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我算华为粉丝,但也是理性粉丝,不会盲目吹捧或贬低任何产品。但任何人都无法避免自身的主观性,我也只能尽可能力求理性客观,有一说一,阐述个人体验下的问界M7的优点与不足。 另外,我开过的车不算少,但新能源只开过问界,因此文中对比只是针对自己开过的传统油车。 闲话不说,直接进入正题。提车三天,开了一百公里出头,里程很少,但也是比较用心地体验了一下车子的功能和性能。 先说优点:鸿蒙车机流畅顺滑,功能丰富,这个不多说了,各种评测和介绍很多,说是目前的车机天花板,应该没人反对。用料扎实,这个主要体现在细节上。因为所从事的行业,我会注意到很多大家可能注意不到的细节。比如密封条、丝绒、脚垫、储物格硅胶垫等等,往往就是这些不起眼的小细节里,才能更好地看出厂家的态度。没有好态度,产品又能好到哪里,正所谓细节彰显品质吧。 质量超好的一体式密封条,整车密封隔音的保障之一。做工固定也很到位,不像很多车上松松垮垮。 我见过的用料和质量最好的原车脚垫,毛绒厚密,背面自带防滑定位胶钉,直接决定不买脚垫了,就用原车的。 感受下原厂脚垫的毛绒细节。 原厂地板丝绒,上面的小眼是被脚垫的防滑钉压出来的,细密厚软可见一斑 所有储物格里都有橡胶垫,止震,防止异响。隔音出色。有人说隔音就靠堆料,从密封胶条就能理解M7的隔音效果了。音响出色。华为SOUND确实出色,可能后面又调教过,比当时试驾车上的音质更出色了,完胜途昂380旗舰的丹拿。座椅舒适,功能完备,一二排通风加热按摩标配,另外配送的头枕也很舒服,零重力座椅就不用说了吧。个人觉得如果家里乘车人口不多,不选零重力也是可以的,二排过道可以改成带冰箱的扶手箱,三排当成后备箱,临时应急也可以用[笑哭] 这个随车赠送的小头枕软软的,固定牢固,还可以上下拉动,靠上去包裹性很好,休息时头靠上去不会左右滑动。HUD清晰简洁实用,不影响视线,亮度高度都可以调节。舒适模式体验极好,从油车换过来无需适应,无缝切换。行使质感极佳,底盘悬挂调教出色。很多人喷M7的前悬麦弗逊,其实我在试驾前也有一点顾虑,但开过就知道了,个人觉得这个真的没有任何可喷之处,形式不重要,关键在调教。反正我觉得M7的底盘悬挂运动舒适兼顾,不会偏软也不会偏硬,在我开过的车里是最舒服的,包括宝马5系、奥迪A6、捷豹XFL、奥迪Q5。动力出色,但不突兀,舒适模式下电门加速线性,既有加速又有舒适。操控轻松灵活,转向轻盈顺滑,转弯半径小。当初试驾时觉得试驾的两驱版方向盘韧性不好,方向盘回正力度不足,但提车后完全没有这个问题了。不知道是车型版本差异,还是试驾车出厂早不成熟,或者后期厂家又做过调教改善。提醒有意购车的朋友不要被试驾车的转向手感骗了[呲牙]全景影像和距离显示极为实用。这个不仅对新手有用,对老司机也是很有帮助的。实测最小显示距离在32cm,再近就不显示距离而提醒"停止"了。全景影像可以显示前后左右的路况。 左侧可以点击选择前后左右不同视角,点中间的图标还可以显示前后轮胎视角 最小提示距离应该就是30cm左右,再近就只提示停止了,估计这样设置是测量误差和司机操作控制问题导致刮蹭。自动泊车非常好用。这个网上的测试很多了,实测在黑天旁边有车的情况下自定义车位泊车,完全无压力,新手和女司机开出去也不用担心停车了。自动驻车AUTOHOLD非常好用,控制逻辑合理。轻踩刹停不驻车,松开刹车自动起步;深踩才驻车,起步需要踩电门。 优点太多了,就说到这儿吧。 下面再说说个人体验下来的不足之处:没有方向盘加热。不是真正的北方人,大概无法了解方向盘加热的好。虽然可以远程启动空调,但等吹暖方向盘要多久?再好的空调也远不如零下二三十度时握在手心里的那份温热。没有方向盘加热,绝对是配置设计上的低级失误。不能远程开启座椅加热。这个莫非是出于安全考虑?现在的座椅加热都很安全了吧?同样是零下二三十度的气温里,靠空调吹热真皮座椅要多久?冻了一夜的真皮座椅坐上去什么感觉?这个应该很容易实现,不行的话,把设计师派过来用自己的肉臀实际体验一下[我想静静]没有备胎?!别说什么新能源都没有备胎!这不是纯电车,增程式是有长途需求的!没有备胎,只靠补胎液?稍微大一点的扎胎破口,补胎液就毫无用处,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我开途昂在去泸沽湖的路上被碎石扎胎,第一时间就用了补胎液,但破口有点大完全补不住,最后只能自己换了备胎。而你不给我备胎,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只能叫救援?如果在藏区、在无人区、在318这类地方,救援的价格不谈,多久能来,能不能来?我实在无法理解没有备胎这个事情,请华为和赛力斯重视起来,这不是钱那么简单的问题好吗?! 补胎液只能处理小破口,钉子扎的那种,对这种长度超过6mm的长条破口无效。 冒雨换好途昂的备胎,如果是M7,那只能等待救援了。如此聪明的小艺,不能打开播放U里的歌曲,这个有点麻烦。华为音乐在内容和音质上有待加强。洗车模式是个很好的想法,但是实际设置很不合理,钥匙离开感应范围仍会锁车,再开车门仍需要钥匙。应该设置为车辆下电,钥匙离开感应范围后车门仍可随意开关。这样洗车时就可以把钥匙放起来,开关车门也不受限制。不然如果带着钥匙洗车,车子又设置为感应解锁,那就会反复落锁解锁。如果不带钥匙,过十五分钟车子就自动断电锁车,想开车门还得拿钥匙解锁。机舱盖比较难关,不知道我这个是不是个例。在车管所上牌时,工作人员关了几次才关上。回来我自己试了下,也是三次才关上,观察总结了一下,需要按在卡扣位置正上方用力按下,按下的过程中手还不能松开,也就是要在合上的一瞬间保持卡扣那个位置的下压力。手机感应解锁时常不灵敏,等半天才能感应到解锁,我的是手机Mate 40 RS典藏版。本来觉得用手机就可以代替钥匙了,结果遇到几次不灵敏,还是乖乖地把钥匙重新揣好了[我想静静]NFC卡片钥匙,个人觉得这玩意儿实际意义不大,不如加点钱给我换成备胎吧。可就算换了,我放在哪儿,第三排座椅上?还是车顶行李架上?别笑,华为和赛力斯,这个事情请你们严肃认真重视起来!第二排非零重力座椅靠背的向后可调角度略小,再大一点更舒服。家用220V充电时,如果解锁车辆,充电会降速,而且再次锁车后也不能恢复,只有断开重插才能恢复充电速度。不知道充电桩是不是也这样,我没装充电桩不了解了。只有在停车状态下,座椅和后视镜调节后才能保存记忆,行车状态下调节后不能保存记忆。不要说这个是为了安全考虑,我开过的车带记忆功能的车都允许行车中调节并记忆。空间设计需要提升,车身尺寸跟途昂相差无几,但车内空间各方面都确实不如途昂。我们是三口之家,极少坐其他人。我就把它当成大四座了,第三排放倒全做储物箱,有需要时再拉起来,储物箱可以折叠。 一排储物箱开口朝前,放些杂物,便于二排取用。 另外一排开口向后,工具之类的和平时买菜都可以放进去。 外观设计有争议。说实话,我第一眼看到M7时觉得真难看!后面虽然越看越顺眼了,但也只是顺眼了,还是谈不上好看,有同感的人不在少数。那为什么要把事情搞得这么有争议呢?虽然内饰做工用料质感都很棒,但设计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太简单,欠缺豪华感。别把过分的简单错当成科技感和豪华感了。总结下来,外观内饰的造型设计师统统不合格,该打板子[呲牙]档位和杯架位置使用黑色烤漆,极度不实用,极易磨损和留指纹。不想办法保护起来的话,要不了多久就惨不忍睹了。不得已,这里我自己贴了膜,但实际用车仍然难免出现痕迹,并不美观。 相信我,黑色烤漆是汽车内饰中最不实用的表面工艺。木纹塑料片质感略差,换成实木更好。 看起来没问题,摸上去就暴露了。座椅按摩力度太轻,调到最高档也只能说聊胜于无,反正咱有电,再调大力点呗。二排座椅扶手过于简陋,可以加宽并增加功能性,放个杯架或折叠小桌板之类的完全可以。 没有眼镜盒,这个真的不方便。而且主驾头顶左侧的拉手位明明是空的,为什么就不能加个眼镜盒呢?难道是位置留出来了,但是忘了加?我就说设计师该打板子吧,真冤不了他们。 这里明明是空位,为什么不利用呢。 途昂这里的拉手,我拆掉换成了眼镜盒,可这个没有固定位呢。最后这个是别人眼里的不足:辅助驾驶不够强。可能在很多人眼里这玩意儿很高级,也很重要。但在我看来,辅助驾驶根本不可靠,即使有我也不会去用,最多开高速时用个自适应巡航。要辅助驾驶干什么,帮你在本来就不咋滴的驾驶水平上再加上一项开车溜号?这东西搞不好就是害人害己,信电脑,不如信自己,把安全交给目前还远远不够成熟的所谓辅助驾驶,这事我是绝对不会接受的。 目前为止,就观察体验到这些吧。至于电耗油耗,我是不怎么关心的。大多数时候每天家里公司学校三点一线,白天可以充电一整天,所以我只用电就可以,偶尔加点油让增程器动一下。纯电成本已经很低了,再去精打细算没意思,徒费脑细胞,还影响用车体验和心情。另外,我用电应该会比较费,每天等孩子放学一个多小时都要驻车开空调听音乐。这也是我考虑增程式的主要原因,用电方便,在严寒酷暑中等娃放学可以随便开空调不遭罪,而且长途时可以加油,没有顾虑,还可以提高用车享受和品质。 最后总结一下,M7是我心目中的好车,开了它我真的不会再回头考虑什么5系途昂之类的,就算只从驾控体验来说,再换回油车也不太可能了,根本不是一个层次上的感受。大嘴说这是百万豪车的体验,我确实没开过百万豪车,这个不清楚,但是我开过的车里,确实没有比它好的了。 但是,华为和赛力斯也别骄傲,很多细节都还不够完善,都还有提升的空间。另外,备胎这种硬件、硬性指标,是必须有的,没有任何可供探讨的空间。除非是只定位于城市交通的纯电车,否则,任何没有备胎的车,都是极度不负责任的产品!看在华为刚进入汽车市场的份上,勉强原谅吧,下台车再没有备胎,可就怎么都说不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