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搜索关注"翼哥观察"公号,最及时、最深度的地产观察分析。 2016年,在股市暴涨暴跌之后,楼市迎来了史诗般的上涨。 为了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许多房企高歌猛进,加大杠杆,大量举债,快速拿地,大肆扩张,楼市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光时刻。 房地产的极度繁荣,也造就了一个个地产富豪。 其中,许家印是最为耀眼的一个。 在房价大幅上涨的情况下,2017年上半年,许家印的财富涨了2000亿,平均一天涨10亿。 2017年,59岁的恒大许家印,以2900亿元首次成为中国首富,比2016年增加了2250亿元的财富,成为历年来财富最高的首富。 不仅一举力压2016年的首富老王,也超过了互联网业马云、马化腾等一众大佬。 这一年恒大销售金额高达5132亿元。 有了钱许家印自然豪气冲天,造车、卖水,尤其是在金元足球的攻势之下,恒大足球队取得了中国足球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成功。 荣获中超"八冠王",史上最多。 两次亚洲冠军联赛冠军。 尤其是将世界冠军教练里皮引入中国,一时令人赞叹不已。 不过,昨天埋下的因,便是今天结下来的果。 2017年,出台了房住不炒等一系列政策。 2020年,房地产行业出台三道红线标准。 据《2021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测评研究报告》显示,在中国前15家房地产公司中,恒大负债率高达152.9%,连踩三道红线。 多少民营房地产公司被罩上了紧箍咒之后,很难从越来高杠杆、高周转、快拿地、快销售模式中立即踩刹车。 于是许多适应不了新环境、新要求的房地产公司纷纷爆雷。 恒大就是其中最先爆雷、最令市场震惊、影响也最大的一个。 一、恒大爆雷 恒大爆雷的导火索来自于恒大财富。 2021年9月8日、9月9日,恒大财富陆续曝出部分理财产品到期未兑付。 由此恒大财富理财产品遭遇兑付危机。 但恒大部分高管已经提前兑付产品,一时间对恒大的声讨声势浩大。 10月9日,恒大集团公告称:6名提前赎回恒大财富投资产品的管理人员,已于10月8日前将所有提前赎回的款项全额归还到恒大财富指定账户。公司已对上述6名管理人员进行问责惩处。 但人们已对恒大失去了信任。 过去几年里,通过高杠杆、高周转、快拿地、快销售模式大肆扩张的恒大遭遇地产寒冬,早已危机四伏。 此后恒大危机越演越烈,像滚雪球般将整个恒大集团裹挟其中。 2020年9月24日前后,一封名为《恒大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恳请支持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的情况报告》的求救信引爆了网络(以下信息来自于网络)。 信中提到,21年1月31日前,如果恒大未能成功借壳回A上市,将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进而引发四大风险。 一是金融系统性风险。 引发恒大集团在相关银行、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及债券市场的交叉违约,进而产生金融系统性风险。 二是严重影响上下游企业正常经营。 目前公司上下游合作企业达到8441家,若恒大地产现金流断裂,将直接影响上下游企业的正常经营、部分企业甚至面临破产风险,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三是严重影响就业和社会稳定。 若因恒大地产现金流断裂引发恒大集团陷入危机,将直接影响331万人的稳定就业。同时,已售未交楼的61.7套商品房的204万业主面临工程烂尾或无法收楼的风险,严重影响社会稳定。 四是引发大规模群体性维权。 如不能按时完成重组,将导致深深房中小股东因停牌四年而利益受到巨大损害,引发对交易各方、监管部门的法律诉讼或维权行为。 翼哥感觉似乎把所有人都绑架了。 文件同时披露,截止2020年6月30日,恒大集团有息负债余额8355亿元,涉及银行类金融机构128家,借款余额2323亿元,其中境内银行类金额机构171家,借款余额2163亿元;涉及非银行类金融机构121家,借款余额3684亿元。 信中言辞之夸张、情况之紧急、涉面之广泛、黑洞之巨大,令人瞠目结舌。 9月24日,中国恒大发表声明对谣言强烈谴责,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9月25日,恒大股债双杀,恒大股票大幅下跌,多个债券遭遇重挫。 2021年12月3日,应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请求,广东省人民政府同意向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派出工作组。 此后,恒大集团开始推动债务重组。 但将近一年过去了,恒大债务重组方案仍迟迟没有拿出。 而2022年恒大销售金额已比2020年少了5000多亿元。 借不到钱。 卖不出房。 还要还钱。 即便是神仙也无能为力。 债权人也失去了信心。 2022年6月24日,年仅29岁的连浩民向香港特別行政区高等法院提出对恒大的清盘呈请。 2022年11月28日,香港高等法院将做出裁定。 留给许家印和他的恒大仅有不到1个月的时间。 二、恒大极其艰难的财务状况 截至到2021年6月底,恒大: 总资产为2.38万亿元。 总负债为1.97万亿元。 资产负债率为82.71%。 债务规模高达2万亿。 更为要命的是2万亿债务中流动负债高达1.57万亿元,这些债务中大部分在短期内要偿还的。 其中短期借款高达2400.49亿元。 应付账款及票据9511.33亿元。 账面现金只有867.72亿元。 2020年,恒大销售金额6690亿元,全行业第1。 2021年,恒大销售金额4185亿元,全行业第2。 2022年1-9月,恒大销售金额330亿元,落到全行业第30,回款少了4、5千亿,恒大实在是太难了。 恒大指望的恒大汽车是不是能得到市场接受还很难说,即便市场接受,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 三、恒大自救:千亿资产大转让! 和海航集团当初的过往一样,出现危机之后,恒大的经历是如此的相似。 一是有困难找政*府。 对此,海航集团破产重整工作组组长顾刚曾在给员工的公开信中给予了无情的批判。 海航集团发展28年,曾经是民企发展的楷模,期间也经历了很多波折,遇到过很多次危机,在波折中,遇到危机时,多次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支持,总是化险为夷。 在度过困难,摆脱危机的时候,很多人又丢了初心、忘了使命,总以为故事还可以重复,是上天给了自己机会,总是把因果和自己的冒险经历挂在嘴边,佛经成了指挥自己的行动指南。 直至当野心和欲望把集团送入深渊的时候,再一次遇到更大危机的时候,既不能清醒的认识自己、也没有把握住机会、没有说真话的勇气、更没有付出和担当的魄力。直至要把数十万家庭的希望、成千上万家机构的信任毁于一旦,乃至于给国家造成了数千亿元的巨大损失,这时候很多事情就真的已经注定。 二是清仓大甩卖。 虽然许家印在内部发表讲话强调"不会贱卖资产,因为资产贱卖完了也很难还清债务。" 当初海航陈峰也是如此般,言辞凿凿。 2021年9月,出售盛京银行19.93%的股权,价格99.93亿元。 2021年11月,出售恒腾网络,价格21.27港币。 2022年2月,将重庆、东莞、广州、佛山等4个项目转让给光大信托和五矿信托,收回19.5亿元,化解项目债务70.1亿元。 3月29日,出售位于杭州之江国家旅游规划区的水晶城项目,价格36.6亿元。 5月26日,出售位于宁波东部新城的城市之光广场,价格13.5亿元。 7月7日,一份恒大集团的待售商业资产清单出现在网络上,恒大待售的购物中心29个、写字楼30个、酒店37个,大部分位于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少部分位于三四线城市,另有约100个商铺、会议中心等其他业态分布于全国。 8月3日,退还广州恒大足球场地块土地使用权,涉及金额55.2亿元。 11月6日 ,香港元朗地块被接管人以6.37亿美元出售,亏损7.7亿美元。 许家印只好忍痛甩卖个人资产。 据称,许家印已把个人财产押的押、卖的卖,已经变卖的资产包中,包括香港的三栋别墅和广州、深圳的豪宅,还有几架私人飞机等,获得70亿元资金。 2021年11月,许家印卖出12亿股中国恒大股份,套现约26.76亿港元。 12月,许家印卖出3亿股恒大物业,套现4亿港币。 最近一次,他在英国伦敦的豪宅挂牌出售。许家印在2020年以2.1亿英镑,约合2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卖,而现在这个市场价豪宅已达5亿英镑,约5亿英镑。 此外,和海航一样,恒大旗下公司的资产也被恒大集团侵占。 据恒大物业的公告,截至2021年12月31日,有约134亿元的存款为第三方提供质押保证金,该质押相关的贷款通过第三方(扣除费用后)划转回流至恒大。 不过,这些能挽救得了负债2万亿的恒大吗? 欢迎关注翼哥观察,了解不一样的房市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