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公好还是事业编制走职称好?
这个决定对退休后的工资影响特别大,一定要慎重。
个人建议:如果能转回副高职称,则按副高职称退休。
先讲一个故事
2005年,A单位快50岁的老李和老陈的单位面临机构改革,原因是机构职能发生转变。原来单位有400多人,现在只准备留100人左右,那另外300人怎么办呢?下岗,政府考虑到这么多人下岗影响太大,就另成立一个新单位,暂且称之为单位,由政府安排新的职能。
改革方案下来以后,这400人都想留在原单位,第一是习惯了,第二则是留在原单位直接就是公务员身份,而分流到B单位的,以后就只能是工人身份。最主要的是B单位是政府临时建起来的,没什么职能,经费来源为自收自支。
怎么分?考试。成绩优者留A单位当公务员,否则到B单位当工人,关键没权没活干,还很穷。
最后成绩一公布,老李留A单位,老陈分流到B单位。
老陈那个不舒服,好像天下掉下来了。正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从此以后就一蹶不振了。
B单位本来就不好,领导一看老陈这状态,还干啥呀?回家吧,该干啥干啥去,编制给你留着,每个月领点基础工资。老陈没办法回去就回去吧,就琢磨着做点小生意,谁让咱工资低呢,不像老李现在是公务员了。
老陈的事儿就是做小生意,到点再考个工勤技能等级。
公务员老李呢,工作劲头可足了,可是问题也来了,单位留下的全是精英呀,整个单位都是公务员,一年一年的熬,最后还是个科员。
时间来到2019年,俩人都来办退休手续在工资科碰了面。俩人一阵寒暄。
老陈:这不是公务员老李嘛!几年不见又发福了,看来没少腐败呀!
老李:哎呀!老陈呐,听说都是大老板了,还是你自在呀!
老陈:当年A单位我留不下,要不我也是公务员,怎么着也比现在强呀!
老李:别说了,你现在也很不错呀,有个小店开着,我现在是啥也没有啊!
工资科工作人员:老李,你退休工资每个月2400,老陈,你每个月工资3000。
老李:你算错了吧,我俩工龄差不多,我怎么会比老陈低这么多呢?
工资科工作人员:你是科员,公务员里级别几乎是最低的,老陈的工勤技能等级是技师,我们全县除了极个别人是高级技师,那就数他最高了。这工资当然就比你高了。
老李:老陈,你这么厉害吗?
老陈:你看我们B单位的,都是技师呀,工勤技能等级三年一考、五年一考,除了高级技师非常难考,其他的都很简单呀!
老李:原来是这样,早知道也去B单位了,班不用上,退休工资还高。
老李看似风光,其实在一个满是公务员的单位,并未出彩。倒是老陈,几乎是下岗状态,但真正得到了实惠。
二、讲一下政策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退休时的职务、职称、技术等级很重要。特别是2014年10月之后的职务、职称、技术等级变化。
从你的表述来看,你同时有职务也有职称,按现职务算,现职务的工资要比中级职称低800,而且而且你是副高职称,要比中级还高一个档次,总体来说,工资能差1000多。
按照2016年人社部办公厅的文件来说,过渡期内(2014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职务(技术职称)升降后的退休人员,其老办法待遇计发标准参照职务升降后同等条件(如职务、技术职称等)的退休人员老办法待遇计发标准确定。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2014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期间退休,且有职务变动的情况,变动后的条件比照未变化的人员的情况核算工资。
再说明白一点就是职务、职称变化后的情况非常非常重要。当然越高越好。
根据你个人情况判断,在职能差一千多,退休肯定能差好几百。即使职级并行再提一个档次也是赶不上的。
这个问题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要拿2006年的工资标准表进行核对计算,而且各地执行时规定略有差异,但从整体上看,如果能按副高级职称退休,退休待遇会高出一大截。
以上为个人建议,仅供参考。个人重大事项,请谨慎处置。
像题主这种情况,肯定改到事业编制拿高级职称工资更好。
就目前来讲,如果有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招考,年轻人肯定应该先去报考公务员,如果考不上公务员,再去报考事业单位并走职称这条路子。为什么呢?因为公务员编制人员无论是事业上的发展濳力,还是工资等福利待遇都要比事业编制的人员好得多。比如,公务员可以享受车补丶岗位津贴、第13个月工资等待遇,事业单位却没有。又比如,公务员身份人员可以在所有行政单位调进调出和担任领导,而事业编制人员只能在事业单位调进调出和担任领导。
但就题主的情况来讲,你在1986年就已经评上了副高职称,目前虽然套取的是公务员正科级的工资,可每个月比同单位同时参加工作的事业编制中级职称人员的工资还要少800元。加上你离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只有两年半了,估计在退休前提拔为四级调研员(副县处级非领导职务)的可能性不大。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改到事业编制去拿高级职称工资最好。理由如下:
一、事业单位技术职称岗位有13个等级,其中中级职称9级岗位享受的就是正科级8级岗位的工资待遇,中级职称8级岗位虽然享受的也是正科级的工资待遇,实际上要比正科级的工资更高一些。题主现在的一级主任科员,享受的是正科级非领导职务工资待遇,而你那个事业编制同事享受的是中级职称8级岗位的工资待遇,比正科级的工资更高一些,所以你每个月的工资比他要少800元。
二丶副高级职称有5、6、7级三个岗位等级。你在2016就评上了副高职称,按你评上副高职称已经有5年的任职时间来看,至少应该可以晋升到6级岗位,在退休前还有可能会晋升到5级岗位。6级岗位的职称等级工资可以达到三级调研员的工资标准,5级岗位的职称等级工资可以达到二级调研员的工资标准。由于你现在是公务员编制,享受的是管理岗位正科8级的工资,整整比职称工资6级少了2级,每个月的工资差距在500元左右。退一步说,你现在是一级主科员,就算你在退休前能晋升到副县处级非领导职务的四级调研员岗位,可享受的也还只是副高职称7级岗位的等级工资,比副高职称的6级或5级还是要低,按平均每个等级的岗位工资差距250元计算,每个月工资也要少500元左右。
三、养老保险的缴费是以参保人的月工资总额来确定缴费基数、缴费标准的。题主如果从2016年开始就以事业编制身份套副高职称的岗位等级工资,每个月的工资总额要比现在增加一千多元,那么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也随之增加,退休时的养老金水平自然会更高。而且,每年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也会与本人退休前的职务挂钩,着为副高职称的退休人员,享受的是副县甚至正县级别的职务等级,每个月上涨的基本养老金要比一级主任科员更高。
由此可见,题主作为一名还有两年半就要退休,晋升四级调研员没有希望的事业单位参公人员,如果可以改回到事业编制高级职称,对你来说应该是特别划算的,不要犹豫,应该马上着手去办理身份转换手续。
我建议最好你能转成事业单位走副高退休,副高职称相当于行政单位的副处级退休级别,无论是行政单位还是参公单位,他到正科级退休都达不到副高退休工资。我就在参公单位工作,因为多年的副高职称工资待遇达不到。所以在退休的前一年又转到了事业单位退休,说实话事业单位参公以后原事业单位职称级别工资取消以后真是亏死人。
你也可以去你们当地社保工资科询问一下,你就会明白的,我的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距离退休不足五年,现在在参公事业单位工作,任一级主任科员,登记参公身份前于2016已经取得副高职称。目前差两年半就要退休了,退休前也不符合上四级调研员的条件和可能性,目前的工资甚至比以前单位享受中级职称的同事月工资还低800元,如果调整到事业单位享受职称工资,肯定要比现在高得多,想知道退休以后,是以一级主任科员身份退休工资高,还是以副高职称人员身份退休工资高。
在职工资差距这么大,肯定是退休后,以副高职称退休工资高,而且高的也不是一星半点。如果是为了以后退休后的待遇着想,完全有必要调整到事业任职,享受职称退休待遇。事业人员退休前工龄如果满35年,是按原工资的90%计发退休工资,退休前工资高低影响是决定性的。
在这个前提下,唯一要弄清楚的是,能不能调整到事业单位,能不能继续享受副高职称待遇。参公的这几年,能不能续算职称评审年限。事业单位分为管理类和专业技术类,只有专业技术类事业单位,才能享受职称工资,因而第一步就是选择调整到专业技术类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如果调整到管理类事业单位,或者管理岗位任职,其工资待遇,比公务员、参公人员还低。
其次,是要搞清楚,到了新单位后,能不能继续享受副高职称。职称工资实行评聘结合,即使是评上了副高职称,如果该单位没有相应的职称等级岗位,在职时肯定是享受不到相应的职称待遇,只能按聘用的职称级别发放工资。而且,副高职称对应5、6、7级,对于所评的副高职称内等级晋升,也是有影响的。但这个对退休影响不大,即使是没有聘上副高职称,退休也是按副高职称待遇对待,只不过是副高职称里面最低一档而已。
2017年辽宁省事业单位分类试点结束后,对于在参公以前取得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如果因事业单位改革,取消参公岗位,重新转为专业技术人员的,其参公期间的工龄,续算职称评审年限,符合条件的一次性解决其参公期间的职称晋升问题。因而在调动前,要向人社、社保部门仔细了解相关政策,确保自己为因岗位调整产生不利影响。
有岗位不影响别人的情况下走职称好。
为什么要说不影响别人,因为现在事业单位的岗位大多不能满足在职人员的聘用,为竞争上岗造成的矛盾很多,题主想从参公转到事业副高,先不谈这里面的操作难度,仅你想去的单位人员的意见就会非常大。
题主参公的月工资收入比不上中级职称很正常,但年收入在大多数地区是超过副高岗位的收入,包括车贴和年底考核奖。
按照近年来我单位高级职称的退休工资来看,正高级的退休工资要超过正处级,副高退休要超过副处,但在职收入和相应级别差距很大,正高级职称的年收入也只能堪比老资格的正科级,且退休公务员每年有几千块奖金,事业单位没有。
眼前看,事业单位副高的退休金肯定会超过一级主任科员,但政策在不断调整,公务员法刚刚实施的时候事业单位收入是普遍超过公务员,然而随着政策的不断调整,在职事业单位的收入已经开始低于公务员,不排除后期退休金方面也会有相应的改变。
建议题主谨慎选择。
首先纠正一点,无论如何,公务员一级主任科员工资待遇都不会低于事业编中级职称。题主的核心问题是,还有2年半退休,不可能再晋升为四级调研员,还有没有必要从参公身份转为事业编副高职称?我的建议是:能转肯定转,转为副高职称后,退休工资肯定高过一级主任科员。先讲一个真实案例。一、副镇长后悔从事业编教师转为公务员
我在乡镇工作时的副镇长。由于文字材料功底扎实,90年代他从我们乡镇中学副校长(一级职称)调入我们乡镇当普通公务员的,后来他晋升为正股级的农业办主任,再后来提拔为副镇长。在副镇长位置上兜兜转转,平级交流到3个乡镇,还是没有得到提拔,最后还是以副科级别退休。
该副镇长退休后的退休金为每月5050元。然而,当初与他相同职称的绝大部分老师,退休前职称都晋升为副高级,个别还是正高级职称,副高级退休金为每月5900元,正高级职称退休金为每月6800元。看到与当初同行教师退休待遇的巨大差别,该副镇长非常后悔,后悔当初放弃教师职称换岗为大家都认为很有前途的公务员!二、参公编转为副高级职称,退休金会提高
题主还有2年半退休,属于2024年9月份之前退休的"中人"。"中人"的退休工资还会有一个过渡性养老金,而且跟职称有关系。以我们省为例,中级职称每月大概250元,副高级职称每月380元,正高级职称每月530元。当然,每个地方不一样,经济发展好的地方高一些,其他地方少一些。据说,上海、苏州的副高级职称过渡性养老金有600多元,正高级有800元。
另外,题主从参公编转为副高职称后,每月的在职工资会有提高,在职工资辐射的个人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也会提升,个人退休待遇自然也会随之提高。
因此,建议题主转为从参公编转为副高职称,既可以领取2年的高工资,也可以提升个人退休金。三、如何选择公务员和事业编专技岗?
公务员提升比较难,而事业编专技岗可以走职称,既可以提升在职工资,也可以辐射到退休工资。至于如何选择选择公务员和事业编专技岗。我的建议是:
①市级以下机关平台,有很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可以选择事业编专技岗,凭借个人技术能力,可以轻轻松松评上副高级以上职称,享受副处级、正处级待遇。实现中,大多数市级以下公务员只能晋升到三级主任科员或者二级主任科员。
②省级以上机关,建议选择公务员行政岗位。省直机关,只要不犯错误,退休前都可以解决四级调研员,享受副处级待遇,待遇稍微高于副高级职称。
③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和仕途追求,可以选择行政岗的公务员。这里不再赘述。
综上,建议题主从一级主任科员转为副高职称。
这个问题不是由自己决定的。
个人服从组织,一生交给党安排。符合条件组织自有原则掌握,自己没有选择权。
无论是什么情况,都要努力工作,积极奉献,对得起人民对得起党。
不管参公或走职称,只要能享受公平公正的待遇就行。
十年前,我从教育系统一所学校招聘到机关部门,转为公务员。当月开始,每月工资少了将近九百元左右,那时我的职称已经是中学高级教师了。
听说最近中疾控改革,大家都在讨论,有一种方案是各县市区的疾控中心都有可能把事业单位性质改成参公单位。所谓的参公单位,事实上依然还是事业单位性质,但工资待遇的参照公务员执行。
如果单纯的从经济待遇上来看的话,走事业单位的职称,对于一些高职称的人来说,待遇要比公务员好,而且越是临近退休,高职称的事业单位人员和高级别的公务员,在退休后待遇差距较大。所以一般事业单位高职称的人,年龄到了一定岁数以后,都不愿意往机关部门去。因为公务员退休后,其中很大的一块岗位级别工资没有了。而且事业单位的职称相比公务员的级别晋升更容易。在行政部门,要往上提升一级,其难度非常的大,越往上难度增加越大。公务员体系当中级别工资占了很大的比重。
因此,像题主这样已经临近退休的,而且又不可能上四级调研员,那么事业编制高职称身份显然将来要比公务员身份退休待遇更好。
具体这个差距有多少,你完全可以到人事劳动部门去核算一下,根据你的职称和机关岗位对比,就能算得很清楚。
但是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相比参公单位与事业单位,显然参公单位更好,更有前途。参公人员的工资待遇与公务员是一样的,相比来说很多事业单位没有车补和各种津补贴,但参公单位可以和行政机关部门一样可以享受。而且参公了就属于财政全额拨款,工资福利待遇更有保证。
另外,参公单位人员在将来的晋升、调动中,有更多的机会,使用也更灵活。参公人员的提拨任用比事业单位的要宽,甚至可以在不同的机关部门之间转岗任用。 一些事业单位属于差额拨款单位,其人员不能调到其它全额拨款单位,而参公的就可以,其面临的提拔、晋升机会就很多。
当然,以后参公单位的人员录用,也必须按照公务员管理规定的通过考试进行,按招考录用程序走,操作上更规范也更难。
这个好像没有商量的余地,既然已经参公,就只能走公务员的路子,按照职务、职级享受退休待遇。实际上,即使走事业单位的路子,按照职称,年工资也没有参公单位多,因为机关年终绩效奖高。退休后,事业单位的退休工资也不一定高。现在,很多事业单位的人都削尖脑袋往参公单位挤,参公单位的往机关挤,不可能为了眼前的一点小利去事业单位的,除非拎不清。
如果参公后有车补,就和事业编差不多;反之,如果参公后没有车补,就不如事业编职称工资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