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力量
10月16日,在深圳市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北区,在前海工作的青年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实况直播。 新华社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好发挥作用。"在深圳前海、河套两大深港合作平台工作生活的人士纷纷表示,要努力奋斗、追逐梦想,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深圳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郭玮强:
努力奋斗,在创业之路上放飞梦想
在深圳前海创业的香港青年、"深圳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郭玮强非常关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青年的内容。
他表示,报告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作为一名在前海创业的香港青年,自己会继续把握前海发展的机遇,努力奋斗,在创业之路上追逐梦想。同时,希望自己的创业经历,可以作为一个案例、一个小火苗,让更多的香港青年朋友看到在前海、在内地的发展机会。
据悉,前海致力打造成为港澳青年到内地发展的"第一站",给予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有力的支持,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香港青年到此逐梦。截至今年8月,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香港创业团队335家。
郭玮强对大湾区建设、前海发展充满期待。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为大湾区城市聚力发展注入澎湃动力。2021年9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发布,支持扩展前海合作区发展空间,赋予前海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的使命。前海政策利好、改革利好、发展利好迭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持续生动显现。据悉,2021年,前海地区生产总值达1755.67亿元、同比增长10.5%;实际使用外资58.22亿美元、增长14.9%;关区进出口总额1.74万亿元、增长20.3%。今年1-6月,实际使用外资35.33亿美元、增长17.4%。
郭玮强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参与全球的竞争与合作,需要发挥整体的优势,大湾区城市就像一支足球队的11个人,既有各自的角色,又要靠优势互补、合作精神去取胜。有了大湾区的舞台,大湾区的青年可以在不同城市里找寻适合自己的机会,在创新创业中善用、组合不同城市的优势,把自己想做的事业做成、做好,放飞青春梦想。
前海法院香港地区陪审员黄耀武:
为大湾区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深圳前海法院2015年成立以来,立足于大湾区、自贸区的司法需求不断推进司法改革,并于2016年选任了首批香港地区陪审员,加强跨境案件的审理成效,强化不同法系互认,吸引更多的港澳台人士来到前海、来到内地(大陆)发展。
2018年,来到深圳近八年的黄耀武通过了前海法院的第二批陪审员选任,正式成为一名香港地区陪审员,开始参与前海法院的一些案件审理。任职以来,他在前海法院参与了近百宗案件的审理。
结合工作实际,黄耀武对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法治建设的内容特别关注。他认为,完善香港与大湾区内地城市法律规则制度的衔接,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港澳台人士和国外友人来大湾区投资、生活、定居。
黄耀武表示,前海法院2016年选任首批香港地区陪审员以来,积极落实国家深化前海改革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香港地区陪审员工作机制,拓宽了港澳人士参与前海法院案件办理的方式。他提及,近年来,在前海法院,香港地区陪审员不断参与更多类型的案件审理,包括了涉及境外当事人和适用域外法律的各类案件,香港地区的陪审员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的参与度和重要程度不断提高,在未来也将承担着维护司法公正、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的责任。
河套深港科创合作区的科技工作者:
引入香港科技人才,共建科创高地
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提到"科技""创新",在深圳福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创业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报告非常振奋人心,让我们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念更加坚定。"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福田研究院院长陈福荣在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后表示,香港高校在河套合作区将更加努力,把香港的科技人才、制度融入到合作区来,携手共建科创高地,助力高质量发展。
何耀威是舒糖讯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他在2015年和团队把香港的基础研究成果到河套转化成产业期间,作为科技从业人员见证了河套合作区的建设,也享受到了发展红利。"过去10年我们国家的发展取得了非常伟大的成就,身为一名中国香港人感到非常自豪,亦有使命感用自身力量参与到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的目标当中。"
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后,产业与标准创新服务中心理事金海龙表示:"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深有感触,我们要继续夯实科技创新、基础研究的基础,助力产业发展。"
香港青年、深圳市宜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吴志力对报告中"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这句话印象深刻,他表示:"作为青年一代,我将为之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