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6月的一个早晨,家住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的唐国华,被拉了"壮丁"。 01
有些人觉得,壮丁是去前线打仗,是保家卫国,为啥要抱怨?为什么要抱怨,要逃跑?很简单,壮丁饱受折磨,能活着拿枪上战场的,可能连一半都没有。看看唐国华的真实遭遇,大家就明白了。 保长派人把唐国华从家中抓走,拉到乡公所关了几天。等凑够了人数之后,保长又把人送到了汤池区署,然后又转到庐江县城内的师管区补充团。 和唐国华一样,壮丁都是庄稼人,年龄小的十几岁,年龄大的四十多岁。实际上,那个时候国民党兵员枯竭,疯狂拉壮丁,几乎没有什么年龄限制了,看着能拿动枪的人,都可能被抓来。 壮丁的伙食很糟糕,每天都是稀饭,"稀"到没有几粒米,能照见人影。就算是这样的稀饭,一屋子人也只有一桶。大家都饿得前胸贴后背,当兵的把稀饭桶送进来,一群人就围上去抢着吃。 想要吃饱饭,就不能怕烫,身体稍微强壮一些的人,都挤在前面抢着喝,烫得哇哇乱叫也要多喝一碗。可怜那些身体虚弱的壮丁,根本挤不上去,能抢到半碗稀汤就谢天谢地了。大家抢得太激烈,把稀饭桶推翻在地,烫伤了不少人。 长官也看不下去了,就过来登记了几个人,有抢饭的人,也有没抢上饭的人,全部带走了。后来唐国华才之后,这些人都被"卖"了——有些地方壮丁名额没凑够,官员就花钱买一些。 02
很快,唐国华他们就要再次上路。 出发前的那天晚上,一群士兵抬来了好几担麻绳,还有很多明矾、布匹、纸烟、糖之类的货物,全都堆在院子里。之后,所有人都被拉出来排队,每个人都被分配了任务,有一个人挑担子的,也有两个人抬货物的,还有人要背着货物走…… 第二天一大早,壮丁们排好队,才知道那些麻绳的作用:当兵的把麻绳套在壮丁的脖子上,一根绳上绑六七个人,谁也别想跑。之后,大家才按照昨天晚上的安排,挑着、抬着、扛着货物走。还有些人抬着担架——预备给那些骑马长官和他们的家眷,万一骑马累了,他们就躺在担架上休息一会儿。 队伍出发,壮丁走在路中间,两边都是拿枪的士兵,个个凶神恶煞,连打带骂。路上几乎遇不到行人,老百姓最怕这种壮丁队伍,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被抓进队伍里带走。 一路走到六安的苏家埠,队伍暂时停了下来,据说是要等其他地区的壮丁来了,再一起走。就这么,唐国华和其他壮丁们,休息了几天时间。 说是休息,也没那么轻松。有一天中午,长官忽然下命令,让大家都把鞋脱了,赤脚去听某个司令训话。为啥要脱了鞋子呢?很明显,就是害怕壮丁路上逃走。当天那个司令一连讲了几个小时,大家饿得难受,才终于散会。 回去的路上,唐国华正在前面走着,忽然听到后面两声枪响。大家不知道怎么回事,当时也不敢回头看,更不敢打听。回到驻地才知道,路上有个壮丁不小心踩到了柞树刺,因为没穿鞋,他就弯腰看看脚有没有受伤。 没想到,他刚弯腰,后面的人没留神,挤了上来,这个壮丁当即被挤出了队伍。一名长官正好看到这一幕,二话不说,掏出手枪就打了两枪。壮丁前胸受了伤,鲜血直流,被拖回了驻地。 03
也许是没打中要害,这名壮丁竟然没死。第二天,所有壮丁集合,他又被带到大家面前,用扁担打屁股,打到奄奄一息。这时候,长官问大家:"谁有病,走不了,都说,好登记上,可以放回去。" 听到长官这么说,很多人心动了。唐国华当然也想回去,不过他心里明白,怎么可能这么轻松就把人放了?有些壮丁赶紧跑过去,登记了姓名,唐国华一动也没动。果然,长官很快就按照登记的名单,一个个拉出来用扁担打屁股,把人打得皮开肉绽,嗷嗷乱叫。 挨了一顿打,第二天还要继续抬着货物上路。这些受伤的壮丁,不会有人给他们看病,他们也得不到任何特殊照顾。唐国华回忆说:"那些(受伤的)壮丁,多数是先后死在路上了,无人过问。不说衣衾棺木,就是埋也无人掩埋。" 实际上,还有更夸张的情况。鹿钟麟在《我当国民党兵役部长见闻》中,曾写道:"四川江津县就曾出现过路的接兵部队,把七个病兵活埋在城墙跟下。尸体被群众从土里扒出来后,激起人民公愤……"这里所说的"病兵",就是抓来的壮丁。 蒋梦麟先生也曾写道,他在贵阳一个收容所里,和几个广州来的壮丁闲聊。这些壮丁说:"我们从曲江动身的时候有700人,可现在只剩下17人了。"韶关的300名壮丁,到贵阳只剩下27人。江西来的1800名壮丁,到贵阳只剩下150人…… 如果大家翻看一下史料,一定会瞠目结舌,怀疑搞错了数字。但是,这就是真相,保守地说,至少有一半壮丁死在了路上。 04
虽然大家都被绳子绑在一起,有持枪的官兵押送,但还是有人冒险逃跑。 唐国华回忆说,当队伍行进到霍邱县某处山窝时,有个壮丁不知怎么解开了绳子,飞一般地逃跑了。押送的官兵看到这一情况,立刻朝着他开枪射击,子弹在这个人身边乱飞,他丝毫没有停下来,一溜烟跑进了松树林子,没了踪影。 众目睽睽之下,跑了一个壮丁,负责押运的长官气坏了,他立刻把另一个壮丁拉出来枪毙了——因为逃跑的那个壮丁和他绑在一起。长官对大家说:知情不报,枪毙! 大多数人不敢逃跑,只能听天由命。为了防止壮丁逃跑,行军的每天晚上,壮丁们都被安排在没有窗户的小黑屋里睡觉。屋子很小,挤满了人,大家只能挤坐在一起,想伸腿都不可能。那时候还是夏天,屋子里不通风,所有人都大汗淋漓。 屋子里就像火炕一样,再加上各种臭味,让人难以忍受。时间一长,就有人昏死过去。唐国华有一次也昏了过去,守门的士兵好心,把他抬到门口缓了缓,这才保住了性命。 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壮丁都不能随便上厕所。不管大便还是小便,都要按照规定的时间,几个人一起去,还有当兵的看守。所以,有些壮丁憋不住,拉了满裤子屎尿。壮丁没有换洗衣服,也根本没有洗澡的机会,裤子脏了也只能这样穿着。 05
就这样,这支壮丁部队走了一个多月,死了不少人。还活着的人,都被国民党五十九军接收了。 唐国华进了五十三师一团八连,当了个普通士兵。也是巧了,半个月之后,连部的文书因病回家了,连长就在新兵里找人,看有没有认识字的。唐国华以前上过私塾,认识字,就被调到了连部工作。 说实话,能到连部负责文书工作,唐国华太幸运了。没想到,当年10月份,全团被调到荆门的当阳地区,只有少数人留守,这其中就有唐国华。这意味着,唐国华现在不仅吃喝不愁,而且平时也没什么事,十分清闲。 按理说,唐国华可以安心留在这里了。不过,十多天之后,他忽然发现,驻地附近的山头上,新坟越来越多。他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这都是附近驻地刚死的新兵,也就是刚来没多久的壮丁。 出门就能看到壮丁的新坟,唐国华倍感凄凉。也许是水土不服,也许是情绪压抑,没过多久他就生病了,而且病得很厉害。幸好,他还能到野战医院找医生开药,如果是那些新兵,就只能等死了。 06
唐国华的病情稍微好了一些,有一天他到野战医院找医生,遇到了同乡的一个亲戚。此人也被拉了壮丁,一路上挨了很多打,伤痕累累。到了驻地之后,当兵的就把他往野战医院一扔,没人管了。 医生不会去救治这些新兵,他们只能躺在地上等死。此人见唐国华来了,气喘吁吁地说:"我就要断气了,你还是趁着病轻,逃命回家吧,捎个口信给我家……"想要捎回家的口信还没说出口,他就断气了。 唐国华决定,不管怎样,都要逃回家,死也要死在家乡。但是,远隔千山万水,到处都在打仗抓壮丁,自己又不认识路,该怎么回家呢?唐国华琢磨了好几天,忽然想到连部有一份中国分省地图,于是偷了出来。 偷了地图之后,唐国华趁夜逃出驻地,一口气翻了几座山。之后,他就是靠着这张地图,朝着家乡的大致方向前进。走了几天之后,唐国华已经衣衫褴褛,瘦骨嶙峋。索性,他当起了乞丐,一路讨饭。也不知道走了多少天,他才终于回到了家乡…… 唐国华的遭遇,是无数壮丁的缩影。但是,唐国华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没有饿死在路上,也没有被长官活活打死,更没有病死在野战医院。 壮丁之凄惨,真的难以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