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上的➕、➖实际上就是在自动变速箱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手动干预机制,让升降挡变的更为灵活;在高端的自动变速箱也是在模拟手动变速箱的操作方式,但电脑终究没有人脑那么灵活,所以在有的时候就会出现不该升挡的时候升挡、该降挡的时候又降不下来,这样就会影响到我们实际的驾驶体验;所以增加一套手动干预机制,让驾驶者可以结合实际来合理的选择挡位,说到底就是更加灵活的掌握发动机转速,让发动机可以按照实际需求释放扭矩! 自动变速箱的换挡逻辑 如今的自动变速箱遵循着更加节油的原则,所以对于升挡的响应十分积极,因为升挡后就会由于齿比降低的关系导致转速下降,从而实现发动机的低转速化,使得油耗更为理想;让车子更加省油本身是好事,但不分场合的积极升挡就会导致特定情况下动力不足的问题;TCU不会考虑车子是否需要更大的扭矩,在它的逻辑中转速到位就升挡,尽可能的限制发动机转速过高,这样一来的确保证了车子始终在低转速下运行,但也相对疲软,不像手动挡那么随意;下面列举几种变速箱升、降挡逻辑… 1.持续轻踩油门(佛系):随着车辆开始行驶后,每到一个转速(一般2000转),变速箱就会升挡; 2.重踩油门(含地板油):如果车子处于起步状态,那么会延迟升挡,转速会被拉的更高一些再升,因为此时系统判断驾驶者有主观加速的意愿,所以拉高转速、增加扭矩释放,来保证加速有力;而车子本以处在行驶中,那么重踩油门则会触发降挡,原理还是一样,通过将挡后的齿轮比增加,来拉升更高一些的发动机转速,从而获得足够的扭矩实现加速超车! 3.车辆行驶中,松一次油门再踩:当松油门的时候,系统默认车主已经完成加速,从而为了保证燃油经济性,在松油门那一刻会率先进行一次升挡,再踩下去后(佛系踩),就会保持升后的挡位巡航… 4.行驶中的车子,持续松油门:依然还是率先进行一次升挡(具体根据之前车子是否处于加速的状态),之后由于空油门,所以扭矩不足以维持高挡位时的负荷,所以开始持续的逐级减挡,直至D挡怠速! 自动模式(D挡)下对实际驾驶的影响 上述就是变速箱在自动模式下的一些常见的工作方式,逻辑比较单一、固定,而对实际的驾驶往往会带来一些不便;比如一辆排量低、动力差的小车满载爬坡,如果坡度较大,那么一定会很吃扭矩(吃转速),而让变速箱按照自动模式来换挡,还是会沿用够转就升的换挡逻辑,可这个时候2000转所释放的扭矩就不够用了,而需要3000转、甚至4000转才行,但在变速箱自动模式下,除非重踩油门,否则必然升挡减转速,所以这种情况下自动模式就开始帮倒忙了,而这个时候就应该将挡位切如手动模式(M),对挡位进行人工干预;当切入手动模式后,感觉车子劲不够,就往➖的方向拉动挡杆,挡位就能降下来,如果还不够就继续降;而在这个时候只要不前推➕,那么即便转速拉到红线,也不会升挡,所以发动机可以获得最大的动力! 下坡时也同样如此,很多老旧自动挡无法识别下坡路况,所以在自动模式下行驶,稍微给点油门就会持续升挡(重力加持),挡位越升车速就会越快,所以容易导致危险;而切入手动模式后,如果觉得车速快,可以拉挡杆向➖号方向,将挡位减下来、从而限制住车速,这样一来就能避免自动模式不合时宜的乱升挡,从而能防止频繁踩踏刹车进行制动,防止出现过热;不过通风盘的车辆一般很难出现刹车过热的现象! 总而言之➕、➖号只是手自一体变速箱切入手动模式后的操作方式,➕代表升挡、➖代表将挡;自动变速箱的换挡逻辑是模拟手动变速箱,但只是模拟一部分,而它无法模拟出实际中的所有工况,所以就在自动挡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人工干预机制,这样一来就可以将自动逻辑所不能处理的状况由驾驶者进行亲自操作,从而实现更理想的驾驶性;其次很多自动变速箱的换挡逻辑做的并不好,比如想超车时猛踩油门,可延迟时间很长,而这种情况下也同样可以使用手动模式人为➖挡! 汽车档位上的+号和-号实际上是手自一体变速箱中用来人为干涉自动变速箱换挡逻辑的按钮,相当于可以人为的控制加减档,虽然如此但是也不能和手动挡相提并论,因为手自一体的变速箱和手动变速箱在结构上和操作感受上还是有着比较大的区别。那么对于手自一体变速箱我们应该如何作用?我们今天就来一起讨论一下。 手自一体变速箱可以人为的干预换挡的时机,相当于进一步提高了对车辆的控制,在一些极端的情况下可以提升车辆的动力输出,譬如在国道上极限超车的时候,有些国道只有来回两条车道,超车的时候需要借用到对向车道逆向超车,所以占用的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发生危险。 如果挂在D档上,有些变速箱比较蠢,以为车速上来了就自动升档,在国道超车正需要动力的时候,如果半路变速箱抽风升个档,那就很尴尬,这个时候如果拨到手动模式,连续降档的话,就可以把转速拉起来,动力全部输出,完成超车再拨回D档,这样就相对安全。 手动模式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爬坡的时候,有些上山的路虽然车速可以比较快,所以变速箱会自动升档,但是由于是爬坡的路,所以升档了以后就会动力不足,像憋着一口气放不出来一样,这个时候就要人为的干预一下让他降档,以此来保证动力输出,让行车更加安全。 总而言之,手自一体变速箱的"+-"号的作用是我们进一步提高对车辆的控制,人为干预换挡的时机和档位数,我们基本上可以在车辆的任何时机的任何速度下选择手动模式控制档位,以此来提高车辆的驾乘体验和行驶性能。我们在适当的时候可以看情况使用,发挥车辆的最大性能。如果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那就点击关注吧,和你分享更多原创精彩内容! 现在越来越多的车都搭载自动变速器,实现了简单便捷的换挡方式和驾驶。好多司机,在驾驶自动挡车辆的时候,一直都是D档走天下,一D到底的使用,而忽略了自动变速器中的手动模式,即我们能够看到的"+""-",那么这两个方位如何使用,既然是自动变速器了,为何还要增加手动模式? 其实,自动挡汽车,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智能,它们的换挡逻辑远没有我们人类的大脑的逻辑缜密。正是因为这种缺陷,才会在自动挡汽车中加入手动模式,在特定情况下,让我们人类去干预车辆,以实现更好的驾驶体验。 手动模式,就跟我们的手动挡汽车的逻辑差不多。即不会自动升档,必须又我们操控来升档。但是在手动模式下,都能够根据车速自动降档,这也算是手动模式区别于真正手动挡变速器的差别。 比如你要超车和爬坡的时候,由于自动模式的逻辑是换挡优先,即到达一定转速就升档。当我们在低车速的时候,可能还处在高档位,所以汽车的输出扭矩变小,导致动力不足。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通过手动模式"-"来降档,从而提高发动机转速,增大扭矩,实现车辆高动力输出,来完成超车或爬坡等大负荷运动! 很多人买自动挡汽车来之后最常用的就是D、S、P这几个挡位。也曾在汽车挡杆处看到有M+和M-,但是却不知道如何使用,他们到底什么时候使用呢?又有哪些使用注意事项呢?今天小编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自动挡汽车上的"+,-"该如何使用。 首先,咱们来认识一下自动挡汽车的挂挡握把,它上面一般有P、R、N、D、M、S这5个挡位,其中P代表驻车,也就停车时挂的挡位,R是倒车挡,D是前进挡,N是空挡,S是运动挡,M是手动挡模式,上面的+和-分别代表升一个挡位和降一个挡位。 其次,我们要明白在一般情况下,自动挡汽车前进使用的都是D挡,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在雪地和上下坡的时候才会考虑使用手动挡模式,甚至还有的车主会在超车的过程中选择使用手动挡模式降档超车。同时还会有一些车主因为喜欢有驾驶的感觉,进而选择手动挡模式驾驶。 最后,我们在使用"+,-"挡位的过程中,要注意是用挂挡握把还是换挡拨片。挂挡握把一般是向前推一下代表"+"一个挡位,向后退一下代表"-"一个挡位;如果是使用换挡拨片的话,一般都有标识,通过标识来操作即可。一般情况下起步用1挡,车速在20km/h-30km/h之间,在车速提高之后,需要及时的升挡,后续操作基本跟纯手动挡汽车相差不大。 综上所述,自动挡"+,-"挡的使用还是比较简单的,大家只需要熟练几遍就可以上路了,比起纯手动挡汽车还是要简便很多的。小编在这里提醒各位车主,如果不熟悉挡位最好还是使用自动挡,避免出现问题。 汽车挡位上的"+、–",是手自一体变速箱手动控制挡位升降的提示。 通过变速杆控制挡位升降操作有前加后减、前减后加、左减右加三种方式; 通过位于变速杆上的按键控制挡位升降通常是前(上)加后(下)减和左减右加; 通过位于方向盘下方的换挡拨片控制挡位升降国际惯例为左减右加(换挡拨片有固定位置和与方向盘随动两种,根据品牌不同又有长短之分)。 单一驾驶模式和多种驾驶模式的手自一体变速箱都随时可以手动介入挡位升降!(多数车型在运动模式下不能升入巡航挡) 使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一、为了强制降档迅速增扭提速超车,可以使用换挡拨片和变速杆快速激活,这时你可以选择连降最多不超过4个挡位,如果所降挡位会使转速冲破红线区,行车电脑会拒绝以保护车辆; 二、如果是长时间下坡需要牵引力辅助制动,最好操作驾驶模式选项开关进入手动模式进行加减档操作; 三、在冰、雪、泥等打滑路面起步时可选择用换挡拨片或变速杆临时限制2挡起步,控制动力输出实现更好的轮胎附着力; 四、如果是为了体验驾驶乐趣,达到更好的动力匹配和车辆行驶经济性,加档可以更早于行车电脑进行变换,减档可以利用牵引力辅助制动可以减少刹车的介入。如果车辆配有手动模式升降挡提示功能,应当参照,如果没有,则需要驾驶者根据空间调整好动力再进行加减档操作。 以上请参考!欢迎交流,敬请关注! "+ -"是手自一体变速箱的特有功能。 1,可以让自动档车型上体验到手动档的乐趣。 2,如遇陡坡可以把档位固定在低挡位上增加低扭来使用。 首先要知道自己的车子是多少档的自动变速箱,使用过程需要手动操作,+是升档,-是降档,在行驶过程中,脚放在油门上不用刹车,直接切换手动模式,根据相应的速度+-到相应的档位即可。 现在的自动挡车型大多都有手动模式,很多人不太清楚手动模式的这个+-号怎么使用,其实这个使用方法很简单的。我们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可以在任何条件下直接从D档切换到手动模式,切换到手动模式以后变速箱就不会再主动升档了,只会被迫降档,这时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控制变速箱的换挡,选择自己需要的档位,这个和你开手动挡变速箱类似,+就是加档,-就是减档,如果你操作不合理变速箱是不会执行你的指令的。 随便变速箱技术的发展,如今的自动挡车型,大多数都是带有手自一体变速箱的,但是大多数人,可能把车开到报废,也没用过手动模式,从来都是D挡走天下,很少会用到M挡或者S挡,其实在很多时候,手动模式还是很有用的,那么该如何正确的使用手自一体变速箱的手动模式呢?什么是手自一体变速箱? 手自一体变速箱,可以是CVT、可以是AT也可以是双离合变速箱,只是在普通自动变速箱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手动换挡程序,由驾驶者拨动挡把或者换挡拨片,再由电脑程序控制变速箱完成换挡操作。 一般来说,手自一体变速箱的手动控制模式,会以M挡的形式显示,而很多车型如奥迪直接整合了运动模式和手动模式,以S挡的形式显示,其实也是可以实现手动换挡的。手动模式真的是鸡肋吗? 很多人都觉得,在开车的时候,根本用不到手动模式,自己买的就是自动挡的车型,为什么还要去手动换挡?其实手动模式,在很多情况下还是有用的,厂商设定手动模式,也不是为了当摆设,毕竟是要增加成本的。作为驾驶者,在以下几种情况,我们可以使用手动挡。 1、想要感受运动和激情的时候 专业车手,在拿自动挡车跑赛道的时候,一般会使用手动模式,毕竟家用车的自动挡是会很倾向于升档省油的,使用手动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压榨动力,除此之外,如果你喜欢驾驶,在跑山的时候,也可以使用手动模式,来获得更好的动力。 2、上坡或动力不足的时候 如果你的车辆被困,或者爬陡坡的时候动力不足,也可以切换到手动模式,把挡位始终控制在低挡位,拉高转速来获得更大的扭矩,帮助车辆爬坡或者脱困。 3、堵车的时候 很多双离合车型,堵车的时候频繁的顿挫问题,让很多车主苦不堪言,而且如果拥堵路段较长,双离合变速箱由于频繁在1-2-3挡之间切换,很容易导致离合器片过热磨损,影响变速箱的寿命。这时候就可以使用手动模式,将挡位控制在2挡或者3挡,减少顿挫,也可以延长变速箱的寿命。 4、下长坡的时候 很多人下长坡习惯用D挡,然后频繁使用点刹,但是这样的做法应对短的下坡还好,如果遇到云贵山区那种长达数十公里的下坡,很容易造成刹车过热,制动性能下降,导致刹车距离增长,甚至刹车失灵,造成危险。其实对于长下坡,我们也可以使用手动模式,将挡位控制在低挡位,通过发动机反拖来控制车速,很多老司机都是这么做的,这样下坡更安全。 5、需要快速超车的时候 如果你的车,动力不是特别充足,你平时超车的时候,需要等上几秒,踩下油门,拉高转速,让变速箱迟疑一下完成换挡操作,然后才能获得加速度超车的话,那么你可以试试手动模式,手动模式可以一定程度上弥补你的爱车动力不足的缺点,你在踩油门的同时,进行降挡,就可以获得更利落的动力输出。 以上五点,就是手自一体变速箱手动模式的使用场景,其实手动模式还有更多的用武之地,希望车主们还是能够多去了解下这个模式,帮助你更好地使用自己的爱车。而且,有时候这个模式也可以帮助你规避一些风险,或者减少一些麻烦。 在这里"汽车概况FLY"不禁要引发自动挡车辆三连问:D挡不香吗?为什么要配手动模式?"+,-"该如何运用? D挡驾驶,不香吗? 老实说,刚开始接触自动挡车辆的时候,它真的没有让我感到满意,毕竟当时的自动挡还是4AT变速器的时代,车辆变速器自己换个档位,发动机转速跳跃性很大,最关键的是变速器升降档还不是很柔和,顿挫感现象频繁发生,这也导致我对自动挡车辆失去了兴趣。 直到6AT变速器问世,自动挡车辆才迎来了新纪元,主要是变速器挡位增加,相邻档位之间的传动比变小,车辆驾驶过程中,整个控制过程变得柔顺了许多,车辆驾驶感显著提升。在不影响驾驶的情况下,降低了车辆操控的复杂性,这一车辆也迅速迎来了众车主的青睐,尤其是女司机,更是欢天喜地。 D挡驾驶,它真的很香!为什么要配备手动模式? 手动模式是指车主可以自己切换变速器档位,在手动模式条件下,变速器不可以自己升降档。都已经是自动变速器了,为什么还要配置手动模式?驾驶习惯多样化,众口难调 自动变速器就是变速器自己换挡,变速器换挡逻辑控制就这么几种,都是TCU自己设定好的,变速器按照相应的程序自己切换档位即可,所以,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逻辑相对单一,难以满足众车主的需求,毕竟有的车主喜欢发动机转速稍微高一点儿的驾驶工况,而有的车主喜欢稍微温柔点、舒适点儿的驾驶工况,所以对发动机转速的要求稍微低一些,众口难调,车主这么多,我加装一个配置,手动模式,车主想怎么驾驶就怎么驾驶,很是方便,而车企所做的,只是满足90%车主的驾驶习惯即可。自动变速器急加速时,反应并不是很灵活 变速器虽然是自己换挡,但是变速器控制总归不是多么稳定、智能,在有些情况下车辆便会出现换挡顿挫、换挡延迟的现象,比如车主在急加速行驶的时候,车主本来的意愿就是超车加速,希望车辆反应稍微快一点,但是在一些非常急躁的情况下,变速器很不给力,降档延迟,这一点儿让车主很是不爽。而手动模式完美地解决了自动变速器的BUG,车主切换至手动模式后,车辆换挡过程干净利落、迅速彻底,显得非常运动。"+,-"该如何运用? 如果你仔细读了上述文章,就会推断出,车主应该什么时候使用手动模式。 手动模式在变速器中都用M表示,M+表示升档,M-表示降档。手动模式应用主要有两种工况,一种是加速行驶,另一种是制动。加速行驶 当车主需要急加速行驶或爬坡行驶的时候,车主可以操控M-的按键,使得变速器档位降低,发动机转速迅速提升,这种情况下,车辆扭矩瞬间提升,车辆顿时轻快了不少,所有,手动模式又被称为运动模式,一种复合车主驾驶意愿的运动模式。车辆制动 我们都说,车辆下长坡行驶时,最好不要长时间踩刹车,主要原因是容易造成刹车片过热,进而造成刹车失灵现象。所以,下长坡行驶,手动模式的优点就体现出来了,车主可以使用M-操作,降低变速器挡位,提升发动机转速,利用发动机拖拽作用实现车辆制动。安全便利、简单省事儿。 至于M+操作,现在使用的真的很少,主要是车主挂D挡,车辆可以自己升档,并且对油耗的控制还比较优秀。 总而言之,自动挡D挡驾驶真的很便利,很香,手动驾驶模式是为了满足不同车主驾驶需求,通过M+/M-优化车辆的整体驾驶体验。 谢邀,朋友。 首先这是针对于手自一体的汽车而言。 切换方法: 自动挡切手动挡要把档杆往右拨一下,比如大众、丰田。 代表含义: +代表升档位,在手动模式下车速达到升档要求后,把档杆往上推一下,就进入高一档位 -代表降档位,在手动模式下车速达到降档要求后,把档杆往下拉一下,就进入低一档位 使用场景: 一般情况下用不到,自动挡D档就够用了,除非特殊路况可以试试,比如 上长陡坡:为了增加发动机输出动力,可以切换至手动模式,持续一档,增加爬坡能力。 下长陡坡:为了避免长时间踩刹车,导致刹车片过热失效,也可以切换至手动一档模式,利用发动机制动来减速。 觉得有帮助的,请帮忙点个赞,码字不易,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