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了对华的全面侵略,而这一旷日持久的战争也给中国华北和东北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然而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在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之下,无数的仁人志士都加入了抵抗侵略的队伍当中,而我党所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两大抗日武装更是在其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八路军的抗战史当中,有一场战役是不得不提的,那就是发生在1939年底的黄土岭战役,在这次规模有限的包围战当中,八路军杨成武部不仅歼灭了数以百计的日军部队,更是通过远距离炮击的方式击毙了日本陆军号称"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中将。 而阿部规秀也是我八路军在抗战当中所击毙的最高军衔日本军官。然而后人提及这一次战役,更多只是笼统地谈到阿部规秀的毙命,而当时的开炮者究竟是哪一位八路军战士多年来则是鲜有人知。 其实当时发炮命中阿部规秀的是八路军115师一位名叫李二喜的炮兵战士。李二喜在这次战役中虽然立下了不世之功,但接下来的数十年他却以一种相当低调的姿态生活和工作,甚至连他的亲生子女在出生多年之后都不知道父亲曾经的壮举。 直到1995年,离休后广东颐养天年的李二喜接到了来自北京军队总部的邀请、要他作为抗日英雄参加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活动的时候,后代们才第一次熟知李二喜老人曾经的壮举,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使得李二喜在数十年中都不愿意主动向外界展现他曾经的壮举呢?这一切则要从他的军旅生涯所讲起。 1921年,李二喜出生在山西灵丘县一个叫做祁庄村的小村子,老一辈人都以务农为生,家境颇为贫寒。彼时清朝虽然结束其在中原二百多年专制统治,但民国的建立却并没有给中国的普罗大众带来安稳富足的生活,取而代之的则是各路军阀为了争权夺利的混战。 由于当时的各方势力于其政权底层都缺乏必要的约束力,这就导致其一些地主以及富农在对土地等资源进行大肆兼并的同时还对一些缺乏生产资料的贫农极度压榨,这就导致了基层贫富差距的持续加大。 由于家中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从李二喜的爷爷辈开始只能以佃农的身份去给本村地主耕种土地。由于土地不属于自己,所以每年在粮食得以收获之后其中大部分都要以收租的形式将其交予地主,自己所留下的粮食只是勉强果腹,而一旦遇到灾年,地主所要征收的粮食总量并不会因此而减少,这就使得普通农民会遇到辛苦一年竟无丝毫余粮的窘境,接下来卖儿卖女和家破人亡则成为了必然。 李二喜的家庭便是当时无数不幸者当中的其中之一,从小他的记忆当中便充斥着自己一家缺衣少食和地主对其肆意辱骂和欺凌的强烈对比,祸不单行的是在李二喜13岁的那年,他的父母相继身患重病而去世,他只得与亲生哥哥相依为命。 当时他们遇到的最为现实的问题便是生存问题,父母尚在世的时候他们一家还能够靠着两个成年人的劳动力而勉强度日,如今双亲撒手人寰,仅靠两个未成年的孩子显然无法靠着务农来承担起家庭重任,所以如何另寻出路成为了李二喜兄弟眼前一道难过的关卡。 当时恰好有一支从李二喜本村路过的地方部队进行征兵,抱着碰运气的想法,哥哥带着李二喜前去进行了报名。这支部队最终留下了年纪稍长的哥哥,李二喜则是由于自己年龄实在太小而被拒之军营外,无奈之下李二喜只得依依不舍地同兄长分别,一个人孤独地走向未知的前路。 好在随后的李二喜在本村另一个地主那里找到了一份长工的工作,主人家见其年纪尚小且头脑机灵,便要他负责家中耕牛的喂养和放牧工作,这份工作虽然也谈不上轻松,但好在主人家包吃包住,他也不必再去过着那种衣食无着的日子。 在大多数人看来,放牧和喂口是一件枯燥而折磨人的工作,一旦将牛马带出去,自己便要时刻关注牲口的动向而没有任何的休息时间。 久而久之整个人都不免变得迟钝和呆滞。然而李二喜却并没有去墨守成规地做这样一个工作,在放牧期间,他逐渐对牛马等牲口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从他们的形貌和叫声当中了解其习性。 久而久之他便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来对牲口的情绪和健康状况作出一个基本的判断,随着时间的推移,附近的人都知道了李二喜这个年纪轻轻的"马牙子"有着不小的本事,一旦家中的牲口遇到了伤病,他们都会牵来给李二喜所诊治,李二喜也往往能够做到手到病除。 然而一辈子安稳做个"马牙子"对于李二喜来说显然也是一种奢望。 1937年,蓄谋已久的日军发起了对华的全面侵略战争,大批日军部队兵分几路南下,中华民族开始了一段噩梦一般的浩劫。作为山西东北方向的门户,李二喜老家所在的灵丘县很快被日本人的铁蹄所践踏。 为了震慑中国部队和老百姓,日本军队在大同一带进行了多起针对手无寸铁平民的屠杀事件,其中李二喜所在村子的邻村便在日军的一次"清缴"行动当中被屠杀四百余村民,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日本人又将整个村庄都付之一炬,一个普通的华北农村就这样成为了人间炼狱。 在得知了这些惨剧之后,愤怒的火焰充满了李二喜的胸膛,尽管年纪尚小,但他发誓要让这些侵略者血债血偿,而不久之后一支部队的到来改变了李二喜的命运。 在日军开启了对华全面侵略战争之后,我党便积极联络国内各武装力量促成抗日民族的统一战线,在随后我党所领导的抗日武装也先后改编成为了八路军和新四军奔赴抗日战线。在这其中八路军便在华北进行对日作战。 在八路军东渡黄河来到山西之后,115师杨成武的独立团部队便以大同一带作为其队伍根据地,一面对日伪进行军事打击一面在周边地区大量吸纳青壮年男子,李二喜正是在这个过程当中被吸引而来。 作为战乱年代过来的苦孩子,李二喜见惯了兵匪一家欺压良善的事情,不过眼前这些身着粗布的部队却和他之前曾经见过的横行乡里的军阀部队迥然相异,不仅对驻地百姓秋毫无犯,还时常帮助老乡干些农活,这让李二喜对其极有好感,于是在经过思量之后他报名参加八路军,成为了115师杨成武部麾下的一名士兵。 得知李二喜是村里的"马牙子"出身,征兵负责人便将他分配到后勤去管理部队战马,过去的经历让李二喜对于马匹的习性了如指掌,所以他不仅能够让马匹按时进食,在遇到战马受伤患病的时候还可以进行对其进行良好的医治。 由于李二喜的存在,杨成武部的战马膘肥体壮且体能充沛,他也多次受到了上级领导的表扬。不久之后115师发起了对日军的平型关战役,在此战当中我军官兵以突袭的方式打败了日军板垣师团的辎重部队,成为了八路军抗战史上第一次大捷,在该战役当中,作为负责运输任务的李二喜虽然没有来到一线杀敌,但靠着胆大心细还是顺利完成了上级所交待的后勤运输任务,为平型关大捷立下了汗马功劳。 由于自身突出的表现,独立团首长杨成武也得知了自己部队当中有李二喜这样一个"宝贝"并曾经数次接见过他。 平型关战役之后,杨成武部决定顺应战争的形势成立一个炮兵连,由于机灵能干的李二喜给了杨成武深刻的印象,所以在刚刚通过这个决定的时候,他本人便指定李二喜进入炮兵连。 虽然李二喜的前半辈子不曾和大炮打过交道,但机智过人而又善于动脑的他很快便对火炮这一"新物件"纯熟掌握,在当时的炮兵连当中主要有着迫击炮和山炮两种武器,为了能够尽快掌握其用法进行杀敌,李二喜曾经在无数个晚上牺牲了自己的睡眠前来研究火炮的射程路线以及诸元。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几个月后作为炮兵的李二喜已经能够在阵地战当中相当精准地命中目标,这也大大提升了独立团乃至全师的战斗力。 1939年10月份,为了彻底破坏八路军的根据地,日军对于山西北部雁宿崖一带进行了多次武装扫荡,当地抗日军民伤亡惨重。为了挫败敌人的嚣张气焰,军分区一团长陈正相利用雁宿崖当地复杂的地形,将前来扫荡的日伪部队带到事先布置好的"口袋阵"当中。 趁其不备前后夹攻此前一路如入无人之境的日本人哪里料得到会遇到这样的抵抗,慌忙组织反击,然而由于其所处的位置大小,根本无法使用重武器所以难以形成行之有效的反击,在这次的伏击战当中我部共歼灭敌人600余人。这样的结果却惹恼了一个人,这个人便是日军驻华北的高级将领阿部规秀。 作为日军内部的少壮派代表,阿部规秀在抗战爆发以来靠着对中国军民的杀戮屡屡得到升迁,就在雁宿崖伏击战之前他刚刚晋升为中奖军衔,在军内也被人誉为"名将之花",是前途不可限量的人物。 本来阿部规秀希望此次的扫荡能继续成为他加官进爵的筹码,没想到这个如意算盘却被八路军所破坏,这不禁使他变得气急败坏,亲自率领主力部队誓要荡平晋北一带。 在得知气势汹汹的阿部规秀大举进犯的消息之后,军分区司令员杨成武和一团长陈正湘沉着以对,决定继续使用诱敌深入的方式来尽可能对日军部队进行杀伤。不过和之前的伏击战不同,此次阿部规秀所率领的部队全是他从华北各军当中所抽调的精锐部分,加之重武器的协助,在双方接触的过程当中我军伤亡不小。 另一方面在115师部队和阿部规秀进行正面作战的同时,周边驻防日军也在从各个方向向交战区运动,如果敌人的反包围一旦形成我们将陷入腹背受敌的状态,一时间部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转机发生在11月7日,这一天陈正湘来到了我军所占据的793主峰高地来对敌情进行观察,很快他的目光就被不远处的黄土岭吸引过去。陈正湘发觉这个平平无奇的山头上今天却有着相当多的日军进行聚集和走动,在用望远镜仔细观察之后陈正湘看到这些聚集的日军几乎都是佩戴中高级军官的军衔,所以他大胆推测敌军总指挥阿部规秀就在其中。陈正湘所在的主峰距离黄土岭直线距离不远,他当即决定抓住这一机会利用炮兵消灭对方最高指挥官,随即赶来的开炮手正是李二喜。 不过这一任务显然并不简单,首先在多日的消耗之下炮兵连目前只剩四发迫击炮弹,难以形成持续的火力打击,如果靠着四发炮弹无法消灭敌人的最高指挥官那么己方目前所在的主峰高地也会暴露并引来敌人的狂轰滥炸,但事已至此众人也无法走回头路,李二喜成为决定整个团命运的关键人物。 随着四声炮向,敌人设在黄土岭的观察部被炸上了天,号称"帝国之花"的阿部规秀也当场毙命,趁着敌人猝不及防之际陈正湘命令部队展开冲锋,而丧失主将的日军部队在进行了象征性的抵抗之后也四散而逃,黄土岭之战以我军大胜而告终。 阿部规秀也成为了抗战当中被八路军所击毙的日军最高级别指挥官,一个不起眼的士兵李二喜成为了这一仗的决定性人物。 不过考虑到日军未来可能会进行的报复行动,在战后总部领导还是一致决定不将李二喜作为击毙阿部规秀的英雄大肆宣扬,加之李二喜本人不居功自傲的谦虚态度,所以随后的数十年中鲜有人知晓究竟是哪位英雄亲手击毙了阿部规秀。 直到1995年为了纪念抗战胜利四十周年,在老上级杨成武的几番邀请之下,离休多年的战斗英雄李二喜才为人所熟知,而在接到邀请的时候他的儿女甚至以为这是一场骗局而加以反对,毕竟在他们眼中自己的父亲绝难和战斗英雄所联系起来。 2010年,89岁的李二喜离开了人世,结束了自己不平凡的一生,而低调做人,不求名利也是这位前辈给我们在做人方面留下的最大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