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是昨晚到家,认真观摩了二个小时。到了何绍基这个境界,临帖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求象而已!而是更高层次的意临。[呲牙] 这个帖有几个观察点: 1:蝯公用的是中长锋羊毫,笔性较软,而鲁公当年用笔应当是狼毫丶兼毫之类的偏硬的笔。 这个事为什么值得说呢?因为笔性的不同,导致书家发力方式,字的结体方式都会呈现差异性。有些初学者拿到帖,与原帖一比较,往往会奇怪:这根本不象啊!然后就甩到一边,难以从中汲取养分! 2:何临最值得看的有二点: 一:篆籀用笔。不通篆籀,难称大家,这说法在明清很流行,当然帖派并不认可就是了![呲牙]不过篆籀用笔确实很重要,是书法通向古朴厚重高古的必由之路。[偷笑] 二:中实。也有称中厚,这个概念在唐就有了。我曾经专门做有视频谈这个问题,做人要质直,作书要中厚,道理都是互通的,帖派书家如果没重视这个问题,一辈子难登堂奥。 先说这么多。 何绍基临争座位帖 ¥66.36 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