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剧常常踩中民生痛点,是资本青睐的"香饽饽",但是不是观众的"心头肉"? 为什么大家空闲之际常常感觉"剧荒"? 为什么大家热情追剧常常不到三集便果断弃剧? 为什么我们放着新播的剧不闻不问,却回头看港剧老片? 一边是剧荒,一边是国产医疗剧像雨后春笋般频频冒尖,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趋势。但大多昙花一现,隐入尘烟。 继《促醒者》之后,《谢谢你医生》接踵而来。 今天我们来谈谈国产医疗剧快餐文化的泛滥。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且看豆瓣评分排名: 《白色巨塔》(日本)豆瓣评分9.7 《急诊室故事》(纪录片)豆瓣评分9.6 《机智医生生活》(韩国)豆瓣评分9.5 《生门》(纪录片)豆瓣评分9.4 《无限生机》豆瓣评分9.2 《中国医生》(纪录片)豆瓣评分9.2 《医者仁心》豆瓣评分8.6 《心术》豆瓣评分8.2 《永不放弃》8.2 《脑海深处》豆瓣评分7.9 《到爱的距离》豆瓣评分7.8 《柳叶刀》豆瓣评分7.6 《长大》豆瓣评分7.6 《关于唐医生的一切》豆瓣评分7.5 《外科风云》豆瓣评分7.3 《产科医生》豆瓣评分7.0 《爱上你治愈我》豆瓣评分7.0 《女医明妃传》豆瓣评分6.3 《急诊科医生》豆瓣评分6.2 《青年医生》豆瓣评分6.2 陈晓《了不起的儿科医生》豆瓣评分6.0 《一起深呼吸》豆瓣评分5.9 《亲爱的生命》豆瓣评分5.8 《产科男医生》豆瓣评分5.5 《感动生命》(王志文也在里面"抬轿")豆瓣评分5.4 《爱上特种兵》豆瓣评分4.2 很遗憾,排名第一和第三的不是国产剧。 最高分9.6分:《急诊室故事》(纪录片)。 最低分4.2分:《爱上特种兵》。 中间落差5.4分,24部国产医疗剧平均分7.1分。 纪录片表现最亮眼。 《急诊室故事》记录生死关头的人生百态,核心立意是直面社会广泛关注的医患矛盾、信任危机,直击中国医疗现状。 《生门》以生猛的镜头语言,直面生命诞生的现场,透过无数孕妇生产,展现生死交替的震撼和迎接生命降临的喜悦。庞大的故事体量,透过跌宕起伏的剧情,呈现悲悯的视角和情感的温度,是人性的缩影。看《生门》,整个灵魂都在发抖。 除了纪录片,为什么大多数评分这么低? 用一句话总结国产医疗剧的共性: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从整体上看,大多数医疗剧是"披着狼皮的羊",结局都是男医生女医生恋爱了。拜托,医生那么忙,哪有那么多时间卿卿我我,搞办公室恋情?医生主角少不了流量小生,断不了偶像爱豆。医疗、爱情、宫斗杂糅在一起,最后搞得四不像。 从结构上看,不得不说,现在某些国产医疗剧,投资越来越大,服装布景越来越华丽,但核心内容,越来越空洞。繁杂冗长,魔改剧情,故事无味。启用的年轻演员,也多是油头粉面,演技漂浮。 总结下来,大多数国产医疗剧有6点败笔: 1,挂羊头,卖狗肉,有名无实。 《促醒者》导演张思麟这次终于出圈了?会不会成为披着狼皮的羊。 这次《促醒者》的宣传,以王志文、江珊、刘志坚、刘佳四位老戏骨挂帅,名声大噪,很多观众是冲着他们而来。 遗憾的是,王志文第一集前五分之一就走了,留下徒弟和儿子水火不容,针锋相对。 这就像一场宴席,开瓶给你喝一口茅台,然后收起来,拿出一些记不住名字,从未品尝过的杂牌酒使劲让你喝,渐渐地,很多观众就离席了。 对观众关心的痛点浅尝辄止,如隔靴搔痒。《心术》呈现了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医患矛盾,但也都只是蜻蜓点水。 2,掺水太多,剧情如老奶奶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男女主角披着白大褂,公然在医院眉来眼去。这占据了大多数特写镜头。 最早的医疗剧《希波克拉底誓言》,只有上中下三级。著名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是西方医生必须恪守的格言。直到现在,许多医学院的毕业生宣誓时仍以此作为誓词。 3,医疗剧也要参入宫斗元素。 医院不是后宫,医生都很忙,一上午难得喝口水上个卫生间,没有那么多时间心思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4,剧情虚构雷同。男女主角都要不打不相识,相识便相爱。 霸道总裁最后爱上傻白甜,灰姑娘后来长成女霸总。 《外科风云》和《急诊科医生》剧情"纯属雷同"。《外科风云》男主角庄恕是美国"海龟",到仁和医院就职是为寻找当年母亲被冤枉的真相。《急诊科医生》女主角江晓琪也是美国"海龟医学博士",回国也是要寻找父母在火灾中去世的真相。 剧情虚构,如有雷同 纯属巧合。可雷同的也太多了点吧?A主角都跟B主角不打不相识,相识便相知,相知必相爱,都逃不过感情的劫。就连新播出的《谢谢你医生》结局也逃不过这种爱的劫。 在《长大》《外科风云》和《急诊科医生》中,都有医生出现了"手抖"的病状,虽然病因各有不同,但同一个桥段的反复使用,容易让观众感到厌倦。这个情节生搬硬套《白色巨塔》财前癌症后期的症状。 5,医术精湛一流的都是年轻帅气、容颜秀气的男女主。医生职业不需要积累,沉淀吗?我看过相关报道,一位心脏外科医生,能成为主刀,往往年龄至少在40岁以上。 《白色巨塔》当浪速大学高材生财前听到自己以两票之差当选第一外科教授的刹那,他克制喜悦的吞咽动作,欲盖弥彰。鱼跃龙门,他花了八年的时光。想成为真正的龙,就必须要跳过本来的龙门。 而大多数国产医疗剧,压根儿看不到"千锤百炼出深山",男女主角连"龙门"都懒得跳,一出场就名扬天下,掌握话语权,还不乏傲世医院里资历老的医生。 6,演技风格做作,人物塑造实在是非常扁平和单一。正面人物没有缺点和不足,反面角色全是缺点。非此即彼。 《无限生机》讲述的是急诊室的故事,但每一个人物都显得很做作、刻板,表演不自然、不流畅,活脱脱一部絮絮叨叨的话剧。 7,编剧闭门造车,没有深入到医院实际体验医生生活。在资本的驱使下追求速度,技术性差,说教性强。专业术语艰涩难懂,不能深入浅出。 搬上央视荧屏《医者仁心》和集合了王志文、张铁林等众多明星大腕的《感动生命》,也出现了"药名混淆"、"常识出错"。 就连一向擅长拍摄职业剧的TVB,对于律师等行业驾轻就熟,都不敢轻易拍摄医疗剧。就连《妙手仁心》也不尽如人意。 而美剧《实习医生格蕾》,情节一气呵成。编剧团队有相关专业背景,因而能将美国医院生活描写得栩栩如生。 不尊重行业规则,细节不严谨,不加以斟酌。 1,白大褂不系扣,去医院食堂吃饭不脱白大褂。 2,戴无菌手套拿东西、戴眼镜,或接触患者衣服。用完无菌手套扔生活垃圾桶里。 3,女医生工作时穿高跟鞋。 《外科风云》中白百何穿的高跟鞋,目测7cm。 《促醒者》韩西林白大褂当风衣穿。 4,验血抽200CC。 5,被业内人士"找茬":用9%的生理盐水腌腊肉,用40ml的甲强龙治霸王龙,以速尿10g制造木乃伊。 6,台词漏洞百出。 《促醒者》台词"他又不是没有信号,怎么把我电话挂了呢?"假如没有信号,电话还能打通? 《谢谢你医生》开播,反响不如《促醒者》好。人设硬凹刻意、矫情又做作。杨幂饰演的肖砚到西亚贫困国家进行医疗援助,妆容过于精致。"没有耐心,就喝不到一杯好的咖啡"。 白宇饰演的白术,语出惊人。 "我白术的手术,没有一点风险。" 比起卓越的医疗剧,我们差的是资源,人才,演技还是什么?我想这些都不是重点。 那么我们差的是什么呢? 我们缺乏"十年磨一剑"、"千锤百炼出深山"的态度。 87版《红楼梦》36集,拍了三年多。剧组先后到10个省市的41个地区的219个景点,共拍摄了一万多个镜头。 三国演义84集,拍了4年。 像王扶林导演拍摄的《红楼梦》《三国演义》那样,从剧中走出来的人物,个个经典难忘。就像饰演林黛玉的陈晓旭,饰演关羽的陆树铭去世后,在业界引发了多少回忆经典的热潮。 可现如今,看看我们医疗剧的主角,有多少人能够被观众记住? 为什么日本能拍出《白色巨塔》这样的医疗剧?美国能拍出《实习医生格蕾》这样的医疗剧?韩国能拍出《机智的医生生活》这样的医疗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