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摄影 林海伦 宁波丹霞的核心景区是位于鄞江镇蓉峰村里边的卖柴岙水库区域,周边辐射到龙观乡、溪口镇、萧王庙街道、江口街道和洞桥镇等乡镇,总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 宁波丹霞核心景区,孤峰林立,峰顶平坦,这样的山峰景观在宁波是独一无二的 由于丹霞地貌都是由一种像是天然混凝土的砾岩或砂岩构成的,这种岩石是种远古年代的湖相沉积岩。古代的卵石和泥沙被深深地埋压在地下深处,在高温和高压的共同作用下,它们便胶合在一起形成质地比较松脆的砾岩或砂岩。 随着地球板块运动,这些深埋地下的砾岩渐渐出露地面并不断抬升为高山台地。由于其松脆的质地,在雨水的强烈冲刷切割作用下,变成一个个孤峰或条状山峰。 据本人观察,宁波丹霞地貌濒临东海,在历史上该区域大部分是会被海平面覆盖的。当潮汐海浪对着松脆的砾岩进行昼夜不息的淘挖时,许多质地相对薄弱的区域便会形成明显的丹霞洞穴。如果不把海水的横向作用力引入到丹霞洞的形成过程中,我本人是无法接受的,通常的解释是归因于上游下落的雨水作用造成。我在象山和舟山的海岛上看到过许多类似的海蚀洞穴。 宁波丹霞的一大看点是洞穴景观,该区域的许多大型岩洞在历史上已经被先人们充分利用,比如清源村的禅岩洞、晴江岸的岩庵洞、裴岙村的玉佛寺岩洞、豹山前村的白云洞、岭下村的下仙洞等,洞内都摆放有各种佛像。只有少数一些的大型岩洞由于距离村子较远,目前仍然没有被利用。 仙女洞的洞口,洞顶较平整,上方有小股流水下落 仙女洞就是一个远离村庄的一个面积较大的丹霞洞。这个岩洞位于丰岭岙村的北坡,海拔大约在200米处。当我路过仙女洞的洞口时太阳已经明显偏西,从洞口处冒出一股浓重的阴森之气。通常情况下我便会掉头走人,但是洞内隐藏着的什么让我硬着头皮往洞内钻,我相信每个大型的丹霞洞内一定会有我意想不到的美景。 从洞内看仙女洞的洞口,洞顶较平整,洞厅面积有上百平米,是宁波丹霞地貌中最出色的一个岩洞 仙女洞的洞口上方有很厚的岩层 仙女洞的洞口上方是很厚的岩层 仙女洞入口处可见泥坯房的遗址,显然这里不久前曾经有人居住过 好巧不巧,我背包内的手电筒无法点亮,由于长期不用,又未及时更换电池,这次给我带来不小的苦恼。洞穴探险没有手电就像是瞎子摸象,我只好用相机的辅助灯光探寻。很快,我就发现仙女洞内的顶部有许多质地细腻且精致的钟乳石,其中有2根长度达3cm,这已经是很长的钟乳石了,多数的长度在1cm左右。形态典型的钟乳石数量在20个以上,其余的形态明显是不够典型的。 由于眼下正值枯水期,洞顶的渗水都很少,很难看清这些钟乳石是否是在正常生长的。有的钟乳石可能是因为渗水的轨迹发生改变,没有来水的作用,它们就处于停止生长状态。 仙女洞的深度达10米,宽超过10米,洞高约2米,是个非常理想的人居岩洞。这里的确有人曾经居住过,一台土灶还完好地保存至今,洞口一间泥坏房的残迹也未完全消失。据说原先有人在此护林时,曾经作临时居所用。 仙女洞洞口有台简易的土灶,这里的确有人居住生活过 仙女洞洞口有台简易的土灶,铁锅虽已生锈,但尚完好,表明时间并不久远 仙女洞的洞顶较平整,大部分是砾岩,一种由砂石粘合成的松脆岩石 仙女洞的洞顶较平整,大部分是砾岩,洞底内壁可见有水平相的断层 仙女洞的洞顶较平整,部分棕色的砾岩上有灰白色的碳酸钙析出,这是形成钟乳石的物质基础 仙女洞的洞顶较平整,部分棕色的砾岩上有灰白色的碳酸钙析出,这是形成钟乳石的物质基础 仙女洞的洞口处,有大面积的灰白色碳酸钙析出覆盖,这些碳酸钙显然是随水流渗透下来的 仙女洞的洞口处,有大面积的灰白色碳酸钙析出覆盖,这些碳酸钙显然是随水流渗透下来的 在白色的碳酸钙沉积物下方出现了神奇的钟乳石,仔细观察可以看出在钟乳石的基部区域颜色较周围深些,表明此处有渗水存在。 正在生长中的钟乳石,头部并不圆整,但现在是一年中的枯水期,此处暂时是干燥无水的 正在生长中的钟乳石,头部并不圆整,但现在是一年中的枯水期,此处暂时是干燥无水的 正在生长中的钟乳石,由于此处的碳酸钙纯度较高,因此钟乳石的质地十分细腻 钟乳石并不总是以一种方式生长,有时会出现细小的分枝状,在没有形成明显水滴的地方,它们会通过毛细现象来生长。 这个钟乳石是湿润的,缓慢的水流是最为理想的状态,奇怪的是在如此阴暗的洞穴内怎么会有绿色的藻类生活呢? 这是仙女洞内发育最好最长的钟乳石,长约3cm,直径约1cm,这与桂林的喀斯特地貌溶洞中的钟乳石比起来,是不足挂齿的。 这是仙女洞内发育最好最长的钟乳石 岩石的基部有水分,钟乳石才会慢慢地向下生长,如果不再有渗水出现,钟乳石生长停止,并进入到风化消蚀阶段 岩石的基部有水分,钟乳石才会慢慢地向下生长,如果不再有渗水出现,钟乳石生长停止,并进入到风化消蚀阶段 在此处的钟乳石中可以看出水滴的流动方向,同时可以看到碳酸钙的纯度是十分高的,呈纯白色且质地非常细腻 在此处的钟乳石中可以看出水滴的流动方向,同时可以看到碳酸钙的纯度是十分高的,呈纯白色且质地非常细腻 在此处的钟乳石中可以看出水滴的流动方向,同时可以看到碳酸钙的纯度是十分高的,呈纯白色且质地非常细腻 钟乳石有的基部大,有的则头部长,都是各种自然力综合造就的自然杰作 各种不规则形状的小钟乳石,主要是该处没有形成明显的水滴,由水分的毛细现象作用析出所致 此处原本已有大量的碳酸钙堆积,后来又有新的渗水出现,于是钟乳石开始生长了,注意基部的渗水水迹,如果渗水点有变动,钟乳石将重塑形态。 其实钟乳石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往往又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但这个过程非常缓慢,一般是以百年计的,因此这些钟乳石无比珍贵,需要得到好好保护。 洞顶天然形成的钟乳石犹如一幅立体的壁画,但常人是无法看到的,没有灯光的照亮,它们将寂寞地守候着时光的长河。 仔细看,这上边其实有无数个大大小小的钟乳石 仔细观察后,我发现从岩洞上方流下来的水迹处有大量的石灰质沉积,看来其上游的岩层中是含有较为丰富的石灰质的。从洞顶裂隙中渗下来的水滴中同样含有许多碳酸钙沉积物析出,由于渗水的情况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碳酸钙又是种微溶性的盐类,因此其中的钟乳石会不断地变换位置。 仙女洞的钟乳石有自己的一大亮点:质地细腻颜色纯白。宁波丹霞的众多岩洞中多数拥有各种钟乳石,但是它们所含的石灰质纯度普遍较低,所形成的钟乳石质地较粗糙形态又不够规整,而且颜色以灰白色为多见。 当我在洞内寻找头顶的钟乳石时,脚下突然踩到一处十分蓬松的"泥土",我感到这泥土有问题,用相机拍摄一张后果然不是泥土,原来是洞穴居民蝙蝠的粪便堆积物,大约有10cm的厚度,这不知要经历多少年的劳动才能制造出如此丰厚的作品。回家后,我对这种被当作中药"夜明砂"的蝙蝠粪便进行显微观察,发现里边主要是些各种蛾类的翅膀鳞片和体壁碎片,因此从外观上看其质地是十分松软的。蝙蝠是一类夜行性的飞兽,它们在南方地区越冬,因此现在的洞内是见不到蝙蝠的踪影。夜蛾多数在夜晚出来活动,蝙蝠是它们最大的天敌,所以说,白天躲在岩洞中的蝙蝠是重要的森林卫士之一。 由于没有手电的照耀,我无法看清洞内的各处细节,只能凭借相机闪光灯的闪亮来获取景物。在一张相片中我看到位于洞穴边缘的洞顶上有一群灶马,这是洞穴的常住居民,它们不会南迁越冬,只能在洞内苦苦熬过寒冬。 生活在洞穴中的常住居民是"灶马",它们通过细长的大腿和触角可以感知到钟乳石的圆润轮廓和非凡活力 洞内的另一种季节性居民是各种蝙蝠,它们在夏秋两季都会从南方飞来在此栖息度日,夜晚时分出发去捕食夜蛾等昆虫,这是它们多年来留下的丰厚的"夜明砂"。 各种蝙蝠 数十年堆积的粪便已达10cm厚,且已结成块状,它们不知为森林消灭了多少害虫,"森林卫士"往往是无名英雄。 "夜明砂"的显微放大图,这是夜蛾翅膀的残片,鳞片基座清晰可见 "夜明砂"的显微放大图,这是夜蛾复眼的残片,多边形的小眼特征保存完整 我想宁波丹霞仙女洞内的钟乳石常人是无法看到的,除非你是专门带着手电去的,好在眼下人手一台智能手机,它具有手电的照明功能,随时都能看清洞内奇妙的钟乳石,关键是要有一颗关注洞穴内部的好奇心。 在广西桂林的喀斯特溶洞中要欣赏钟乳石那是件十分平常的事,然而宁波显然不存在这样的石灰岩地貌,能在由砾岩组成的丹霞洞内观赏到神奇的钟乳石景观的确是宁波人十分幸运的事儿。 眼下疫情十分严重,不建议大家出门探秘。待到疫情结束,春暖花开时我们就能放飞心情,走向美好的大自然也不迟。 2022年12月29日 作者简介:林海伦,宁波市药品检验所主任中药师,30多年来一直关注研究宁波的乡土动植物资源,发现过大量珍稀物种,并长期致力于科普宣传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