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鲁迅外婆家,是挖掘文学资源,还是过度消费?
浙江绍兴越城区,《关于让"鲁迅外婆家"成为文化旅游风情村的建议》被提出。官方回应称,越城区以"故乡的故乡"为文旅推广主题,深入挖掘鲁迅文学资源,下一步将研究水上游线落地可行性,串联鲁迅外婆家和鲁迅舅舅家。
这样的开发,是否过度了?
01
鲁迅如果穿越到今天,一定会发文感叹,从自己家到外婆家坐公交竟只要2块钱,而且还是直达。
日前,值鲁迅诞辰141周年之际,鲁迅故里至鲁迅外婆家公交线路首发,将"鲁迅外婆家"这一"文学周边产品"暴露于公众视野下。
据了解,鲁迅外婆家位于浙江绍兴越城区孙端街道安桥头村。
鲁迅的外曾祖父鲁思卿是清嘉庆年间的进士,当过四品京官,外祖父鲁希曾则在咸丰元年考中举人,也当过小京官。1857年,鲁迅的母亲鲁瑞出生在"朝北台门"。23岁那年,她嫁到了绍兴城里的周家。
今年6月,有人提出《关于让"鲁迅外婆家"成为文化旅游风情村的建议》。
近日,官方答复称,越城区以"故乡的故乡"为文旅推广主题,深入挖掘鲁迅文学资源,将文旅景点开发与鲁迅文化有机结合。朝北台门完成首次数字化展陈改造,通过VR技术展现了各种"好玩好游好体验"的元素,让"鲁迅外婆家"重现鲁迅笔下场景。
下一步,越城区将串联"鲁迅外婆家"和"鲁迅舅舅家",持续深化"鲁迅文化+"。
02
对此,网友坐不住了:
"这我周树人不同意。"
"属实魔幻,本地人看了也无语系列。"
"我的天,外婆家开发了,继续舅舅家,接下来是不是七大姑八大姨,祖上十八辈都要搞个景区?"
"这显然是对鲁迅先生的过度消费,以文学宣传为名搞旅游捞钱,实在令人不齿!"
"鲁迅外婆家"究竟有多少文学层面的价值?
据记载,鲁迅小时候经常到朝北台门打卡。比如清明、炎夏以及秋后等时节,他会随母亲到安桥头住一段时间,看望年事已高的外婆,捉蟋蟀,看社戏,摘青豆,捡贝壳。
这些桥段在其著作《朝花夕拾》中常有提及。
即使社会变迁,朝北台门也基本保持着原貌,可以再现鲁迅作品中提到的儿时的一幕幕。目前,该景点已被列为绍兴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此可见,即便没有被打上"鲁迅"的标签,这处村落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古迹",得到保护无可厚非。
03
舆论不接受"鲁迅外婆家",说到底是觉得这样的开发毫无意义,纯属恶意蹭鲁迅流量。
作为中国近现代文豪,鲁迅先生的主要成就是在文学作品上,因此,人们普遍认为纪念鲁迅、开发鲁迅文学资源应当在文学范畴内展开,守住底线。
我们见惯了各路名人的故里、居住地、就职地以及入史时刻所在地,但很少见到他们的直系亲属居住地被构建为旅游区。
谁会在乎李白的外婆住在哪?
话虽如此,但鲁迅和李白的区别在于,前者目前还有近亲在世。
正是这层近亲纽带,维系住了以鲁迅文学为中心的特色文化集群,将原汁原味的历史更稳固、更全方位地保存下来。
只要征得了鲁迅先生在世亲属的同意,那么打造"鲁迅外婆家"景区并不冒犯。
既如此,这一"文学周边产品"不应遭受过多谩骂,它最后是去是留,应由市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