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联系,不删除,不将对方朋友圈屏蔽,是不是成年人之间真正的冷漠? 是. 也不全是。 俺就有提问者说的情况。朋友圈里,俺没动那心思统计,反正有那么几个罢。是冷漠—— 不联系,也不刻意屏蔽,就那么放着,僵着。 即使对方发朋友圈嗨翻了,也不去点赞。是的,并不是忍着不点赞哦,而是根本就没那动因! 当然,大多数情况是,对方一年到头也就发一两条朋友圈。这连给我纠结于点不点赞、避免尴尬与否的机会都不给! 还有种可能,那就是对方只屏蔽而不删除,而俺也没那心思去验证。前些年,不是很流行验证朋友圈是否被屏蔽的小游戏吗?眼见着友谊的小船,被这个隐形的小浪头掀翻,多少玻璃心,顿时哭晕在厕所! 而在下呢,一直安然若素。 所以,一般人看来,这确乎冷漠。不是冷漠—— 不联系,并不意味着不关心,不交往。 例一,一小学同学,生性寡言、孤僻。QQ时代即加好友,延至微信时代。但几乎不联系。 前年,该同学一反常态,频繁邀约聚会。我们也欣然前往,相聚甚悦。尤其是参加他儿子的婚礼,更是把酒言欢。 继后近一年间,该同学仿佛人间蒸发一般,音信全无。经多方打听,才惊闻他已身患癌症! 俺微信联系他,回复极简。俺猜,他是宁愿以自己的方式疗伤,也不烦及他人吧。现在想来,他一年前的频繁邀约,就是在以某种方式,与同学们作别吧。 尤其,他拼尽全力为儿子办喜事,则是他对家人最好的交代了吧。 唉,令人唏嘘。 如果他哪天真有不测,我定会前往的。 例二,一好友,土豪一枚,学用微信仅半年,且三年未联系。忽一日,深夜邀俺喝酒。 酒酣,不谈辉煌,只述自己蹲看守所,借钱不还,行贿而心惊的麦城事。该人没有眼泪,只有扼腕,是条汉子。不善饮的俺,也只得陪着他大醉。后各自散去也。 此后,再无联系! 例三,又一QQ时代的小学同学,一年仅仅联系一次! 俺与他生日同年同月。在生日前的一周或半月,这家伙的微信准时发来,和俺商定邀请其他同学庆生的事。 庆生后,这家伙一准消失得干干净净。 例四,一对桌的老同事,在微信上也不咸不淡地聊,大都聊工作。及至他脑溢血后,认知受损,微信即陷于沉默…… 想当时,43岁的他,是那般体能充沛。由于是夜班,下午四点即点卯。他每天必用两小时打乒乓,用大号饭盅盛饭,用十分钟即呼噜完毕。 工作时间要吞云吐雾掉大半包烟。说话朗声,喜与女同事打情骂俏——有他在,办公室气氛总是热热络络。 一个奔放的人,瞬间陷于沉寂。你会想到啥:世事难料,世事也无常! 唔,不想也罢。 例五,一医院的好友,从不打电话,不发微信,过年也间或是短信问候。 有次俺老母亲病危,俺请她帮忙。从亲自开车接俺娘,到办理入院手续,到给掌事的医院头儿说上话,一应操持。 完后,微信又进入静默期!所以,冷漠与否,要看具体情况来下结论 有的是实质上的冷漠。经过岁月的淘洗,人情真的寡淡了,聊无可聊,不聊也罢。有的三观不合,真心不愿搭理。 但,"三不"原则(不联系不删除不屏蔽)还是要遵守。原因:不刺激人,不得罪人,不给自己添堵呗。 有的却是形式上的冷漠。比如俺前面的例子。人到中年了,都流静水深,都求个各自安好(年轻时,对这个"三不",肯定会有决绝的处理方式。但谁还没年轻过呢)。 但并不意味着不在意对方。一遇大事急事,总还想相互帮衬;心结难解时,还有个倒苦水的地方。 这就够了! 时至今日,朋友们点赞在继续,俺的感动也在继续。 怎么谢各位呢? 俺把多余的素材整理整理,写成了《如今朋友圈门前冷落车马稀,你曾经的热情哪去了?》一文,权作姊妹篇,给您奉上(链接在评论区中)。 看到这个问题后反思了自己,觉得我们大多数的人多多少少应该都有这种现象。常年不发朋友圈,即使看到一些好友发的朋友圈也顶多是点个赞,平时也不怎么联系对方。曾经的同学,曾经的好友既然都在时间的流淌下慢慢地变得冷漠,曾经无话不谈的朋友是在什么时候变成如今无话可说的模样,有时候想想,也许是自己的问题?是不是自己不主动联系对方所以才导致这样,其实都不是,仅仅是你们都不在彼此的生活圈里而已。学校里,办公室里都会形成一定的圈子,而一旦离开这个地方,如果你们都在各自的圈子里认识了其他朋友,很快对于以前圈子里的朋友就会选择性的淡化了彼此的联系,或许刚离开的一周、一个月里你们还会偶尔大家出来聚餐聊天,但是时间久了以后,大家会发现聚餐的次数不断减少,而因为你们都不在彼此新的圈子里,所以你们聊天的话题也只能停留在以前的回忆里,慢慢的变得无话可聊。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都成为了躺在对方朋友圈里最熟悉的陌生人。 成年人啥都经历了,什么都看淡了,最后不过就是一碗饭的事。吃到头了,你再想吃也吃不成!小屁孩子们就兴奋去吧,到了年龄自然就安静了。 首先感谢大家观看!(没什么表达的,给你劈个叉吧) 今年23岁,可能比起在座各位要小一点,经历的事和人不多,不过还是想给你们分享一下! 其实,不论是不是成年人,在自己的聊天界面都会有这样的人! 其中一小部分是自己的兄弟姐妹,年龄大了之后总会分开,各自有生活和工作,毕竟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嘛,但是过年或者放假的时候能聚在一起玩,我觉得这并不是冷漠,而是无可奈何。 其中一大部分的人是自己工作认识的同事朋友和亲戚,这些人是为了在工作的时候有更多的帮助和工作的方便,我觉得这并不是冷漠,很多的事工作需要。 其中一一两个是自己前任或者是初恋之类的人。不删除、不互动、不关心,我觉得这几个人或许是自己心里过不去那个槛儿,自尊心过不去罢了,这也并不是冷漠吧! 从来不相信什么冷漠无情,只要是你的心是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也不存在这些啦 。 感谢 谢邀 我觉得这几句话是有几分道理的,尤其是我们现在加微信好友,有的人加了之后几年也许一辈子都说不了几句话,我就说说自己,微信3200好友,真正说过话的只有家人和几个同学。 有一次看到朋友圈里的一位朋友发了一段话,他是这样说的,既然我们加了好友,为啥不说话,为啥不点赞互动,为啥只能看三天的朋友圈,这样有意义吗?还不如删了呢!说罢后,我们就互相的删除了。 其实加了微信后不说话确实也挺尴尬的,还有从我个人的想法来说,不知道说啥,总觉得微信上不认识不熟悉的人太多了,不知道说啥才能拉进彼此的距离,还有就是有些人发的朋友圈让人觉得不是一路人。 就今天看来不在联系互动确实越来越淡了从后就成了冷漠了。再者说,现在每个人都有事做,大家都很忙,忙着养家糊口呢,没有啥利益关系真的不联系也罢。 我觉得人到一定年龄确实会放下很多的,比如说我自己,会放下无用的社交!你们怎么看呢? 我不认为不联系、不删除、不将朋友圈对对方屏蔽就是成年人之间的冷漠,这只是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我就属于这样一类人,之所以有这种状态不是因为冷漠,而是因为以下原因: 1、不打扰 现在的人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都非常大,又要工作又要顾家,闲暇时间非常少,哪怕是朋友之间也是没有太重要的事情,尽可能的不去打扰; 2、低调不张扬 我喜欢低调生活,注重保护个人隐私,不喜欢去晒自己的生活。 过得不好,不希望认识的人知道,因为大部分人都会通过看别人的痛苦,去提升自己的优越感,找回心理平衡,没有几个人会真正的对你感同身受; 过得很好,很幸福,也不会喜欢去晒幸福,因为个人感觉晒幸福,是一件既无聊又浪费时间的事情,有晒的时间,不如好好去做一些能令生活更加幸福的实实在在的事情。 3、不牵扯精力 如果发朋友圈,就难免会时不时地想去看一下有没有朋友给点赞,有没有朋友评论或留言,如果没有,就会心情失落,如果有就会时不时地要去给回复一下,十分消耗精力,而且也会影响心情。 所以不联系、不删除、不将朋友圈对对方屏蔽并不是成年人之间的冷漠,而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和对待生活的态度,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生活方式,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自己的体会 能做到以上几点,就说明那个朋友明明活着。但是从心里已经死了。最起码也已经不重要。 这几天一直想删除一个人,一个女人。自从得知她的种种劣行,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我就恨不得把她清理掉。但身边人劝我稍安勿躁。 这个女人是我朋友的前妻,其实之前关系还好。但算不上亲密,只是碍于朋友的面子而交往。这女人是个不分场合的人。几家聚会明明是高兴事。也难免多喝几杯。人家都好好的,可她喝点酒就开始闹事。又哭又闹很扫兴不说。也让自己的老公颜面尽失。 人家的事外人不能说什么,心里可都有看法。对于有用和没用的人态度完全不同。有用的一脸谄媚,没用的爱搭不理。可能本身有点不自信,即使全身名牌,还口口声声抱怨这些都是很差的牌子。穷人才会穿。 有次我实在没忍住,笑着说:"我不懂牌子,和我说等于对牛弹琴。而且你说的最差的牌子,至今我也没有穿过"。 婆家几乎不上门,偶尔去一次吃吃喝喝还行。只要一做家务回来就大吵大闹。婆婆住院更别说照顾了,和外人一样打个照面就走。 娘家人有事就是圣旨,哥哥盖房子,弟弟做生意。只要一个电话。家里的钱能都拿出去。钱不够出去借也要給,几万十几万。动用老公给工人的工资。只要老公反对,不闹的鸡飞狗跳不能算完。 有时候想,可能和出身环境有关系吧。之前生长在偏僻的山村。如今怕被人看不起就表现的强势一点。可后来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不是城乡差异,而是人品有问题。哪里都有同情达理的,哪里也都有胡搅蛮缠的人。 相信一点就可以,但凡对父母家人都不好的人。对谁也不可能真心。 2012年夏,有一天晚上我已经进入梦乡,可突然一阵手机铃声,把我和正在酣睡的老婆惊醒了,我没看是谁打来的,就迷迷糊糊接起了手机,这时对面传来了一个急促的声音:"迟哥,借我1000块钱,急用!" 通过声音判断,我知道电话那边是我高中时候非常要好的同学大琦,但在这个电话之前,我们已经快5年没有联系了,而且那时候我经济也比较拮据,确实拿不出那么多钱,结果我就没有借给他,而在这个电话之后,虽然我的通讯录里还有他,可直到现在我们都从来没有再联系过,我也不知道他现在过的怎么样了。 大琦的家在我们县城下面的一个农村里,高中的时候,他就离开了家,跟几个同村的孩子在一起合租一套房子,然后在我们这里上学,可是大琦的学习成绩不好,他高二的时候留级了一年,而那一年我也正好转校,所以这样我们两个才成为了同学。 算上大琦和我,在高中的时候,我们一共4个小伙伴,除了在一起学习以外,我们还经常打篮球、踢足球、去网吧打游戏,高中毕业以后,他们三个都留在了家里,上了一所职业学校,而我自己一个人跑到了外地读了一个专科。 自从我到外地上大学以后,跟他们之间的联系渐渐地就少了很多,不过即便是这样,我和其他的两个小伙伴每个月也会打上一个电话,可大琦却从来没有联系过我,因此我也有些跟他生气。 高中的时候,因为我们关系很好,我又怕他平时吃不好饭,所以经常带他到我家吃饭,而且有个好吃的,好玩的,我第一时间都会想到他,我本以为我们的感情非常好,可没想到,多年以后他联系我,竟然只是为了向我借钱。 我前年回老家过春节,跟另外两个小伙伴一起吃饭的时候,我们还聊起了大琦。 那次回家我坐了36个小时的火车,再加上两个小时的汽车,晚上到家已经11点多了,刚进家门没超过5分钟,那两个小伙伴就给我打电话:"小迟,你到家了吗?夜宵都给你备好了,下车就赶紧过来!" 我先是推脱了两句:"今天太累了!我们明天再吃吧!" 可我那两个小伙伴,当时就生气了:"哥们!咱都一年多没见面了,你赶紧过来!你不来的话,我俩就在这等你一晚上!" 我实在拗不过他们两个,赶紧给女儿讲了一个睡前故事之后,就急冲冲地穿好衣服出门了,等我到了饭店时,还没看见他们两个,就像听见了他们两个的歌声:"人生短短几个秋啊,不醉不罢休……" 虽然我们一年多没见了,可他们这熟悉的声音,让我感觉非常亲切,当我听到他们两个的歌声时,心里莫名感觉酸酸的,差点没哭出来,可能这就是最亲切,最真挚的友情吧! 我刚拉开门帘,进入包间,做人们对面的小华就拉长个脸对我说:"迟哥,这是怎么了?眼睛泪汪汪的,还特别红,这是让人欺负啦!还是跟我俩见面激动的呀?" 还没等我开口,坐在边上的阿发就开了口:"咱迟哥感性,多愁善感的感,肯定是突然看见咱俩激动了呗。" 我露出一副嫌弃的表情,把椅子往后一拉,直接就坐下了,然后对他们两个说:"你俩可以啊!两个大老板看见我就是一顿挖苦,这饭还能吃吗?" 刚说完,我们三个就一起哈哈大笑了起来,然后端起杯子碰了一下,一饮而尽。阿发,人如其名,最近这几年确实发财了,开了两家3000平米以上的大饭店,承接婚宴、团餐一类的订单;而小华所以说没有阿发赚得多,但他这几年在很多大学校园里开很多家打印社,也算赚得盆满钵满。 他们两个人都相继买了50多万的豪车,和很大空间的房子,等我们三个放下杯子之后,阿发又对我说:"我俩不像迟哥,在外地混的风生水起,我俩只能在老家这个范围憋着,等迟哥公司发展起来了,可千万不能把我们哥俩给忘了!" 说到这时,我突然想起了大琦,我对他们两个说:"现在的日子过的真没意思,不如咱们上高中那会每天过的那么快,对了!你俩跟大琦还有联系吗?" 他俩一起摇了摇头,然后小华吃了一口菜之后,接着我的话说:"上一次联系都是好多年以前了,他大半夜地给我打电话借钱。" 我当时露出了尴尬的表情,然后问小华:"他也找你借钱了?" 小华接着把筷子重重的放在了桌子上,然后说:"之前他结婚的时候,我和阿发都去了,你那个500元份子钱,我俩也给你带去了,在他婚礼上,大琦根本都没招呼我们两个,等他结完婚就一直没联系过我俩,再联系我的时候就是找我借钱,那时候我也穷啊,没钱借给他,直到现在我俩一点联系都没有。" 接着我说了一句:"他也找我借钱了,我也没借,那时候确实拿不出来1000块钱,你说他结婚,我倒是想起来,我都随礼了,他也没说给我打一个电话,嗨……" 这时阿发把眼睛瞪得溜圆说:"你俩可以啊!都是大聪明!那天晚上他给我打电话语气特别着急,说开车的时候,把一个老板的车给刮了,然后刚刚结婚,不敢跟他老婆说,就因为这事找咱们借钱,你俩没借给他,我借给他了!" 当时我和小华竖起了大拇指,齐声对阿发说:"兄弟,你仗义啊!" 接着阿发苦着脸说:"我仗义个屁!借给大琦的钱,当时是我管我妈借的,最后大琦一直没还给我,我被我妈好一顿骂,我妈还冤枉说,是我把钱给花了,那时候,我真是有苦说不出啊!" 接着阿发喝了一杯之后又说:"我跟大琦最后一次联系,就是借给他钱那次,后来他迟迟不还,我也没好意思管他要,哥们嘛,做到这我感觉也够了。" 接着小华叹了一口气说:"不联系就不联系吧,这么多年,身边走走停停,来来去去的人太多了,也就咱们哥仨的感情还这么好。" 阿发接着说:"哥们之间联系少,但感情不一定就不好,你俩一年到头也就给我打两个电话,但跟我关系最好的还是你俩,因为我知道,如果有一天我遇到困难了,你俩肯定会出手帮我。" 这时我开口说:"还是高中的时候好,这成年人的世界太累了,也别怪谁,都是为了碎银几两,为了三餐有汤,为了车,为了房,为了爸妈妻儿睡得香,但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慌张,纵然我们各自奋斗,但感情不减当年,干了!" 我刚说完,他俩却哈哈大笑了起来,然后小华对我说:"迟哥,可以啊!你能去写诗了!" 接着我说:"别说那没用的!这些年我在外地是真想家,想咱们小时候!我把自己从一个有理想的人,熬成了一个既不逛街,也不聚会,不爱多说话,每天两点一线,圈子小到只有手机里的人,联系得少,别怪我,那时候我每天真的累,我知道不论联系有多少,咱们永远是好兄弟!" 然后阿发说:"能改变兄弟之间感情的,从来不是时间和利益,而是我们各自心里的格局,和发自内心的释怀,这个世界从来没有感同身受,所以别怪谁做的不好,兄弟!不分对错!" 当时小华都愣了,小华用发蒙的状态对着阿发说:"发哥,你什么时候也成为诗人了!把我都惊到了!" 阿发瞪起了眼睛对小华说:"你多看点书!向迟哥学习学习,有点文化!" 小华嘟起了嘴说:"就你们两个有文化!我之前看过一句话,成年人之间尊重的冷漠是不联系、不删除、不讲朋友圈被对方屏蔽,我感觉这说得也挺对的。" 阿发拍了一下桌子说:"胡说!你就不能看点有用啊!" 这时我也开了口:"哪有什么冷漠!不联系,不删除,不将对方朋友圈屏蔽,这不就说咱们三个呢嘛,现在都有各自的圈子,都有要忙的事情,每天工作还那么累,谁有时间联系?谁还有时间翻通讯录去故意删除谁,又或者故意屏蔽谁?这叫哪门子冷漠!" 阿发接着我的话又说:"谁也没想故意冷漠谁,只是有些人我们还没好好告别,就失去了联系,就像大琦一样,我有他以前所有的联系方式,但却从那时开始就再无联系了,不说这话题了!太伤感!来干了这杯!" 那天晚上,我和小华还有阿发一直聊到了天亮,我感觉能有两个知心朋友,真好! 成年人也许会用,不联系,不删除,不将朋友圈对对方屏蔽的方式冷漠别人 就像大琦一样,虽然我还有着他的联系方式,但他从来没有联系过,我想这就是他对我的冷漠,因为在他需要帮助,向我借1000块钱的时候,我没有借给他,他一定是生气了。 也许在我拒绝借给他钱的时候,我在他心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我觉得童年时期,朋友之间的感情最纯真,而且互相之间也更加包容,我本以为大琦会体谅我当时的难处,可直到现在,我确实感受到了他的冷。 但不联系,不删除,不将朋友圈对对方屏蔽,不一定就是成年人故意的冷漠 很多时候,无论是朋友还是过往的同事,那分开以后,互相之间的联系就会渐渐少了很多,甚至几年我不会联系,当然也不会删除,不会将朋友圈对对方屏蔽,在真正的友谊面前,时间和距离不会让朋友之间产生任何隔阂。 成年人每天工作很辛苦、还要顾家,所以朋友之间不联系已经成为常态了,有的时候是精力不够,有的时候是不想互相打扰,更多的时候,只是想享受一下一个人的时光。 写在最后: 这成年人的世界里,不联系,不删除,不将朋友圈对对方屏蔽,可能是冷漠,但也不一定就是冷漠,有时候只是时间和精力不够罢了,朋友之间应该多一些宽容。 真正的友情难得,有很多知心朋友之间,甚至连一句好好告别的话都没有,就彼此失去了联系,所以珍惜友情吧!即便日常没有时间跟朋友聊上几句真心话,那在过节的时候,也一定要送上祝福,让朋友知道你还在惦念他,友情也需要主动,就像那晚最后我和小华,还有阿发最后唱的那首歌:"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如果你正享受幸福,请你忘记我,朋友啊朋友,你可曾记起了我,如果你整承受不行,请你告诉我!" 在网上查了一组数字:腾讯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截至2021年3月底,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账户数为12.025亿。可见微信用户群体庞大,微信作为一种重要的沟通、交流、办公、社交软件,已经成为我们网络生活的一部分。 成年人"不联系,不删除,不屏蔽朋友圈",只能说明微信基本没有互动,不一定代表冷漠。 有些经常联系的,可能是业务伙伴;有些常年不互动的,也可能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或者床前的白月光。关系远近亲疏,不是以微信互动来评价,需要用心来慢慢体会的。 我把微信朋友归为四大类:一是亲朋挚友;二是普通同事、同学、战友;三是业务关联人;四是其他人员。无论哪种情况,套用一句俗话"大家都很忙",关系好的"有事说事,无事装死"的也不在少数。 我认为能做到经常互动的也不会太多,也不可能很多,精力有限,感情有限,话题有限,能做到经常联系的三五好友足矣,宁缺毋滥。除非是每天很闲,无所事事,用微信打发时间的人。 话说回来,人和人之间的感情也是需要维系的,维系的方式很多,微信只是其中的一种。我们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把心底的感情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