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视觉/图) 八仙中,吕洞宾最具烟火气息,民间传说也最多,香火也颇盛,庙阁遍地,常与关公魁星等最富人气诸公合祀,还有朝廷封的真人真君各色名号。他以三千功满八百行圆的口号,仗剑云游,飘荡世间,醉酒岳阳楼,邂逅白牡丹,酒色财气貌似都有沾染,果然半是疯狂半是癫。这样玩物不丧志的神仙行迹,自是搔到俗世大众的痒处,当然享有强悍黏性的亲和力。 《宋史·陈抟传》中说,吕洞宾有剑术,百余岁而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人咸异之。相关志书则记载,吕仙的父亲本姓李,原是唐朝宗室贵胄,还曾状元及第。后来则天武后荼毒李唐子孙,这才被迫改从母亲的吕姓。童颜和疾行,确乎异于凡人,而贵胄的世系,当然证明出身高贵。 他生而骨相不凡,鹤顶龟背,虎体龙腮,凤眼朝天,双眉入鬓,脖子修长,颧骨高大,额头宽阔,身形浑圆,鼻梁耸直,左眉角上有个黑痦子,脚掌下有龟背一样的纹路。 如此容貌,固然异相,却也不免古怪,譬如鹤顶龟背,俗人想来,颇有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的格局。 诚然,俗界昭示的洞宾先生塑像,一般都是淡黄笑脸,微有麻坑,三绺髭须,头戴华阳巾,身穿白衫,腰系皂绦,手拿葫芦,背挎宝剑,形容既像张子房,又似太史公,完全一副书生打扮。 与志书有差,主流说法是,尽管他聪明过人,博闻强记,矢口成文,却屡困科场,甚而滞留场屋二十三年。屡试不第后,方才放弃科举,纵游天下,颇有些郁郁不得志,极富那个时代文人往往失意的象征,标本意义更强。 和乃师钟离先生一样,吕仙的年代,确凿在唐代,这也有唐诗作证。《全唐诗》收有他四卷诗作,属于有批量规模正经作品传世的诗人了。自然,他的诗,除了"万劫千生到此生,此生身始觉飞轻"那样的正襟危坐格式,多的则是"金丹不是小金丹,阴鼎阳炉里面安"的布道,更有道情一路的快板: 这个道,非常道。性命根,生死窍。说着丑,行着妙。人人憎,个个笑。大关键,在颠倒。莫厌秽,莫计较。得他来,立见效。地天泰,为朕兆。口对口,窍对窍。吞入腹,自知道…… 这样的诗风,不免透露出不第秀才的根柢,或许为俗众喜闻乐见,利于传道,但文字上确乎欠些火候,不妨说他是诗人型神仙,或曰神仙型诗人。 据说他是不第后于长安酒店遭际青巾白袍的钟离先生,见其所题壁上那三首绝句,讶其状貌奇古,诗意飘逸,于是拜问姓氏。再拜落座后,钟离先生也让吕秀才以诗言志,考校于他。小吕援笔而书: 生在儒家遇太平,悬缨重滞布衣轻。 谁能世上争名利,欲事天皇上玉清。 尽管诗中依旧不忘功名,钟离先生还是自报名号,邀小吕从游。小吕却并没答应。有鉴于此,钟离先生亲自下厨造饭,小吕则就枕昏睡。梦中演绎出一番状元及第,封侯拜相,功名富贵,子孙满堂,簪笏盈床,权势熏天,蒙罪抄没,妻离子散,流放岭表,孑然一身,穷苦憔悴的浮沉幻境。正待嗟叹间,却恍然梦醒,隔壁钟离先生的饭尚未做熟。 这样的黄粱梦故伎,显系小说家言的借用,不过验证世事万千,不值留恋,让小吕笃定决心而已。小吕惊觉,钟离先生以人世一大梦开导,小吕顿悟,拜师求度。钟离先生却说还须数世方可,说罢翩然别去,随即按照相关程序,开启具有针对性的十场考验。 所谓十试,当然不同于郎中医病时"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那样琐碎辨证的十问,而是远为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个中居心,无非是看受试者对生死钱财男女种种欲念的计较与否,以及惊心动魄事件来临时能否处变不乱。小吕天赋慧根,自然秉持初心,不抛弃不放弃,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秀出自己,十场下来,如期达标。 经受考验之后,小吕就是自己人了,传授有关秘诀宝符剑法,都是后续自然而然的事情。有趣的是,在专门考校了小吕的金钱观后,钟离师父特地传授给他黄白之术,也就是炼丹化成金银的法术,理由是方便他济世利物,有助于三千功满八百行圆,早日超度飞升。 但据说得道之后的小吕,并不急于升仙,而是表态说,愿意度尽天下众生之后,才肯升仙。这样的觉悟,该说相当地高尚。当然,这也不妨理解为他在替自己混迹尘世寻找下的一个借口。黄白之物,度天下众生可,度自己有甚不可。 如此行径,作为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自然是充满了私念的小聪明;可作为一个得到认可的公众人物或曰偶像,却无疑属于大智慧。不如此,他怎么能留下如许多酒色财气的掌故,成就剑仙醉仙诗仙的名声呢? 传说他从此变幻莫测,形象不一,显化四夷,每现三头六臂,身穿黄道袍,盘坐黄鹤上。 具体的头臂分配是,上鹤头,中狮首,下本象;六臂则左提飞龙剑,右执珊瑚尺,中间两手抱定无遮印,再两手是左捏五雷诀,右掌剑诀覆。 如此形容,不免狰狞,法力自是张扬,却少了亲和力,与他一向的草泽气息,有所违和,于人脉或有影响。大略因此,吕仙祠里的泥胎,并不作这样装扮。 对世所称其飞剑杀人,他也自言:吾固有剑,却不喜杀人,剑锋所指,一断贪嗔,二断爱欲,三断烦恼。这样的精致切口,果然不愧上仙本色。全真道奉其为北五祖之一,王重阳正是其嫡传,于是有吕祖及纯阳祖师的响亮名号。 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