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财经新势力# 文|金石 小霸王游戏机让濒临破产的小厂变成了赤手可热的大公司,短短5年从亏损200万到产值过10亿。 小霸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段永平准确的市场定位、堪称经典的营销,现在来看也有值得后人学习的地方。 让我们走进那一段游戏机、学习机,进入大众生活的年代。 20世纪80年代最火的游戏机,当属于日本任天堂1983年生产的一款家庭游戏机,游戏机机身为红白配色,所以又被人们称为"红白机"。 说来有趣,任天堂最早的想法是,开发一款针对日本市场的家用计算机,所以项目名叫做 Family Computer(家用计算机,简称 Famicom)。 后来觉得,家用计算机对于日本市场太贵,不如缩减一些配置,做成游戏机,把键盘、软盘驱动器、硬盘都拿掉,只留下一个用来插卡槽的扩展口。 另外,取消键盘和磁盘,也有利于将机器卖给非技术用户。但是,项目名字没有变,游戏机的名字还是 Family Computer。 任天堂 Famicom 游戏机 "红白机"上市不到一年,销量就超过了300万台,刷新了当时日本游戏产业的记录,也成为80后90后共同的童年记忆。 它受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任天堂为这个机器开发了很多高质量的原创游戏,游戏机比较著名的游戏有《魂斗罗》,《超级马里奥》和《塞尔达传说》。 一代经典游戏 "红白机"风靡日本、美国时,国内市场却反响平平。最主要原因还是产品价格昂贵,普通居民消费不起。1985年"红白机"在中国的价格大概是185元,相当于那时一个普通工人三个月的工资。 虽然正版游戏机价格昂贵,但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众多的"红白机"仿制品纷纷涌入中国市场。 1989年,段永平来到日华电子厂当厂长,他去了之后才知道这是一个背负200万巨额债务、濒临破产的小厂,算上生产线的工人一共只有十几 个人,主要产品是已经被市场淘汰的大型电子游戏机。 段永平到任后,摆在他面前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帮助工厂转型,扭转破产的困境。经过考察,很快他把目光投向了市场上火热的小型游戏机。 虽然看到了小型游戏机巨大的商机,但是作为后来者,如何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段永平展现了超高的经营能力。 一开始,他并没有选择自己创立品牌,而是租用了一个台湾的"创造者"品牌,先打开游戏机市场。因为,在当时在众多模仿"红白机"的企业中,我国的台湾企业做得最好。 现在来看,他选择了一种最佳策略进入新市场,先贴牌生产,掌握生产技术和销售渠道,打开销量后选择自创品牌。 为什么一定要自创品牌,他分析了市场后认为: 虽然上游戏机的时间晚了点,但别的企业大都是组装型的,什么产品好卖就组装什么,如果能创出自己的牌子,必能在市场上有长久的生命力。 1991年,段永平创立"小霸王"品牌。他对工厂进行重新规划,工厂重新定位为从事教育类电子产品的开发,研究生产与销售,主推产品就是小霸王游戏机。 作为游戏机行业老玩家的新创品牌,小霸王如何破局,快速占领市场? 一是严把质量关,做优质产品。段永平从小霸王游戏机诞生的第一天,就要求把游戏机做到同行业最优,无论是在生产、销售、售后各个环节。 过硬的产品质量为小霸王赚到了好口碑。当时有些国产品牌的返厂维修率高达30%,而小霸王无论产量多少,都把返修率牢牢控制在2%以内。 二是价格亲民,配件划算。小霸王推出的游戏机品质和正版的红白机不相上下,但价格却只有红白机的1/3左右。 更重要的是小霸王游戏机的卡带,十分便宜。相比于两三百的正版游戏卡带,小霸王做到了几十元一张,而且一个卡带可以装8款游戏,极具竞争优势。 三是重视广告营销,快速打开市场。小霸王游戏机创立初期资金非常紧张,但为了增强产品的影响力,段永平选择在电视打广告。 1991年6月,段永平拿出40万元在中央电视台打出了第一条广告, "拥有一台小霸王,打出一个万元户"的有奖销售活动,被称为"小霸王大赛"。 这是小霸王的第一条广告,也是同类产品中第一个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广告。 广告内容简单明了,而且极具吸引力,因为当时的万元户基本相当于现在的上百万元了。 广告播出后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小霸王游戏机一炮而红。1992年,小霸王游戏机销售额超过亿元,净利润超过了800万元,小霸王也成为了国内电子游戏机的领军者。 到了1993年,中国的游戏机市场已经接近饱和,这时市场上开始出现了一股学习电脑热潮。但是正版的电脑价格十分昂贵,达到上万元,让绝大部分家庭望而却步。 段永平却从中看到了新商机,他认为个人电脑的市场潜力十分巨大,只要将价格打下来,就会有销量。 如果投入新生产线生产电脑,成本会非常高。段永平巧妙地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就是将游戏机与电脑结合起来,创造出了一个新卖点,生产一款兼具学习与游戏功能的产品。 段永平从全国招聘电子机械、计算机专业人才,组成开发部门;花费20万元从汉卡公司购买先进的"王码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并在现有的小霸王游戏机上加装键盘和电脑学习卡。 1993年5月, "小霸王中英文电脑学习机"研发成功。该学习机型号为SB—218型,它是小霸王第一代学习机。 对比上万元的电脑,一台小霸王学习机,价格只有两三百元,产品极具价格优势。 学习机的显示屏可连接到已经基本普及的电视机上,可模拟使用电脑的感觉,特别方便。强大的学习和游戏娱乐功能,对于使用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光靠营销是做不长久的,然而,就推广速度来说,广告无疑是最快的营销途径。 段永平为小霸王学习机的推广,又贡献了一次经典营销案例。 1993年,段永平为小霸王学习机量身定做了一段神曲——小霸王版的《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小霸王出了学习机;你拍二我拍二,学习游戏在一块儿;你拍三我拍三,学习起来很简单;你拍四我拍四,包你三天会打字;你拍五我拍五,为了将来打基础。" 仅仅30秒的时间,这段神曲迅速火遍大江南北。小霸王学习机投放市场之后,大众消费热情被点燃,全国各地订单如潮水涌向小霸王公司。 第一代学习机让小霸王大获成功,小霸王学习机销售额超过了2亿元,然而第二代学习机真正让小霸王迎来高光时刻。 1994年2月,小霸王正式推出第二代学习机,型号为SB—486型。该款学习机增加了五笔字型打字游戏、三级字库、词组联想、浮点—basic,并且拥有打印机接口。 二代机最亮眼的是还增加了《英语词霸》,《英语词霸》还通过了国家教委的认证,成为日后无数学习机配套学习软件的标准。 最值得称道的当然还是广告,小霸王公司请来成龙作为代言人。一段"想当年,我是用拳头来打天下的,如今,这电脑时代,我儿子要用小霸王来打天下。同样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龙小霸王"的经典广告深入人心。 1995年元旦,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了小霸王的广告。无论是在专卖店还是超市,只要有小霸王产品的地方,人民都能看到成龙的标志性笑脸. 明星的广告效应,给小霸王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成龙正直、真诚的形象与小霸王产品融为一体,不少消费者都为此买单。 当年销售额突破了4亿元,占据了国内学习机产品80%的市场份额,1995年小霸王的产值更是超过了10亿元。 小霸王的成功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段永平推出小霸王系列游戏机、学习机产品,都在市场上大获成功,成功背后离不开他在全国下了一盘质量、营销、售后并重的大棋。 段永平在广告营销上确实有很高的水平,但是他对广告一直都抱有十分理性、谨慎的态度。他曾说广告不会赋予产品任何东西,广告只是表达产品而已,好的广告表达的效率高。 他非常形象地评价广告的作用: 在许多人看来,广告是灵丹妙药,实际它是一把双刃剑,只是营销中的一个环节而已。如果产品知名度很高,但品质、服务跟不上,肯定要出问题。如果说产品是木桶的底部,广告只能是木桶其中的某一板块而已,太长了浪费资源,太短了又装不了多少水。 小霸王的广告效应能够持续发挥作用,根本还是在于其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超前的售后服务。 小霸王学习机严控产品品质,创造出很多业界第一。他率先推出机械键盘学习机,提升了打字手感和效率;率先采用全封闭式薄膜键盘,降低学习机对使用环境的要求等等。小霸王在学习机上的创新,从根本上实现了从仿制到创新的实质性飞跃。 另一个值得学习的地方,段永平超前的将售后服务提上日程,他在全国建立了30多个售后服务中心,并公开承诺"包修包换"原则。小霸王的售后服务做到了极致,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令人可惜的是,小霸王在达到巅峰时刻后,1995年8月28日,郎永平却选择辞职。 但他开启了另一段传奇,1995年9月18日,广东力高电子有限公司(步步高前身)成立,也就是分拆为oppo、vivo两个手机品牌的公司。 现在来看,小霸王的成功的确可以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