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04年10月9日 开普勒超新星首次被人发现 编号: SN 1604,或称开普勒超新星是位于银河系内的一颗超新星,位置在蛇夫座内。到目前为止,SN 1604是银河系内最后一颗被观测到的超新星,距地球仅6000秒差距(约20,000光年)。高峰时曾成为全天最亮的恒星,也比金星外的其他行星亮,视星等为−2.5。 此超新星在1604年10月9日首次被人发现。[1]到10月17日,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发现是次现象,他深入研究后写了一本书巨细无遗地记录此事,书名为《De Stella nova in pede Serpentarii》(蛇夫座足部的新星)。 超新星1604是当代看见的第二次超新星爆发,前一次发生在1572年(详见条目第谷新星)。此后,再无观测到银河系内的超新星爆发,但是河外的超新星则屡见不鲜,最瞩目的有超新星1987A。 超新星1604爆发后的遗骸成为了往后发现的同类物体的原型,在四百年后的今天仍然是常常被深入研究的天体。开普勒所绘的星图,记录了超新星的位置,以字母"N"标示。(由下数起第四行,左起第四格,蛇夫座的右脚跟) 2、1874年10月9日 万国邮政联盟成立 万国邮政联盟简称"万国邮联"。1874年10月9日,22个国家的代表在瑞士首都伯尔尼举行第一次国际邮政代表大会,会上签订了一项邮政公约即《伯尔尼公约》,并决定成立邮政总联盟。1878年5月,邮政总联盟举行第二次代表大会,对《伯尔尼公约》进行了修改,修改后改名为《万国邮政公约》,并将组织名称定为"万国邮政联盟"。1948年7月,万国邮联正式成为联合国关于国际邮政事务的专门机构,总部设在瑞士的伯尔尼。 万国邮联的宗旨是:组织和改善国际邮政业务,促进发展国际邮政业务合作,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各种邮政技术援助活动。 万国邮联的主要机构有:代表大会、执行理事会、咨询理事会和国际局。代表大会是邮联的最高权力机构,一般每5年举行一次全会。主要任务是修订邮联各项法规,审批工作计划和预算,选举执行理事会和邮政研究咨询理事会的理事国,选举国际局正、副局长等。执行理事会是大会休会期间的常设机构,每年举行一次年会,以便协调并监督邮联的全部活动,邮政研究咨询理事会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有关邮政技术、经营管理、经济和技术合作方面的课题。国际局是邮联的办事机构,由总局领导并受瑞士政府的监督。 1972年4月13日,万国邮联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正式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在万国邮联中的唯一合法代表,同年5月8日,我国政府通知万国邮联,决定参加万国邮联的一切活动。从80年代初起,我国成为万国邮联执行理事会和邮政研究咨询理事会的理事国。 为了更广泛地宣传邮政在各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及其在各国人民友好联系中的纽带作用,介绍万国邮联的发展史和成就,1969年万国邮联第16届代表大会一致决定把万国邮联成立的日子10月9日定为世界邮政日,并要求各会员国从1970年起,在每年的世界邮政日组织各种纪念、宣传活动。 世界邮政日确定以后,每年都有一个世界性的宣传主题,进入80年代后的主题有:"邮政没有边界"、"合作与发展促进万国邮联的工作"、"邮政——世界上最广泛的通信网"、"什么也代替不了邮政"、"邮政把世界的信息送到你门前"、"邮政是和平的使者"、"邮政向距离挑战"、"邮政永远存在,遍布各地"、"邮政,你的全球性合作伙伴"、"邮政,你的最佳选择"等。 世界邮政日——1969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16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上,议决把每年的10月9日定为万国邮政联盟日,以纪念万国邮政联盟(UPU, Universal Postal Union)的创立。1984年,在德国汉堡召开的第19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通过决议,将万国邮政联盟日更名为世界邮政日。 3、1913年10月9日 武昌起义元勋蒋翊武被害 1913年10月9日,蒋翊武在桂林被害。蒋翊武是湖南澧县人。1903年入常德师范学堂,因反清被开除。1905年到上海,次年入中国公学,与杨卓霖创办《兢业旬报》。同年入同盟会。1909年入湖北新军,参加群治学社。1911年任文学社社长,与共进会合作,准备发动新军起义。10月9日,事泄出逃。武昌起义成功后,返回武昌,任湖北军政府军事顾问、防御使、战时总司令、驻汉招抚使等职。临时政府北迁后,被袁世凯调至北京,授高等军事顾问,又授陆军中将、加上将军衔,均不接受。今年"二次革命"爆发,回湖南任荆豫招抚使,策动反袁。旋转广西讨袁,失败被捕。死时年仅28岁。 4、1936年10月9日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1934年夏,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在王明消极防御方针指导下,屡战失利,军力、民力和物力消耗巨大,根据地日益缩小,在内线粉碎敌人"围剿"已经很困难。中国共产党被迫领导工农红军离开原来的根据地,进行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红军长征是分六批从五个地区出发的,第一批由红七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1934年7月从中央革命根据地向赣东北前进。其后各批是:红六军团,1934年8月离开湘赣根据地;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同年10月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红二十五军,同年11月离开鄂豫皖根据地;红四方面军,1935年3月离开川陕根据地;红二、六军团同年11月离开湘鄂川黔根据地。 最初时期,由于红军还处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下,长征进行得很不顺利,损失很大。1935年1月,红军攻占贵州第二大城市遵义,在那里召开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当时红一方面军只剩下3万多人,蒋介石调遣了几十万军队进行围追堵截。红军打破了敌人的包围,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奇袭安顺场,爬雪山,过草地,与各种难以想象的险恶的自然条件作斗争,终于在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根据地。次年,红一方面军除发展陕北根据地,还进行了东征和西征作战。 1936年8月,四方面军和二方面军先后到达甘肃南部地区。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乘敌人尚未全部集中和部署就绪之际,迅速实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为此党一面指示二、四方面军迅速北上;一面组织一方面军分左右二个纵队向南推进,进行接应。1936年10月9日,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彻底胜利。 在这次历时两年的殊死征战中,红军以无比坚强的革命毅力,走过了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西康、甘肃、陕西等11个省,经过了汉、苗、壮、彝、回、藏等约2亿人口以上的不同民族地区,挫败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克服了重重艰难险阻,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英雄业绩。从此,我军紧密团结,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5、1941年10月9日 第二次长沙战役结束 1941年10月9日,进攻长沙的日军在中国军队反击下开始撤回原阵地。 自9月日军攻入长沙后,中国军队就开始向供应长沙日军给养的交通线展开破袭战。至10月1日,由于日军战线过长,后方交通经常被中国军队切断,补给困难,加之第五、第六战区的中国军队向宜昌、荆门发起攻击、迫使日军退出长沙北撤。中国军队迅速组织反击,对日军进行追击、阻击和侧击,但由于主力部队在遭到严重打击后,战斗力下降,力不从心,以致在追击战中无法扩大战果,仅获得一些小胜,10月9日,日军撤回新墙河北岸,第二次长沙战役至此结束,这次战役,日军伤亡万余,中国军队伤亡及失踪约为10万人。 6、1980年10月9日 中国高科技产业开始在中关村创业 1980年10月,中国高科技产业开始在中关村艰难创业。 如今传媒把中关村称为"中国硅谷",那里有著名的学府,科研院所云集,人才相对集中,还有闻名全国的电子企业和电子贸易。然而,在中关村创办之初,中关村的名声不那么好,被人称为"倒爷一条街"、"骗子一条街"。当时在中关村"电脑挤了豆腐脑"。 1980年,就在美国硅谷和128公路的技术扩散模式开始激荡全球时,北京中关材就开始感应到这种脉动。10月9日,以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陈春先为首的一批科技人员,组成"等离子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最早以一种准企业的方式尝试将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不久,这些"第一个吃螃蟹"的科技人员在被有关部门肯定的情况下于1983年成立了中关村第一个民办科技开发经济实体--北京华夏新技术研究所。从此以后,京海、科海等11家科技企业相继涌现。 1984年9月11日《北京日报》发表《开创中国式硅谷的探索--海淀建设新型经济区的调查》一文将"硅谷"桂冠正式戴在中关村头上。中关村真正得以发展是在1988年5月之后,当时国家正式批准建立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尽管中关村大多数企业还是从事"搬箱子"的科技贸易生意,不过,还是有许多企业开始创造自己的品牌,将科技转化为产品,四通、联想、京海、信通、方正等集团公司便脱颖而出,四通打印机、联想汉卡和系列微机,北大华光后改北大方正排版系统、太极小型机系列等拳头产品扬威市场。 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白热化,特别是洋品牌开始抢滩中国,在外商的"围剿"下,中关村开始经历严酷的市场洗礼,经历阵痛,许多企业没落了,另一些企业反而站得更高了。1993年8月,四通在香港公开上市,发行股票1500万股,筹资1.89亿港元;1994年2月,联想在香港上市,发行股票18225万股,筹资2.2亿港元;1995年12月,方正在香港上市,筹资3.2亿港元。这几个企业现在都成了中国电子100强的前10名企业,其中联想与方正更是中国高新企业冲刺世界经济五百强的最佳候选。 如今看来中关村不仅贡献了联想、方正、四通等闻名全国的高新企业和高新科技企业家(王选、柳传志等),而且还培养出了像求伯君、王志东、王永民等国内软件业的灵魂人物……不过,来自中科院数学所的研究员周龙骧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不约而同地认为中关村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硅谷",原因就在于我们高技术创新发源地的目标还很遥远。 7、1985年10月9日 河西走廊出土两万多枚汉简 1985年10月9日,河西走廊出土两万多枚汉简。 我国河西走廊一带新出土汉简两万三千余枚,约有四十五万多字。甘肃省文物工作队目前初步结束了对这批汉简的清理工作。 河西走廊一带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西汉时期,这里的军事、政治活动很多,留有大量汉简。东汉后期,这里大规模的军事活动停止,大量汉简被埋没在茫茫的大漠之中。三十年代初,这里首批出土汉简一万余枚,轰动世界。尔后,国内外出现了一门新学科——汉简学。 近年来,从河西走廊西端、额济纳河流域(古称居延)、敦煌西部马圈湾、敦煌酥油土、玉门花海等地出土了大批汉简。这里干燥少雨,人烟稀少,所以两千多年前遗留的汉简至今依然完好,字迹清晰。这批汉简真实地记录了从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至东汉安帝永初五年(公元111年)的军事、政治、经济、民族及社会生活状况。 这批汉简的形状有简(札)、两行、牍、检、符、觚、签、册等,经初步清理,较完整的簿册有七十余卷,有原始纪年的简达一千三百多枚。其中《甘露二年御史书》、《建武三年十二月候粟君所责寇恩事簿册》、《塞上蓬(烽)火品约》和《王杖诏令册》等保存完好。 这批汉简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起到了"以简证史"的作用,并补充了史书记载之不足。 8、1989年10月9日 我国第一艘可潜式游艇下水 1989年10月日,我国第一艘集娱乐性、科普性于一体的可潜式游艇,在汉寿县船舶修造厂试制成功,并于日前下水试航。 这种可潜式游艇,是一种适用于公园水库、内湖等水域的游乐设备。它可在水面航行,也可潜入水中航行。船内可乘坐4人,最高航速为每小时5公里。 9、1993年10月9日 火焰山腹地发现千年干尸 1993年10月9日,在新疆著名的火焰山腹地,考古工作者发掘出10余具2000多年前的古干尸,他们全都身着毛皮衣服、鞋子和新奇的毛毡高帽。这批墓葬文物丰富而珍贵,出土了一批在新疆尚属首次发现的珍贵文物。最早的竖琴、完整葡萄藤、泥制吹风管和刻有各类动物图案的木筒成为最大的亮点。 在位于乌鲁木齐东约300公里的鄯善县,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不久前又对吐峪沟两侧战国时期的26座墓葬作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木、铜、石器随葬品,这批墓葬是已发掘的苏贝希古墓群中保存最好的,出土文物丰富而珍贵。 主持这次发掘的考古专家认为,这些墓所葬的人是西汉以前居住于吐鲁番盆地的古代车师国人,车师是秦汉时期西域16国之一。这批墓葬是已发掘的苏贝希古墓群中保存最好的,出土文物丰富而珍贵,对研究车师历史文化和西域当时的服饰、医药、农牧生产等,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10、2002年10月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出版发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和司法部2002年10月9日在人民大会堂共同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首发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出席并讲话指出,我国已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民事、刑事、经济、行政和诉讼等方面的基本法律为核心,以各种不同层级的法律、法规、规章为内容的法律框架,初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编纂、司法部法律出版社出版的,是一部编纂规模大、法律规范文件形式完整、汇集内容全面、编辑方式科学新颖的大型法律法规汇编。法典囊括了我国全部现有的法律规范的文件形式,即法律(含法律解释、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部委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司法解释;涵盖宪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个方面;同时也收录了我国缔结或加入的国际条约。这部法典按法律规范的效力等级分卷汇编,已编纂120卷,现已出版83卷。法典采取可追加增补的活页式,新制定、修改的法律规范文件可以及时不断地增补进去。编辑和出版单位将每年追加服务一次,长期延续编纂下去。 这部法典的编纂、出版,是向党的十六大献上的一份厚礼,反映了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完整内容,展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大成就,也体现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将法律法规公开化的承诺。 11、2009年10月9日 奥巴马以外交努力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中新网2009年10月9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9日宣布,美国总统奥巴马获得2009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挪威诺贝尔奖评审会主席托尔比约恩·亚格兰(ThorbjoernJagland)表示,将诺贝尔和平奖颁发给奥巴马,是表彰他"在加强国际外交及各国人民之间合作上,做出了非凡的努力。" 诺贝尔奖评审会称,美国总统奥巴马因"为增强国际外交及各国人民间的合作做出非同寻常的努力"而被授予2009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奥巴马作为首任非裔美国人总统,2009年1月上任以来,一直致力于推进中东和平进程,并呼吁核裁军。 由5名成员组成的诺贝尔和平奖评审会选出的获奖者将赢得一块金牌,一张证书以及140万美元的奖金。诺贝尔奖评审会在为奥巴马颁奖时评论他称:"奥巴马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只有极少数人能达到与他同等的程度,他为人民带来了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诺贝尔奖评审会表示,奥巴马的外交政策核心是:想要做一个"领导世界的人,必须以世界上大多数人认同的价值观与态度为依据来行事"。 奥巴马简介: 奥巴马1961年8月生于美国夏威夷檀香山。中学毕业后,他进入加利福尼亚州西方学院学习,后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1983年毕业。1997年,奥巴马进入政坛,当选伊利诺伊州参议员,并连续担任8年。2008年11月4日,他当选美国第56届总统,并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总统。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就任美国第44任总统。 注: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或失实,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