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能办大事。秉持着这样的理念,近年来,山东众城保安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众城)锐意改革、奋发进取,在促进增长、保障就业、市场开拓、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了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 曾经,山东众城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不完善,是一家风险性高、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企业。自2018年按上级文件精神要求实行脱钩改制后,众城人抓住机遇,大刀阔斧、自内向外进行全方位改革,业绩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短短4年间,资产总额由1000余万元增至7000余万元,不但整合了全市金融押运市场,更大幅增加了国有资产收益。 "新时代是充满机遇的时代,更是奋斗者的时代,众城人紧紧抓住这个机遇,踏上一条程度更深、范围更广的改革之路。"11月18日,山东众城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军表示,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国资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公安局的监管指导下,山东众城明确发展思路,坚定改革信心,通过深化改革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党建引领,铸强"红色引擎" 国有企业发展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 山东众城从党的组织建设、干部队伍作风和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全面发力,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制度文件中,科学制定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三张清单",明确党委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强化责任担当,推动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强化政治思想学习引领,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相促进,将意识形态工作列入部门考核,确保意识形态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今年以来,公司更是推出"一支部一品牌"的党支部建设方案,精准打造以红色引领、创新发展、护航先锋、服务实干等为核心的12个党支部品牌,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效能。先后开展了"发现榜样""我和我的支部"等活动,创建特色案例,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党建品牌,依托公司主业优势,把子公司物业服务打造成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让党建工作深入到基层社区中,助力"红色+智慧社区"物业品牌争创省级智慧物业试点。一系列工作措施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高度评价,多个优秀案例被媒体报道,并被我市一家国有企业推广使用。 改革深入,小体量"大有所为" 党的坚强引领赋予了山东众城强大的改革动力。公司打破经理层终身制,提升市场化管理模式,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细化"两书一协议"及三年任期考核指标,做到了授权清单清晰、考核目标明确、薪酬激励合理。 聚焦"三能"机制,激发内部新活力。突破干部管理"终身制",实施全员竞争上岗,晋升32人,实现干部"能上能下";通过公开招聘、建立合理进退机制,末位淘汰16人,实现员工"能进能出";通过建立绩效考核、宽带薪酬体系,拉大分配差距,实现分配"能增能减"。职工干事创业热情大幅激发,经营效益持续向好。在疫情防控、文明创建、脱贫攻坚、保障军人就业等方面,山东众城切实扛起国企责任,成立了"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队",积极投身公益一线。期间公司扶贫开支50余万元,向茌平区耿二庄村光伏项目捐赠40万元,招录退役军人142名,开展志愿服务50余次,以"零事故""零上访""零投诉"的优异成绩被评为市级精神文明单位。 创新发力,勇突破"乘势而上" 走进山东众城一楼指挥中心大厅,大屏幕上200多个画面交替播放,工作人员24小时在岗注视着视频画面,处理不同区域的报警信息,画面涵盖全市所有押运车的内外影像,金库、枪弹库等各重点区域的无死角视频画面及1000余家商户、学校、幼儿园的实时监控,在全市治安联防联控、治安辅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适应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杜军多次在会议上强调:"企业要升级,要做有科技含量的企业,抓住大数据发展的红利,紧跟我市建设‘智慧城市’的步伐,实现具有数据化市场的竞争潜力。" 机遇如何把握?山东众城勇于突破、敢于创新,与科技公司展开合作,升级软硬件,把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量身打造大数据平台智能系统,全面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快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和开发应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创新,争做推动我市"智慧城市"建设的生力军。 同时,山东众城紧紧围绕"六个新聊城"的目标定位,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核心,通过与央企合作,构建城市综合服务数字化智能平台,与中电长城网际系统应用有限公司合作,建立金融数字化安全监测监管预警服务平台和地方优势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招引优质项目落地,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科技型企业转变,努力实现国有资产高幅增值。 风起,就要扬帆;乘势,定能快上。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的大力支持下,山东众城竞争力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增长更是表现不俗。公司将进一步蓄力,深化细化改革,更好地适应和应对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及挑战,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展现更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