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科技新闻探索二号完成一系列海试任务
01
记者28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探索二号"科考船携"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完成一系列海试任务,已于日前返回三亚。海试期间,科研人员成功在海底布设大深度原位科学实验站,将实现深海长周期无人科考。
(新华网)
02
我国科研人员通过深地实验开展了对氟俘获质子的直接测量实验。最终验证了钙来源于碳氮氧循环的突破反应这一假说,成功解释了古老恒星钙元素的起源问题。
(央视新闻)
03
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28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创新指数测算结果显示,2021年中国创新指数达到264.6,比上年增长8.0%,增幅较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2021年中国创新指数较快增长,创新发展水平加速提升。
(光明日报)
04
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发射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1日4时27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13小时。
(科技日报)
05
11月1日,暗物质卫星"悟空"团队公布最新科学成果,科研人员基于"悟空"数据,新近绘制出迄今能段最高的硼/碳、硼/氧宇宙射线粒子比能谱,并发现能谱新结构。这一最新成果显示,宇宙中高能粒子的传播可能比预想更慢。
(央视新闻)
06
10月31日,由中铁大桥院勘察设计的甬舟铁路西堠门公铁两用大桥正式开工。甬舟铁路作为义甬舟开放大通道支撑性运输通道,对构建浙江省"1小时交通圈",实现宁波舟山一体化、同城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技日报)
07
11月2日,科技部、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公布《"十四五"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明确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为目标,以解决"十四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难点为突破口,坚持需求导向、前瞻布局、交叉融合,为提升我国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促进我国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科技日报)
08
图为"三叠纪跨界者"标本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国、西班牙的古生物学者在西班牙2.37亿年前的三叠纪地层中发现一块古植物化石。它既有类似裸子植物的外表,又有类似被子植物的结构特征,科研人员将之命名为"三叠纪跨界者"。
(新华社)
09
1:250万月球全月岩石类型分布图英文版缩略图
10月31日,山东大学牵头完成的世界第一幅1:250万月球全月岩石类型分布图对外公布。该图将月球表面物质划分为月海岩石、非月海岩石与特殊岩石三大类,共计表达了17种岩石类型,其中5类月海玄武岩(共包含923个熔岩流单元),7类非月海岩石(共包含1210个岩性单元与434个岩性露头)和5类特殊岩石露头(共包含115个岩性单元与779个岩性露头)。
(科技日报)
10
日前,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35千伏聚丙烯低碳环保电缆在天津落地应用,这是我国35千伏环保型电缆首次挂网运行,也是环保电缆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在35千伏环保电缆生产制造领域掌握了核心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