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最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也被称为"无声杀手",它初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只伴随轻微头晕头痛。但如果长期患高血压,则可能损害心脏、肾脏等与血管功能关系密切的器官。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种高血压可能引发的心血管疾病——心律失常。 01.为什么高血压会引发心律失常? 如果高血压患者出现心跳紊乱,并伴有胸闷、胸痛或心绞痛等症状,可能是由高血压引起的心律失常。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是因为心脏是受高血压影响的主要器官之一,若血压长期控制效果不佳,便会使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如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左心室肥厚、左心房扩大和心肌组织纤维化,从而引发高血压性心律失常。 在高血压早期或轻度高血压时,心律失常多数是功能性的,它通常没有症状或仅仅让人感到轻微胸闷不适,通过改善生活习惯大多可以自行恢复。但如果没有进行降压的相关治疗,长期的高血压则会诱发房颤、室颤、房扑等器质性的心律失常,这时便需要咨询专科医生做相关的检查并进行干预。 02.高血压心律失常的类型与特点? 高血压性心律失常,按照发病率从高到低可分为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三类。 1.房性心律失常:房早、房速、房扑、房颤等 房性心律失常是指心律失常起源于心房,一般是由于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左心房增大所导致。其症状通常表现为心慌、心跳暂停,并伴有出汗、胸闷、恶心。在高血压患者中,左心房扩大发生率约为60%,而 当左心房变大时,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则高达90%以上 。 2.室性心律失常:室早、室速、室扑、室颤等 室性心律失常是指起源于心室的心律失常,其症状通常表现心慌、乏力、头晕、出汗等。室性心律失常大多与心肌肥厚直接相关, 当心室肥厚时,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达75%左右 。 3.传导阻滞:束支阻滞、房室阻滞 传导阻滞即心脏无法正常地收缩和泵血。对于轻度的传导阻滞,需要定期复查并检查动态心电图。 但如果是严重的传导阻滞,则可能引起心率过慢、心脏功能下降,这时应当积极配合治疗。 高血压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 患者以老年人居多; ▪ 心律失常多发于上午六点至中午十二点; ▪ 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几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 ▪ 在多种高血压性心律失常的类型中,房颤的发生率最高,约为30%。 03.高血压心律失常的防治? 高血压性心律失常多发生血压较高时,当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后,心率失常发生的可能性也会减小,因此控制血压是防治的关键。 其次,建议大家在饮食上也要注意控盐,《中国居民减盐核心信息十条》指出,我国人均每日的食盐摄入量高达10.5g,远高于膳食指南建议的5g。推荐大家日常使用限盐勺,更加精准地把控食盐的摄入量。此外,还要警惕没有明显咸味但含钠量却不低的加工食品,例如面包、方便面、饼干、海苔等。 同时,要保证每天摄入多种新鲜蔬菜,因为蔬菜中含有丰富的钾,而钾摄入不足是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推荐大家尽可能选择钾含量比较高的绿叶蔬菜,例如油菜、菠菜、菜心、空心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