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周总理、朱老总和毛主席先后逝世,全国人民都沉浸在了巨大的悲痛当中,"四人帮"一伙却加紧了阴谋活动。不少开国老一辈为此忧心忡忡。当时叶剑英身兼多项重要职务,威望很高。而且他在懋功会师的时候,就冒着危险把张国焘给陈昌浩的密电送给了毛主席,立过大功。毛主席多次把叶剑英和北宋宰相吕端相比,称他"大事不糊涂"。 面对危局,李先念等人纷纷来到叶帅家中商议。每当这个时候,叶剑英总是把收音机的音量开得很大。当时他身边的秘书很不理解,因为此时叶帅已经有点耳背了,人们平时说话的声音都要刻意大一点,这样他才能听清楚。现在把收音机的音量开得这么大,别人说话他就很难听清楚了。后来"四人帮"被粉碎之后,秘书才明白,叶帅这么做主要是为了防窃听。 虽然收音机的音量已经开得很大了,但叶剑英还是觉得不保险。于是在和李先念等人商谈时,他们就把要说的话写在纸上,看过之后随即烧掉。为什么要这么小心呢?因为当时"四人帮"的势力很大,耳目也很多,不小心不行。当时陈锡联主管军委工作,叶剑英和陈锡联的交集很少,因此就在他的名字后面打了一个问号。 李先念对陈锡联十分熟悉,当初还是他引领陈锡联走上了革命道路,红军时期,二人并肩作战多年,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因此看到叶剑英在陈锡联的名字后打了个问号之后,李先念马上在纸上写道:"完全可靠,请放心。"事实证明,也确实如此。陈锡联和李先念一起为毛主席守灵的时候,趁无人注意,陈锡联悄悄对李先念说:那几个人可能要动手,要当心。充分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后来这件事还得到了聂荣臻、华国锋、王震和汪东兴等人的支持。聂荣臻出于老成持重,特意找来杨成武,对他说:"‘四人帮’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的,要有所警惕,防止他们先下手。如果他们把叶帅软禁了,那就麻烦了。‘四人帮’依靠江青的特殊身份,经常在会上耍赖,蛮不讲理,采用正常途径来解决他们的问题,是无济于事的。只有我们先下手,采取断然措施,才能防止意外。" 杨成武听后不住点头,随后聂荣臻又嘱咐杨成武,让他去叶剑英家里一趟,把这番话转告给他,让他多加小心。第二天,杨成武来到聂荣臻家里,告诉他叶剑英和他的看法很一致,聂荣臻这才放了心。之后叶剑英行事更加小心谨慎,晚上经常搬家,粉碎四人帮前夕,更是一晚搬了三次家。 他的秘书后来回忆说:"那段时间搬家是很经常的事情,有时候一晚上可以搬三次家,就是你把那边刚安顿好,突然间一个电话:走,搬家,又搬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搬家。我们都搬习惯了,所以我们身边的东西,都是随手一提就可以走的那种,都是随手拿的。后来我说,你这一夜搬几次家,也睡不好觉了你干吗呀,他说这是狡兔三窟,小心一点总没错。" 当时"四人帮"一伙正加紧活动,连标准像都照了。叶剑英和华国锋等人商议之后,决定以开会的名义对他们进行抓捕。10月6日晚上7点,叶剑英准时来到了中南海怀仁堂,和华国锋一起在正厅就坐,汪东兴隐蔽在屏风后面,指挥现场行动。中央警卫团的战士们,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第一个来到怀仁堂的是王洪文,他进行了激烈的反抗,挣脱后还恶狠狠地扑向叶帅。见惯了大风大浪的叶剑英非常镇定,没有丝毫慌乱,警卫随即赶上,把王洪文给控制住了。随后出现的张春桥和姚文元也先后被控制,同时江青也在自己的住所被带走。至此,"四人帮"被一举粉碎。叶帅再一次在历史重要关头立下大功。1986年,叶剑英元帅病逝,享年8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