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街 是一座城市最具烟火气的地方 走街串巷第一站 是带着浓郁生活气息的振德街 这里不乏名人故居 风月故事 有缕缕飘香的美味 有街头巷尾的问候 是熙熙攘攘的市井生活 有人离开 有人驻足 振德街长约301米,南春路起始,南较路终止。街上有二十一条横巷。纵横交错的小街小路,有滋有味的烟火生活。 因该街富户赈济而名为"赈德街",街尾有"振德门",又改名为"振德街"。旧时街上居民多以培植豆芽跟制作豆腐为业,故又名"豆生街"。 外露的电线,斑驳的墙体,带着年代感的商铺,算不上整洁的街道里,热闹如初,藏着人情味儿。 割舍不掉的口碑美味 老街的美食,是很多人割舍不掉的味觉记忆。阿伯的甘草水果,贯穿了多少人的童年。一颗"鸟梨",就能是一下午的快乐源泉。 口口相传的炸鸡翅,很多人从小吃到大。买上一个边走边吃似乎才是放学的仪式感。 依旧是那个熟悉的味道,炸得外酥里嫩,一口咬下,白芝麻的香气跟肉香丰盈了整个口腔。 店面沧桑而老旧,却丝毫影响不了络绎不绝的食客,好这个味,二十几年如初。 游走在老街,总是能轻易触景生情。连挂在墙壁上黄黄绿绿的香蕉,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老邱菜头粿搬来振德街3个年头了,布梳街老邱粿条卷就是阿伯年轻时的天下。现在女婿接手,停不下来的两人便在这里卖起菜头粿。 红桃粿菜头粿、还有笋粿芋粿韭菜粿,都是夫妻俩亲手做的,白色的粿体,丰富的内陷。 一个2元,皮薄馅厚,入口便能感受到浓郁的米香,塞满一嘴再细细咀嚼,满足感不言而喻。 开了二十多年的姐妹花炒糕粿,还未到摊前,香味便率先嗞溜钻入鼻腔。锈迹斑斑也抵挡不住觅食的脚步。 必须淋上自制的竹笋肉沫香菇汤,盘角附上辣椒酱,糕粿粉糯咸香,坐在天井吃上一盘也不觉得腻。 老街小巷,流窜着市井百态,无需费心思寻找,老店从街头一字排开到街尾,街邻一路寒暄,亲切感十足。 临近傍晚,掐着时间点,阿伯的"肉冻"迟了几分钟,等待的熟客们一涌而上,即使是流动的摊贩,时间久了,也守住了一方天地。 冰凉的肉冻入口便化成咸香口感,肥肉相间五花肉带着嚼劲,特别下饭,也是一道下酒菜。 熙熙攘攘的人群,自由穿梭的摩的,买菜回来的阿婆,傍晚时分又恢复到了早晨般的热闹。 老街是多少人的根,父辈们更愿意守着这个地方,好友街邻,家常话短,见证这座城市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