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至今已经84天过去了,俄乌战局愈发胶着。俄军又一次选择收缩阵线,将哈尔科夫的部分俄军调到了伊久姆等地,乌克兰也趁势喘了口气。15日,俄罗斯国防部表示,在14日晚间摧毁了乌军6个指挥所以及13个炮兵部队。据乌克兰透露,俄军从黑海发射了6枚导弹,攻击了利沃夫的军事设施,所幸乌军拦截了2枚,否则损失会更大。 随着俄乌战局进入白热化阶段,七国集团也站出来表示在接下来的数年里,将会为乌克兰提供帮助,直至俄军兵败或是撤军。对此俄罗斯驻美大使安东诺夫明确了3个信号。其一就是俄罗斯必然会完成普京制定的所有目标。其二,就是俄军的特别军事行动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乌克兰本土不能有任何对俄罗斯造成威胁的存在。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俄军必然不会在乌克兰投降。 安东诺夫也是向美国表达了普京的态度,既然冲突已经达到了这种程度,俄罗斯必然要将乌克兰一口气打服,并且让他失去"爪牙"。如今俄军的关键在于尽快拿下亚速钢铁厂,这样将彻底打击乌军士气。随后收缩马里乌波尔的兵力,赶赴顿巴斯地区一鼓作气拿下顿巴斯。随着这几地被俄罗斯收入囊中,俄军就可以利用地缘优势对乌军进行围剿。 普京最近的日子不太好过,俄军进度不如预期。北约的手也伸到了俄罗斯的家门口,随着芬兰承认加入北约,事情就已经没有了逆转的余地。而最近欧盟还要对俄罗斯能源进行制裁,要禁运俄罗斯的石油。幸好"患难见真情",匈牙利站了出来,对这一制裁进行了反对。 除此之外,伊朗也给了俄罗斯一剂定心丸。近段时间,美国一直急于同伊朗达成协议,其目的就是想要给欧洲盟友们带来新的能源供应商。对于美国做法,参加伊核协议谈判的代表马兰迪表示,即便伊朗同美西方达成了协议,伊朗也不会成为俄罗斯在石油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如今伊朗石油的出口已经是满负荷状态,并且都是供应给固定客户的。 两国的表态也让普京长舒了一口气,当下,俄罗斯的主要贸易手段就是石油贸易。依靠着石油贸易,俄罗斯才能维持国内以及前线的正常运转。只要石油贸易不受影响,即便是美国继续支持乌克兰,俄罗斯也能坚持下去。面对国内严重"内患"的情况下,美国又能在这场"拉锯战"中坚持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