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这就像是一个人生的难题,每天都不得不去面对,每次又纠结于选择。 按说如今可供挑选的食物种类那么多,可以选择的余地这么大?为什么吃什么会成为困扰我们的难题。 有时候看着电视机里的画面不禁在想,你看看连古代的人吃得都比我们好! 什么《还珠格格》叫花鸡 《长安十二时辰》水盆羊肉 光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不知道你看着电视机里的美味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可以穿越到古代尝尝古代的美食。 想得倒挺美!!! 如果真的让你穿越到古代,先不说语言问题(古人说的可不是普通话),也不谈你如何生存,光古人的食物就会让你大失所望,因为古人的食物真的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好。 一、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最讲究吃的应该是周天子,他的饮食待遇是"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 饭以六谷为主,分别是稻、黍(黄米)、稷(小米)、梁、麦、苽(苽米): 六牲指牛、羊、豕、犬、雁、鱼; 而且六谷和六牲是搭配着吃的,牛宜稌(稻米),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雁宜麦,鱼宜苽。 八珍包括淳熬、淳毋(都是肉酱盖浇饭)、炮豚、炮羊(油炸以后隔水加热72小时)、捣珍(经捶打的牛、羊、猪、麋鹿、獐里脊肉)、渍(酒腌生牛肉薄切)、为熬(牛、羊、麋鹿、鹿、獐肉脯)、糁(牛羊猪肉手抓饭)、肝膋(狗网油煎狗肝); 酱包括五齐[菖蒲、牛百叶、蛤、猪肉、蒲菜做的酱]、七醢[肉酱、蜗牛、蚌、蚁卵、鱼、兔、雁]、七菹(腌制的韭、韭花、莼菜、冬葵、芹、臺菜、笋等咸菜)、三臡(麋、鹿、獐)。 肉类的话其实没什么可说的,毕竟古今对比来看差别并不大,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烹饪,先秦主要以蒸、煮、烤、风干、做酱以及生吃。 至于周天子可以吃到哪些果蔬,虽然史书记载比较匮乏,但是无非就是中国原生的一些东西,例如:韭菜、白菜、冬葵(现在的冬苋菜)、莼菜、山楂、桃子、枣、梨 从这里已经可以看出我们现代人的普通人除了一些珍稀动物,在"吃"这一方面不论是从制作方式还是食材种类已经超过周天子的待遇。 二、秦汉时期 这一时期得益于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让许多食材得以引进中原。像葡萄、石榴等水果,胡萝卜、黄瓜、大蒜等蔬菜还有苜蓿、核桃、胡麻、芝麻什么的,甚至还有鸵鸟蛋。烹饪方法也有了新的突破,比如马王堆一号汉墓里面有濯豚、濯鸡一类的东西,"濯"类似于我们今天汆的方法。《史记》《齐民要术》里面也有记载各种各样的酱,比如蟹酱、蚌肉酱、枸叶酱什么的。不过许多食材现在看来普通,当时却名贵,不是什么百姓都能吃的。 三、唐宋时期 主食 在这一时期主食方面基本上确定了北麦南稻的格局,北方人种麦,南方人种稻。小麦的做法有汤饼、蒸饼、胡饼等等,汤面就是面片汤,蒸饼也就类似于今天的馒头。除了麦子以外北方地区还有粟和菽(大豆)作为辅助性的主食。 南方人的主食则一般为米饭。 蔬菜 在唐宋时期的饮食中,谷物和蔬菜是两大主体,蔬菜的供应主要来自园圃种植,人们利用各种各样的条件,大量栽种蔬菜。蔬菜的品种相较以往也增加了不少,普及食用的达几十种之多。 葵 唐代,人们大量种植栽培葵。再加上那时葵产量高、价钱便宜、来源广泛,因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葵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尽管葵很早就进入市场了,但是唐代人们最喜爱的是秋葵,也就是所谓在那个时代,人们的日常饮食习惯都是以谷类为主。白煮葵和大米,在唐代是一种很常见的家庭风味。 韭 韭菜是先秦以来我国的传统蔬菜,到唐朝时,韭菜的栽培进一步扩大。 芹菜 我国古代芹菜多指水芹,为我国原生。旱芹由外域传入,俗称胡芹。唐朝时,这两种芹菜均供食用,但人们主要还是食用水芹。 野菜 当时最常采食的野菜有莼、蕨、薇、荠、蓼、苍耳、马齿苋等品种。 中原及江南地区农业发达,因而谷物和蔬菜的供应都很充足。而唐代内地的牲畜多用于农作和运输,是重要的劳动工具。一般情况下不准宰杀,所以,畜肉的供应受到限制。 肉类 唐宋时期,中原和江南一带农耕较为繁荣,因此粮食、蔬菜均有丰富的供给。而内陆地区的家畜则以耕种、交通为主,是主要的劳力手段。平时是禁止屠宰的,因此,肉类的数量有限。主要还是以贵族群体为主要的消费人群,吃的除了一些野味还有常见的牛、羊、驴肉、猪肉(在宋代开始普遍食用)等等。 而在这一时期除了上述的一些烹饪方式以外随着冶炼技术的提升和铁锅的出现,已经出现了炒制的菜肴。 明清时期 这一时期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我们常见的许多蔬菜水果被引进国内,例如西红柿、辣椒、菊芋、甘蓝、花椰菜、马铃薯、番薯等,明清时期的菜品人们的饮食习惯已趋同于现代。所以这一部分也就不再展开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