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再善良,也要守住这三条底线
有人说:"善良过了头,就是傻。"
本性善良的人,总是习惯替他人着想。可是,到头来受到伤害的,还是他们自己。
一个人再善良,也要把握好一个度。
过分的善良,只会让自己的付出变得越来越廉价,同时,也会惯坏了不知好歹的人。
不知感恩的人,不帮
古语云:"升米恩,斗米仇。"
一个人如果没有感恩之心,那么,我们付出得越多,就越容易积累矛盾。
为何呢?
因为不懂感恩的人,面对他人的无私付出,不会想着去回报,反而会认为对方是亏欠自己的。
面对他人的无私付出,他们甚至还会得寸进尺的要求。
一旦别人拒绝了他们的无理要求,他们便会心生怨恨。
同时,别人以前的付出,也会被他们忘得一干二净。
这世上,有很多"过河拆桥"的人。
在他们看来,自己已经过了"河",即使忘恩负义,别人也无可奈何。
实则不然。
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信誉,那么,当他再次需要"过河"的时候,就很难再找到愿意帮他过河的人了。
一个人再善良,面对有"过河拆桥"历史的人,也要收起自己的善良。
因为即使帮助对方"过了河",也不会被对方感恩,反而还会被"嘲笑"傻。
善良很贵,不是任何人都有资格接受你的好。
只有给对了人,才能有"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效果。
得寸进尺的人,不让
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未必如此。
有时候,我们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选择了忍让。
但是,忍让换来的结果,可能并不是"风平浪静"和"海阔天阔",反而是对方愈加猖狂的挑衅。
在有良知的人看来,对方已经退了,一步,自己再步步紧逼,就有点太过分了。
这也就是"六尺巷"之所以会出现的原因吧。
但是,面对没有良知的人,我们退一尺,他们便会进一丈。
这样的人,视别人的忍让,为软弱;视别人的涵养,为自己无耻的筹码。
面对这种毫无良知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亮出剑来,展示出自身的实力。
没有良知的人,信奉的原则,就是欺软怕硬。
艾跃进说:"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一个人,在面对步步紧逼的人的时候,还要讲道德,那就是迂腐了。
只有鼓起勇气,敢于反抗,才能守住自身的边界。
屡次伤害你的人,不谅
什么样的人,会被一而再、再而三的伤害呢?
答案是:好了伤疤就忘了疼的人。
有些人明明被对方伤得很深,但是,对方一道歉,他们便会立马原谅。
人是极善于伪装的。
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道歉的时候,自然会表现出一副"诚心悔改"的模样。
但他们未必是"诚心悔改"。
如果我们被他们的表象所迷惑,轻易就原谅了他们,那么,我们要面对的,很可能就是他们再一次的伤害。
当一个人"道歉",请求我们原谅的时候,可能是因为他们处于困境,需要我们的帮助;也可能是他们在"寻求"一个机会,一个再次伤害我们的机会。
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对于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我们可以选择放下,不去计较,但是,却不可以轻易地去相信他们。 结语:
听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说聪明是一种天赋,那么,善良则是一种选择。"
我们在选择善良的时候,也要有保护自我的意识。
一个人只有先学会善待自己,才有余力去善待别人,也才能得到别人的善待。
善良免费,却并不能随意赠予人。
只有给对了人,善良才能发挥出它真正的价值。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