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核酸举报影响华大基因下跌,净利润下降44。2
目前,我国的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仍是政府指导价,混检最低2.6元,尽管相关企业无法再像前期一样获得较高的收益,但其利润还上非常可观。哪有利益,哪里就有冲突。
华大基因总部。
据媒体公开报道,12月4日,一篇主题为"实名举报华大基因核酸检测不准"的自媒体文章在网络发酵传播。一位自称王德明的男子,实名举报华大基因核酸检测不准,并表示自己因举报被殴打致残。
华大基因科技表示,近日,王某明通过社交媒体不断造谣,编制各种视频、文字资料,恶意诋毁华大业务和相关管理人员,对关心华大的朋友造成干扰。推动人类基因组计划:汪建布下了局
1954年, 22岁时的汪建进入湖南医科大学(如今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疗系学习。自此,他的人生与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学毕业后,汪建成了一名普通的医生,天生不甘平庸的他,参加工作不久就考取了北京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
华大基因创始人汪建。
1988年,他被公派赴美留学,前往德克萨斯州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先后在爱荷华大学、华盛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
汪建深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重要性。1994年,他回国创建北京BGII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始推动人类基因组计划。同时,他被任命为中科院人类基因组中心主任,他因此被成为"基因教父"。
2007年,53岁的汪建南下深圳,创办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现"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真正开始创业,他要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产品。
2020年武汉疫情初期,华大基因创始人汪建亲赴武汉,成立核酸检测实验室"火眼实验室",其团队短时间内解析病毒,完成了核酸检测试剂盒。
此后,华大基因取得各国认证,核酸检测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公司业绩也迎来爆发。在香港:华大基因曾因化验错报"假阳性"被查
"华大基因"在汪建的带领下,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83.97亿元,同比大增199.86%;实现净利润21.02亿元,同比增长656.43%。
但华大基因在香港的口碑不好,曾因化验错报"假阳性"被查。随之而来的,12月4日,一封称"举报华大基因核酸检测不准,被打断7根肋骨"的实名举报信让华大基因陷舆论泥沼。
早前,王某明在今年5月就曾发文,彼时华大基因回复称:王某明造谣、恶意诋毁华大方面;王某明所谓被打至残,并不是华大员工所为,当地公安已经介入。
华大声明。
华大基因到底有没有欺骗大众"核检造假"?在官方未公布结果之前,这始终是一个谜团。
华大官网发布声明,第一,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此人在与华大合作期间出现多项严重违约行为,华大依法解除与其合作。受"举报影响":华大基因利润下跌
从天眼查得知,受"举报影响",华大基因开盘下挫超5%。华大基因跌5.70%报55.59元,最新市值230亿元。
华大基因上市图片。
此前,华大基因披露《2022年三季度报告》称,前三季度营业收入45.14亿元,同比下降12.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7亿元,同比下降47.16%。
有网友认为,华大的"基因故事"成伪科学,"核酸生意"也做到尽头。
一品财经了解到,今年以来多家新冠检测企业业绩下滑,华大基因今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3.3%,净利润下降44.2%。(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