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四大名酒,地位高过五粮液,如今无人过问,西凤酒怎么了? 遥望1952年,已经过去整整70年的时间,70年前,解放后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为了促进市场经济活跃发展,在首都北京举办了全国第一届名酒评选。 评选结果,早已经是人尽皆知,获选金奖的白酒共有四款,也就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中国4大名酒"。 70年后的今天,茅台凭借实力,稳坐白酒江湖大哥的位置,泸州老窖、汾酒,在各自香型领域都有着非常强的实力,业绩、口碑、市场表现等综合实力,稳居中国名酒第一天团。 反之再看西凤,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商周,唐宋时期最为鼎盛,"酒湖"地位曾经高过五粮液,如今只能在产地陕西做个"土地主",全国综合排名前十都进不去,归根结底,全都是输在一个"乱"字。 内部管理乱 企业经营的一切问题,一定是管理问题,这是毋庸置疑的,而经营管理并非是我们所探讨的问题,相关新闻网络上比比皆是,我们就一带而过了。 香型品质乱 作为一家酒企,西凤好像忘了自己的主营业务,凤香型白酒还没做好,便开始做起了浓香型、兼香型外采基酒一度高达70%。 外采基酒,对于一家酒企来讲就是一颗定时炸弹,巨大的品质风险无法把控,品牌一旦脱离了品质,用流行的话来说:"啥也不是"。 系列品牌乱 西凤的系列酒、贴牌酒,算是学到泸州老窖的精髓了,不过泸州老窖有着清晰的主线产品:国窖+头、特、二曲+窖龄酒,但是提起西凤酒,很多消费者都是一脸茫然,分不清嫡系产品、系列产品和贴牌产品。 市场管理乱 陕西有很多朋友和同学,统一的说法,就是市场上偶尔就能买到西凤的假酒,主要以六年和论剑这两款居多。 这个偶尔的几率有多大,不得而知,但是对于产地市场的管理,都无法杜绝假酒的存在,放之省外可想而知。 陕西白酒市场,内有柳林、太白、城固、白水杜康、三粮液(2022年复产)等强势品牌,作为大众消费的口粮酒,丝毫不弱于西凤。 外有川酒六朵金花、洋河、古井、贵州酱香酒夹击,分割中高端、宴席市场,西凤的日子的确不怎么好过。 在中国白酒市场大环境下,只有少数一二线品牌名酒能够长盛不衰,但其核心一定是无法超越的品质,否则再精美绝伦的营销,也只能是昙花一现。 反之来讲,一款白酒若是只有品质、没有品牌,只要能够坚守初心,迟早也会守得云开见月明,出自国康酒业的年份老酱酒~康10,就是最好的证明,值得消费者拥有、值得其他品牌学习。 从生根,到发芽、结果,国康酒业潜心经营了几十年,从一家原酒、基酒酿造企业,以为其他酒厂供应散酒为主业,凭借口碑和信誉,赢得了业界及团购客户的好评和盛赞。 康10以古法茅型酒坤沙工艺酿造,封坛10年而成,具有典型、标准的茅型酒风格:酒黄如玉,温润剔透,酒香醇厚、浓郁,酱香、粮香突出、曲香、花蜜香优雅,入口后十分的柔顺、丝滑,醒酒快、不易醉,酱香酒能够风靡,实至名归。 在国康仅有的几个系列产品中,康10的酒质、性价比堪称最高,也是一款旗舰级的年份老酒,在酱香酒跑马圈地的市场环境下,定位于大众平民消费,诚意可嘉。 做酒如做人,掺不得一点假,利益是暂时的,口碑才是永恒的,信誉上向后退一步,跑多少步都追不上,而对于消费者来讲,信的不是品牌,而是背后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