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十家核酸检测上市公司陆续公布了2022年度半年报,十家上市公司的营收总和为485.18亿元,净利润总和达到162.97亿元。十家上市公司营收和净利润都实现了大幅增长,净利润增幅最小的金域医学也达到55.11%,增速最快的明德生物达到376.29%,超过300%的还有兰卫医学。 在疫情防控相关产业链上,赚钱的公司有很多,而核酸检测相关的上市公司无疑是赚得最多的,这些企业轻松赚钱,就催生了所谓的"疫情经济"。如此暴利,核酸腐败也就难免了! 1、斩断核酸腐败黑手,北京疫情出现拐点 5月21日,北京市公安局通报,针对媒体报道、市民关注的"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问题,卫健部门已吊销该实验室《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市场监管部门已立案查处。公安机关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立案侦查,对实验室实际控制人周某某(男,38岁)、法定代表人武某某(男,37岁)等6人,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工作中。 5月27日晚间,北京市公安局通报,继近日警方对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立案侦查后,工作中又发现,"北京金准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在核酸检测过程中存在涉嫌违法犯罪的情况。经查,自今年4月25日以来,该公司为牟取非法经济利益,违规将多区采集的"5混1""10混1"核酸样本,采用多管混检的方式进行检测,人为稀释样本,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目前,该公司已被立案侦查,法定代表人王某某(男,43岁)等17人,被海淀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8月30日据"清风北京"消息,日前,经房山区委批准,房山区纪委监委对区卫健委原副主任杨大庆、医政科原科长晋长皓、医政科原三级主任科员邢曼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杨大庆、晋长皓、邢曼违反廉洁纪律,纪法意识淡薄,长期违规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违反工作纪律,工作中不负责任、疏于管理,贯彻执行、检查督促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力,给党、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及公共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经区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区委批准,决定给予杨大庆、晋长皓、邢曼开除党籍处分,由区监委给予开除公职处分;收缴违纪违法所得;将三人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随案移送。 9月11号以来,北京已连续15天无社会面新增病例,历时40多天,北京终于实现社会面清零了。北京本轮疫情很快得到控制,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对于核酸检测市场大扫除大清洗。随着北京市卫健委主任于鲁明的落马,以及房山区3名卫健委干部被查,朴石、金准、蓝博等多家核酸公司被抄家,北京的疫情很快就得到了控制,没几天就实现了社会面清零。 2、作案手段简单,影响却极其恶劣! 在北京这几桩案件中,被查获逮捕的是实验室法定代表人,而不是单个涉事员工,这充分说明,犯罪主体是公司,而非某一个员工。北京金准医学检测实验室有限公司,是五月以来,京城查出的第二起核酸检测违法犯罪案件。金准医学的做假手段,其实很低劣,但影响却极其恶劣。据报道,每天送到这家公司检测的样本多达百万人份,其中绝大多数都是10人一管。国家留给检测公司的利润大概是5%左右,由于数量巨大,又是每天必检项目,所以5%的利润已经很高了。但金准公司并不满足,因为如果根本就不检测,那利润可就是100%了。于是,从4月25日开始,金准公司高层下令,将10人一管改为30人一管,人为只吸取一个试管内1/3的液体,然后混合在一起进行检测,利润暴增,但样本被人为稀释,检测精准度大幅降低! 比如最早被查处的北京朴石医学检验实验室,就因为有房山区卫健委的腐败分子撑腰,他们甚至拿着样本都不检测,直接给大家出检测报告。是阴性,还是阳性,全凭他们一张嘴说了算!由此可知,朴石是有后台的,造假背后也是有交易的,而充当保护伞的,正是那些直接管理它的人! 朴石的后台被挖出来了,金准背后有没有保护伞呢?另外全国还存在多少没被挖出来的后台呢?比如上海那个出假阳报告的润达,就深不可测。事情曝光这么久,当地只说介入调查然后就没了下文。该公司在一个小区检出13个阳性而换一家公司复检全阴,甚至连瘫痪10多年的植物人都弄阳性了,那么这准确率到底又有多少呢? 从全国来看,像这样的案件正在呈现出蔓延趋势。第一起是河南许昌,金域医学某负责人涉嫌投毒,据说当初被逮捕的员工已被放出,金域医学业务未受到实际影响。第二起是合肥和合医学检测实验室、合肥诺尔为医学检测实验室双双作假,出具"假阳性"报告,在查出真相后,这两家公司仅被踢出政府采购名单。第三起就是上海中科润达医学检验实验室出具"假阳性"报告,遭到上海市民强烈要求撤换。但中科润达是上海排名前三的核酸检测机构,一天检测量30-40万管,每天核酸检测收入就超过800万,一个月可收入2亿。第四起、第五起、第六起则是北京朴石医学检测实验室、北京金准医学检测实验室和北京中同蓝博医学检验实验室。另外,还有河南禹州核酸检测造假、济南华曦医学检验检测机构未经检测,就发布"假阴性"报告。 3、造假利益巨大,付出代价却很小 不管是"假阳性",还是"假阴性",这都会对中国疫情防控造成巨大的干扰和阻碍。可是,为什么这些核酸检测造假事件,屡禁不止呢? 原因只有就两个:一,利益大;二,代价小。从查处结果看,合肥的两家核酸造假机构,只是被踢出政府采购名单。许昌的"投毒"事件,几乎没有影响到金域医学的业务。上海的润达医学即便深陷市民质疑之中,可案件仍在调查中。只有北京的处罚力度比较大,北京朴石医学检测实验室被吊销营业执照,相关负责人被查获逮捕。北京金准医学检测实验室王学刚亦被查获审理。 对核酸检测造假的机构,有关部门的处罚力度是逐步加强的。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仍然是难以阻挡的。总而言之,核酸检测成了一门生意。是生意,就要赚大钱。当利润率下滑时,就得提高检测规模,如何提高检测规模,以确保收回成本,并大赚一笔?这就让一部分人铤而走险,走上了歪门邪道。可以推断,核酸检测或许正在成为违法犯罪和贪污腐败聚集的高发领域,要是新冠疫情被消灭了,有些人就没法继续赚钱了。 4、核酸检测竟与疫情反复相互关联 北京社会面清零了,但这背后有两件事值得思考:一是纪委监委及时介入,公安部门出马,核酸检测机构被查的多了,疫情传播速度就下降了。二是医保局说核酸检测从医保支出改为地方财政支出后,问题立即发生变化。 这三年什么最赚钱?就是新冠疫苗和核酸检测。表面上看,市民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都是免费的,但真是免费的吗?企业可不是慈善机构,这钱地方政府不出,医保基金就得出。5月22日,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有关负责人介绍,关于近期网上舆论非常关注的常态化核酸检测所需费用均由各地政府财政承担。 如何斩断核酸腐败黑手?全国各地要向北京学习。该出手就出手,该处罚就处罚,该抓人就抓人,该判刑就判刑。而且要从快从严从重,谨防不法分子借疫情大发国难财。在巨大的利益面前,这帮丧尽天良的家伙根本就不怕五雷轰顶,只怕法律严惩!只有让那些借疫生财的奸商们倾家荡产,才能让他们不敢以身试法,见利忘义!对于那些祸国殃民与奸商们相互勾结的腐败分子,绝不能姑息养奸,要一抓到底,严判重判,非常时期必用重典。(西岭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