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大西南战役打响,毛主席让贺龙统领一支大军从北面入川。带哪支军队呢?贺龙没有带自己的旧部,甚至没有抽走一位爱将,他带着并不熟悉的第18兵团开进川中。 因此,贺龙受到了毛主席的称赞。贺龙为什么不愿意带旧部呢?因为西北战场战斗正酣,他的那些旧部如贺炳炎廖汉生等都在彭德怀麾下,都在十分重要的岗位上,根本抽不开身。 如果贺龙把这些旧部抽走,一定会给彭德怀解放大西北增加很多麻烦,临阵换将,兵家之大忌也。贺老总顾全大局,当然值得点赞了。不过呢,到了建国后,战争基本结束,贺龙却找彭德怀要了一位老部下。 他就是贺炳炎。贺炳炎和贺龙都姓,贺龙称贺老总,贺炳炎则被称为"小贺司令员"。"小贺"上面还有"大贺"。贺炳炎十几岁就跟随贺龙干革命了。 每次到了危机时刻,贺龙总是想到了贺炳炎,有一次总部遭到敌人偷袭,形势十分危机,贺炳炎大吼一声,不怕死的跟我来,他机智地将警卫员、司号员调兵遣将,打退了敌人。 可以说,打起仗来,贺龙最离不开的就是贺炳炎。可是1947年,西北野战军成立后,贺炳炎却划归彭德怀指挥,后来担任了第一纵队司令员、第一军军长。从此,贺龙不再直接指挥贺炳炎了。 但是贺龙始终没有忘记贺炳炎。青海解放后,贺炳炎担任首任军区司令员,全力负责剿匪工作。贺炳炎戎马一生,11次负伤,身上有16处伤疤。 孩子们都不敢看贺炳炎洗澡,他身上从上到下几乎没有一处好地方。要是一般人,早就倒下了。贺炳炎却以强大的毅力,驰骋沙场,为国征战。 战争结束了,贺炳炎的身体也终于垮了,高血压心脏病肺气肿一起都来了。在青海那个地方,海拔很高,氧气稀薄,还有高原反应,贺炳炎整天头晕脑胀,当地的医疗条件也很差。 贺龙担任西南军区司令员后,手中正好缺人才。当年入川作战的时候,他不是没有想过带走贺炳炎,可是贺炳炎是第一军的军长,第一军是彭德怀手中的王牌主力,根本不能动。 如今,战争结束了,贺炳炎的身体又差,贺龙觉得,是时候把他要回来了。于是,贺龙就对彭德怀说,贺炳炎同志在青海很不适应,你还是把他还给我吧。 彭德怀也很关心贺炳炎,他当然没有理由拒绝。于是,贺炳炎就离开了大西北,去了大西南,离开了彭德怀,重新回到老首长贺龙麾下。贺炳炎来了,当然要虚位以待,委以重任。 1952年9月,贺炳炎被任命为首任四川军区司令员。民国时期,四川军阀混战,民不聊生,有"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的说法,四川是最不好管理的大省份之一。 (贺炳炎和西北战场的战友们) 让贺龙担任西南军区司令员,让贺炳炎担任首任四川军区司令员,一帅一将,"二贺"威震西南。1954年,贺炳炎升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同时仍然兼任四川军区司令员。 1955年,西南军区被撤销,成立了成都军区,贺炳炎成为首任成都军区司令员,同时兼任四川省军区司令员,被授开国上将军衔。贺炳炎成为第一批走上大军区司令员领导岗位的开国上将。 他比旋风司令韩先楚更早当上大军区司令员。假如,贺炳炎仍然留在西北,会怎么样呢?以贺炳炎的威望和资历,他应该会成为首任兰州军区司令员。 正是因为贺炳炎等西北战场的上将都被抽走了,所以开国中将张达志成为首任兰州军区司令员。 担任成都军区司令员的时候,贺炳炎的身体非常不好,好多人劝他去北京治病,贺炳炎却说,我是成都军区司令员,我的岗位在成都,我死也要死在成都。 1960年7月1日,贺炳炎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贺炳炎还在问军区后勤部长,部队营房漏雨了怎么解决的?一代战将贺炳炎在党的生日那天病逝,贺龙的女儿贺捷生总结说,他是为党而生,为党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