嚷嚷,孩子应该会很害怕,为了不给孩子留下阴影),如果对方孩子根本就没事,就立刻把自己孩子带离现场。 像这种没素质没教养的家长,犯不着当场跟他对骂把孩子吓着。不过心里可以鄙视他无数遍。像他这种素质的人,以后让小孩子尽量离他孩子远一些,即便孩子们当没发生事一样在一起玩,那也要小心翼翼的陪在边上看着,防止再无意中弄到对方小孩惹麻烦。 让这种素质的人自己意识到处事太冲动,会导致自己孩子没朋友,他就不再会那样冲动的出口伤人了。 我家三岁的小宝,手拿着沙滩塑料小桶,"咚"地一声,砸到了他对面那个刚刚会跑 的周岁宝宝的脑袋上! "你这个小崽子,没有教养的东西!"孩子的妈妈气呼呼地冲我儿子骂道,小宝马上就吓哭了。 其实,在前一秒钟,我还和这个孩子的妈妈,在一块儿愉快地拉家常呢,我们住同一个小区,虽然不在同一座楼上,不过她的大女儿和我家大儿子是小学同学,所以,见了面,经常会打招呼的。 那天也是天气晴好的日子,我带着小宝在小区花园内玩耍,很多宝妈都带着自己小宝宝也出来晒太阳,遛圈,我家小宝手里提着那种塑料沙滩桶,手里拿着塑料小铲子,在地上挖沙子和泥土玩。 对面的孩子妈妈,也是带着自己最小的孩子出来玩,这个孩子是她的第三个孩子了,她上面生了一个大女儿和一个大儿子,然后又生了这个小儿子,孩子才刚刚周岁多一点,走路还还走不稳呢,摇摇晃晃的。 小区花园内凉亭和走廊,还有一排长长的大理石长凳,供人们乘凉时候坐下休息,我和那个孩子 的妈妈,分别站在长凳的两边,相距有2米的距离,我们两个聊得热火朝天呢,然后,两个孩子呢,就在长凳上,各自玩各自的玩具。 我家小宝拿着小桶和铲子翻来覆去地折腾,自己乐得哈哈地,那个小孩子,估计被他吸引住了,他扔下自己手里的卡片,然后慢慢走着靠近我家小宝,他的意思估计是想要小宝的玩具。 我看见那个孩子快要接近我儿子的时候,我马上跑过去,并且冲着孩子妈妈喊,那个xx妈妈,看好孩子,别让我家儿子打了你家宝宝! 可是,我的话还没有落地呢,说时迟,那时快,俺家那臭小子,就抡起塑料小桶,那种沙滩小桶也是硬硬的,照着那个小孩的脑袋就用劲地砸了下去,只听见"咚"地一声,那个小孩子,哇地一声就哭了出来! 孩子妈妈赶紧把孩子搂进了自己的怀里,一边哄,一边用手抚摸着自家宝宝的前额,冲我儿子骂道"你这个小孩怎么手这么狠,没有教养的东西!" 我当时那个尴尬啊,心里也是又气又急,我家小宝被她骂了一通,也吓得愣在那里呆呆地看着我,我看到那个宝妈都心疼地快要落泪了,于是小心翼翼地过去,对她说,真是对不起啊,我家这个臭小子手狂,一眼看不着,就会打小朋友。 孩子妈妈这会儿估计也情绪好点了,她用手指着自家孩子的前额说,俺这才刚刚一岁,前卤门都没有长严实 呢,这么狠劲儿打一下,担心孩子脑震荡。 孩子妈妈的话更是让我心里忐忑不安,我说,那要不赶紧送医院去检查一下,我说着就给自己老公打电话,让他过来带孩子去县医院检查。 孩子妈妈忙推脱说,算了算了,到了下午看看再说吧。 周围的一些邻居也都过来了,大家七嘴八舌说什么的都有,后来快要到做饭的时间了,我们都各自回家。 回到家,我就把刚才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了老公,我们两个轮番上阵,把我家小宝教育了一番,这个孩子啊,和他哥哥的个性一点儿都不一样,从小就不让我们省心。 有人说,孩子的性格是天生的,这句话一点儿没错,我家老大从生下后,那时候奶水足,老大就是吃了睡,睡了吃,除了生病的时候,从来没有苦恼过,小时候白白胖胖的,带着他非常地省心。 等老二生下来,和老大,完全不一样的性格,月子里面他谁也不跟,他奶奶抱他一会儿,他就哇哇大哭,我接过来,他马上就不哭了,白天都是抱着睡,一直抱着睡到8个月,从第9个月开始,他就开始挣扎着学走路,天天弯腰架着他学跑,累得我天天腰疼。 老大小时候,经常被小朋友欺负,我总是告诉大儿子,别人打我们要还手,不要老受气;等到老二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这个了,我们整个楼上的小朋友,比他大几岁的,都害怕他的小拳头,躲他远远的。 比如说,我们家楼下车库,是三楼孩子家的,我家在一楼,人家孩子爷爷奶奶给孙子买了一辆7-8百元的电动小汽车,只要他们家打开仓库,汽车发出声音,我 家小宝立马冲出家门,坐上人家的小汽车,不会下来。 楼上的孩子妈妈就对自己家儿子说,儿子,那是咱家的小汽车,你去给阳阳(我家小宝名字)要过来!那个孩子就吓得缩在妈妈怀里,怯生生地说,妈妈,我不敢,阳阳会揍死我! 我常常带着小宝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死死地盯着他,生怕他一不小心一个小拳头就打到别人脸上了,他手太狂,好在小区里面的邻居们,都熟悉了,有时候两个孩子打闹起来,她们家孩子吃亏了,我就赶紧跟着赔不是,她们倒也不在意,笑笑说,都是小孩子嘛,不用在意的,没关系。 可是,这次不同了,一旦那个孩子出现什么后遗症,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小宝好像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吓得也不敢吱声了,我和老公商量后,心里越来越不安,我决定,下午去孩子家看一看。 吃过午饭,休息了一会,2点半左右,我去买了一箱纯奶,还有一些水果,提着去那个孩子家,我只知道她们家在那座楼上,可是,具体是哪户人家我不知道,我又跑到门卫上,问了一下门卫大爷,因为她的老公是开纸箱厂 的,经常开一辆价格昂贵的宝马车,所以物业老大爷对于他们家还是比较熟悉的。 门卫大爷告诉我,她家住在3楼,是301户。 我提着东西就上了楼,到了门口,敲了敲门,然后一个老太太,出来开了门。 孩子妈妈正在客厅坐着呢,她见我到来有点儿吃惊,然后她又开始觉着不好意思起来,笑着说,你看你,阳阳妈妈,不用这么客气的,孩子没事儿。 孩子奶奶估计也听说上午的事情了,她是个面容慈祥的老太太,阿姨也说,小孩子之间打打闹闹正常的,没关系的,你太客气了。 我坐下后,问她孩子怎么样了?孩子妈妈说,孩子回来后,吃了奶,就睡了,当时可能有点儿受惊吓,不过,睡一觉醒来后,就好了,看着和平时一样,没有啥事儿,这阵子,孩子又睡午觉了。 我说,那还是等孩子醒来后去医院检查一下吧,我家孩子他爸爸也在家,开车去很快的,再说了,检查了要是没事的话,大家都放心了。 听我这样说,孩子妈妈倒不好意思起来,她说没啥事,不用去检查,并且对我道歉说,你看我上午也是急火上头了,骂了你家孩子,对不起啊!吓着孩子了吧? 我说,我们家臭小子就那个德行,和他哥哥性格一点儿都不一样,从小就不让人省心。 孩子妈妈说,是啊,一个孩子一个性格,你看看你家老大,多稳重多听话的孩子啊,俺家闺女成天夸你家老大学习好,老师都喜欢。 然后我们又先聊了一会,我还是建议带孩子去医院检查,但是她坚持说不用去,孩子奶奶也说不用,后来我看也没办法,只好告辞了。 这件事,后来小区里面的邻居们都听说了,她们都对我的做法表示赞同,第二天出来玩的时候,另一位看孩子的阿姨就说,看看人家阳阳妈妈,也是个实诚人儿,小孩子打闹一下,还提着礼物上门赔礼道歉,是个有文化有礼貌的人儿。 我笑着说,阿姨,自己家小孩子啥样,咱心里清楚啊,孩子皮,不懂事,但是不能从小惯他这样的坏毛病。 后来在小区里面遇见那个孩子妈妈,我问她孩子没事了吧,她笑着对我说,她老公回来后,还是不放心,担心孩子吓着,后来又开车去医院检查了一下,医生说没事,大家都放心了。 我听了觉着很不好意思,说,那还是让你们破费了啊,孩子妈妈说,这有什么啊,小孩子间打打闹闹正常的,俺家这三个孩子,他们自己都打成一堆呢。 从那以后,孩子妈妈见了我,总是老远都打招呼,和以前一样,很热情,好像没有发生过那件事一样。 这件事情,我家小宝有错在先,他先出手打了别人家小孩,小孩妈妈心疼孩子,骂小宝几句也是应该的,情有可原,可以理解。 但是我并没有跟着骂回去,因为自己家孩子错了嘛,咱们错了,就要知错就改,如果我再去和孩子妈妈骂回去,给孩子造成的印象就是,他没有错啊,自己妈妈还会帮着自己,袒护自己,这样给孩子造成错误的认识,让孩子不能明辨是非,表面上是护着他,实际上是会害了他的。 孩子回去后我们也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后来孩子上了幼儿园,我也跟老师说了他的情况,说这个孩子脾气大,出手快,喜欢打人,老师就经常对他说,和小朋友发生矛盾,要告诉老师,不能用拳头解决,打人是不对的。 小宝很听老师的话,从那以后,他也变得渐渐地不对小朋友动手了,他自己说,老师说,打人的小朋友是不对的,不是好孩子。 孩子嘛,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以他的认知水平,他和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去解决,就采取最简单粗暴的方式,那就是,用拳头打回去,然后其他的小朋友怕了他,他从心里上获得满足和成就感,就会觉着自己这么做是对的。 现在孩子已经上四年级了,仍然是有着争强好胜的性格,学习很好,但是性格急躁,我有一次问他说,你要不要去学习跆拳道,暑假去报个班?小宝头也不抬,对我说,妈妈,我不用学习跆拳道,别人欺负我,我也打得过他! 这孩子一直到现在,和他哥哥都是不一样,想当初,老大小时候,我经常对老大说,孩子,别人欺负咱们的时候,咱们要学会防卫,保护自己,必要的时候要打回去,老大就怯生生地说,妈妈,我害怕我打不过人家! 哎,这孩子,真是一个孩子一个个性,也不是大人从小教的,你想教也教不会的,孩子他就没有那个胆量。 我也曾经见过,两家家长,因为孩子玩闹,不小心碰撞了,两家人大打出手的事情,那是前几年,在一个游乐场所,两个3岁左右的小宝宝,在那个充气城堡里面玩,其中一个把另一个孩子给绊倒了, 摔了一跤,被绊倒孩子 的妈妈就骂另一个孩子了,然后,另一个孩子的妈妈就毫不客气地骂了回去,然后,双方越吵越大,最后,被被绊倒孩子的妈妈,打电话了叫来了自己的老公还有其他亲戚,双方两家人是大打出手,双方都有人受伤,最后报警了,警察来了,才算制止住这场打架。 其实,孩子们之间的一些小动作都是无意的,他们打闹之后,很快就忘记了,一会儿又跑到一块儿去开心地玩起来,大人之间,根本没有必要如此在意。 不过呢,如果自己的孩子错了,就要勇敢地承认错误,这没有什么好丢人的,而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告诉孩子,你这样对其他小朋友是不对,让孩子意识到知道错误行为。 这就是我家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发生矛盾时,我所采取的一些措施,你们说,这样做对不对呢? 按圈圈的处理方法,无论如何不会当着孩子的面吵。 孩子出了意外被压了脚,换成大多数的父母也会心疼,所以能理解父母生气、愤怒的情绪。 可生活中,这种意外经常发生,大多数的孩子就像题主家的一样,是无心之过,并不是故意去欺负别人,在第一时间查看孩子是否受伤、是否要送往医院,这是要紧的,后面在态度诚恳的赔礼道歉。 但如果对方家长情绪失控出言不逊,甚至不依不饶, 虽然自家孩子有错在先,也不能任凭你一个人大人直接破口大骂啊! 自个儿的情绪不能被激起来,一气之下两个大人吵起来打起来,两个孩子没事儿都被吓哭了,也不是什么好榜样。 如果是夫妻两个人出门,一方先把孩子带走,留一个处理冲突,如果是一个人,打电话叫家人过来、或者身处的地方能把孩子托给工作人员。也是避免过激的冲突吓到、误伤孩子,再和对方家长好好解决。 回到家后,再来安抚自家孩子的情绪 ,告诉他今天发生的事情,我们下次怎么避免, 让他不要害怕。 我想起来4年前发生的事,儿子5岁很喜欢逛超市,一次周末带着他推着超市的购物车子看见带轮的购物车他就兴奋,老想推着购物车跑,我又害怕他撞到人,所以每次去超市前都会叮嘱他不能那样做,也很注意拉着把手,不让他推着走。 结果,那天在我转身一小会拿水果的功夫,他把购物车往边上一扭,正好旁边一个购物车里坐着一个小女孩,手扶在车框边上,车边擦到她手了, 只听到"哇"的一声,我转头一看,小女孩把手举起来,左手的中指食指全红了。 儿子在一边不知所措,我一步跨过去先看她的手,万幸没破皮,她妈妈也马上把孩子抱起来哄,连忙向她道歉,见孩子没有大碍,她也说没事儿。 后来,买了一些水果,注意到她们走到哪里,给人家送过去,坚持让她收下了。 儿子在一边像个鹌鹑一样,知道自己做错了 一句话都不说,回家后把他拉到身边,还没说话,他眼泪就下来了,他也被吓到了,好好的给他说了,借机也让他长个教训。 ▲漫画《父与子》 今天这个问题,我用一份相同经历来回答你。 我的一位同事小李,她就遇到了相同的经历,事情是这样的,刚从幼儿园出来,孩子看到小李就向她跑来,不想撞倒了另一个小朋友,小朋友的鼻子出血了,对方妈妈看着孩子流血了,指着小李的孩子就骂,看看小李是怎么做。 小李先怒视对方家长一眼说:"你在没完没了,我对你不客气了",然后,蹲下来,心平气和的对自己孩子说:"孩子,撞到人,说对不起了吗"?孩子也吓坏了,哭着说:"妈妈,我说了",小李安慰孩子说:"没事儿,你很棒",然后,她把自己的孩子领到一边站好。 然后,非常镇定的走到那位鸡飞狗跳的家长面前,毫不留情连环两巴掌呼过去,指着对方的鼻子说:我告诉你,这俩巴掌是替孩子回你的,你也配做人,更愧当妈……一番激烈的言语反击后,同时拨打了110。 在看对方,刚才还鸡飞狗跳的,突然间傻眼了,待回过神来还想要理论,被旁边接孩子的家长拦着,十分钟后警察到了,小李向警察同志说明了情况,主动要带对方的孩子去医院做了消炎处理,孩子没有大碍,孩子的家长也没了脾气,事情就这样结束了。 小李的行为也回答了您的疑虑,同时,也教育了自己的孩子: 1.负责 ,不管任何情况下,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即便你是无意将别人碰到,也要为你的无意负责,即带着小孩去医院做消炎处理。 2.反击 ,当你的人生受到了语言或肢体的攻击时,要勇敢的反击,而不是选择躲避或委屈忍让。 3.用法律保护自己, 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而不是,只用蛮力。 这个问题同时也延伸了一个关于孩子受欺负了要不要还手? 部分爸妈认为不应该教小孩学会用暴力解决问题,我今天要告诉您的是:让小孩学会友好跟小朋友相处前提下,也需学会保护好自己。 "逆来顺受"是我们传统思想中的"毒药",如果孩子从小受欺负不敢反抗,或者觉得自己不应该反抗,他会越来越自卑,越来越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在他成长过程中会遭到越来越多的欺侮。 随着孩子长大,培养他们适当社交技能、让孩子拥有自信心才是避免被欺负的关键,学会聪明地保护自己,是人生重要的功课! 所以,遇到类似的事情跟小李一样反击表示支持。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 这种事很有可能发生,让自己孩子道歉,同时自己也给对方赔不是,如果碰到生货,没办法,让孩子闭上眼,只有武力解决。 几个小朋友在一起玩的时候,肯定会磕磕碰碰的,假如真的误伤到其他小朋友,作为家长一定要第一时间站出来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行为已经伤害到别人了,最起码的道歉是要有的。而不是家长出来道歉,孩子反而跟什么事没发生过一样,照样到处乱窜,这样只会助长了孩子的一些不好的习惯,觉得什么事情都有爸爸妈妈承担,在公众场合就不会顾虑其他小朋友了。 如果你的孩子不小心撞了别人的小孩,小孩的家长对着你家孩子骂,你会骂回去吗? 遇到这种事情,多数家长是选择道歉,而不是骂回去的,如果骂回去,那么只会把事情闹的更大,可能家长吵的不可开交,可双方孩子在旁边看着,他们可能会害怕会担忧,这对孩子来说是有一定的心理阴影。 在我女儿的幼儿园,放学时很多小朋友逗留在学校滑滑梯那边玩,经常也有小朋友碰撞到,一般大家说句对不起就没事了。不过有一次,一个大班的小朋友把小班的小朋友撞倒了,撞人的那个孩子着急着去玩,就没有把人家扶起来,被撞的小朋友爷爷看到后就对着那个大朋友一直骂,骂的人家是一头雾水,还好是发生在幼儿园里面,双方家长沟通后就没什么事。 但其实,我当时的感觉就是撞人的那个孩子压根就没反应过来自己把小朋友撞倒了,因为注意力都在玩那边,反而是被撞的那个小朋友,大家看到他来玩,现在有点抵触,知道他爷爷非常凶。 假如我的孩子不小心撞了别人的小孩,小孩的家长对着我家孩子骂,我不会骂回去的,毕竟有错在先的是我家孩子,我会拉着自己家孩子赔礼道歉的,一直到对方家长消了怒气,出门在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人家看你在真诚道歉也不会一直纠缠个不停的。 我家孩子三岁半,有一次在小区玩,当时他正在边走边回头看别的东西,我离他几米吧,从我旁边过去一个小女孩,应该是刚会跑那种,她妈妈跟在后面,那小姑娘还是那种有点跑的那种走,眼看她跑的方向跟我儿子倒着走的方向要撞上了,我赶紧走过去,但是已经迟了,已经碰到了,那孩子一屁股往地上一坐,正要往后倒,她妈妈一把拖住她的头,没有落地,我家孩子被她突然出现,也是差点摔倒,我也一把拉住了他,没有造成伤害,我立马凶了他,说你怎么走路不好好看路,把妹妹碰到了,让他赶紧给小妹妹道歉,我家是那种胆小的,立马委屈的要哭,说对不起,本来那小姑娘没事,她妈妈确突然骂我家孩子,说这么大孩子,走路不长眼睛吗?当时我也已经第一时间看了她家姑娘,并且道歉了,也不是故意碰到他的,那个妈妈立马带着孩子走了。边走边骂,说我家孩子走路不长眼睛,我家孩子被吓的立马躲我怀里眼泪在眼眶打转,又不敢哭,我当时的心情也是蒙的,没有回嘴,毕竟我家孩子大一点,虽然两个孩子都吓到了,我只是觉得这是孩子之间的磕碰,如果照道理说,我家当时是后退的,不知道后面会有人,她家孩子往前跑,撞上去了,该怪谁呢?我们也道歉了,她却那样说孩子,我是有点生气的 如果我的孩子不小心撞了别人的小孩,小孩的家长对着我家孩子骂。我想我不会骂回去。我会这么做: 一、关注被撞小孩 为了表示尊重,一边拉过自己小孩一边蹲下来关心问询被撞小孩哪里撞到了?疼不疼、要不要紧?观察有没有问题。因为是自己小孩不对,所以一定要先关注被撞小孩。也是让被撞小孩的家长将注意力转移到我们在关心他的小孩身上。降低他的紧张、愤怒情绪。 二、关注被撞小孩家长 向被撞小孩的家长说声对不起!因为自己的不小心没照顾自己孩子,才让孩子撞到了。好好的和他进行沟通。如果可以的话对自己小孩说,阿姨(叔叔)看见自己孩子被撞到一定也跟妈妈(爸爸)紧张你一样。我们一起跟阿姨(叔叔)说声对不起。 三、关注自己孩子 给孩子点时间,先别急着逼孩子说对不对起。可以蹲下来,看着自己孩子,对孩子说,对不起,刚才爸爸(妈妈)没提醒到你,让你不小心撞到了这位小朋友,你现在的心情一定不是很好对吗?(孩子点点头或者无语)这个时候,马上对孩子说,我们撞到了别人,应该要向别人道歉。 四、情况复杂 如果被撞小孩妈妈还不甘罢休,继续说对不起,然后直接告诉她,留联系方式,如果有什么问题我们愿意全然负责。说完赶快带孩子离开。 五、及时正向引导自己孩子 在第四条的基础上,好好对自己孩子说,刚才不小心撞到别人,有什么感受?用心听听孩子的想法。引导孩子看到:做为被撞孩子的家长一定会难过的,不小心撞到了别人要及时向别人道歉。当别人气还未消时,也要表示理解。今后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小心安全。 我女儿还不到两岁的时候,在早教中心玩,有个比她小一些的男孩也在旁边玩,我怕她俩抢玩具我就给我女儿另外一个玩具玩我跟她一起玩,然后那个男孩就过来要玩我女儿的玩具我女儿不让警告他两次,他还要过来,我女儿就要拿脚踢她,我马上制止住了,根本没碰到他,他奶奶就不乐意了,说我女儿没教养什么的,我越听越不舒服但是没反驳,这时候我女儿就不让那个男孩碰玩具,他奶奶就吼我女儿我女儿都要哭了,她还说什么先来后到,太不讲理了,要说先来后到是我们先玩的,我又反应慢,觉得孩子要打人家就觉得理亏没回一句话,我就带孩子走了,第一次接触武汉人,但是印象实在不好,这个老太太心胸狭窄,我女儿要踢那个男孩是小脚一点一点蹭过去根本不会有多大力气而且我马上制止住了根本没碰到,既然还说我女儿没教养,真正没教养的是谁?你一个五十多岁的人还和一个不满两岁的孩子计较凶她把孩子吓哭了你觉得很自豪吗?回家我跟我妈说,我妈说太过分了,说我太软了,自打那以后,我就是如果我孩子做错了给你赔礼道歉,但是你不能在侮辱别人,不然我也跟你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