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花猪丨绝处逢生第二春,宁乡花猪保种记
编者按:从昔日宫廷御膳到今朝百姓家宴,从一度濒临绝境到撬动"百亿"产业,楚沩大地上,憨态可掬的宁乡花猪缓缓走过千年,演绎一个个传奇故事。即日起,红网长沙站推出系列报道《千年花猪》,带你探寻勤劳智慧的宁乡人民如何带领宁乡花猪,走出乡村振兴之路,推开共同富裕之门。
憨态可掬的宁乡花猪。
红网时刻新闻 记者 姚宇超 长沙报道
提起自然界中黑白两色的动物,人们的第一个想到的往往是"国宝"大熊猫。在湖南宁乡,有一头"特立独行"的猪,不仅和"国宝"有着同色"穿搭",憨态可掬的程度也不相上下。它便是被誉为"猪中大熊猫"的宁乡花猪。
沿沩水而行,溯楚江而上,进入大美宁乡的西南一隅。连绵起伏的青山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潺潺欢淌的溪流滋养着脚下丰沃的土地。在这宁谧与灵动的山水中,宁乡花猪安享了千余年。
它走过辉煌,也遭遇低谷,如今,在千千万万楚沩儿女的努力奋斗中,宁乡花猪又重新站上"风口"。
从辉煌到"濒危"
走进位于青龙寨的宁乡花猪文化展示馆,仿佛打开时光卷轴,宁乡花猪的"前世今生"历历在目。
宁乡花猪,原产于流沙河、草冲一带。相传,宁乡花猪由宋朝王氏农户驯养而成,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养殖历史。早在明朝洪武年间就有"较他地产者更肥美"之誉,并作为地方贡品被加工成御膳。清朝初期已广泛饲养,至清嘉庆年间更形成了"无豕不成家,家家畜之"的盛景。
"宁乡四髯"之一谢觉哉曾在《关于相猪》中如此描述:"我乡的猪,黑白相间、毛色好看、皮薄、肉厚、背宽、腹大、腿壮;杀后破肚时有一股热而香的气冲出;吃起来肉香汤甜。"
由于相对封闭的生活空间以及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宁乡花猪一直保持纯正血统的严密传承,也使其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情温顺等特点。因为花猪的生长周期为8到10个月,比普通生猪长近两个月,有足够的时间沉淀更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上个世纪70年代,宁乡花猪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推荐品种。1981年,国家正式确定宁乡花猪为全国四大地方名种之一。
宁乡人会读书,宁乡人会养猪。
在传统农耕时代,宁乡花猪作为名优特品,不仅是餐桌上的主打,更是人们持家兴业故事里的重心。在那个致富门路相对较窄的年代,宁乡花猪就是一个家庭的全部盼头,无论是子女读书、农资购买、人情往来,全靠变卖花猪兑换。"宁乡人会读书,宁乡人会养猪。"这句宁乡古语就是当时流沙河一带的真实写照,如今也成为一道独特而又亮丽的人文风景线,源远流长。
20世纪80年代,是宁乡花猪的"黄金时期"。宁乡花猪市场拓展一度达到巅峰,远征欧亚,风靡新马泰,仅县肉联厂每年出口东南亚各国的花猪乳猪产品,就达到60多万头。销售高峰期,全县达到200多万头,全国排名第一。
然而,"猪生"也有大起大落。上个世纪90年代,受到瘦肉型猪种的冲击,宁乡花猪的优点成了缺点,被市场打入"冷宫"。养殖户赚不到钱,同时对品种保护缺乏重视,宁乡花猪一度由于近交衰退导致猪肉品质下降。养殖户没有足够的科研能力进行品种选优选良,生产端缺乏养殖大户和深加工产业,销售端缺少高端平台,农户越来越不愿意饲养。
到2001年,流沙河本地的土花猪已凤毛麟角,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相继发出"拯救流沙河土花猪"的呼吁。
"花猪司令"李述初(右)和杨仕柳教授(左)查看宁乡花猪生长情况。
宁乡花猪"王者归来"
宁乡花猪,能否迎来转机?
答案是肯定的。
而要了解这背后的故事,绕不开一个人——湖南流沙河花猪生态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花猪司令"李述初。
"幼年时,我就和爷爷一起养花猪,看爷爷如何做花猪贩卖生意。"李述初说。抱着对宁乡花猪的眷恋, 他然放弃当时已小有成就的事业,全身心投入到花猪保护中:"绝不能让上千年的珍稀品种就这样没了。"
在当时县畜牧水产局的帮助下,李述初翻山越岭,走遍了宁乡大大小小的村落,寻找遗留的种猪。最终他仅发现了7头花猪公猪,母猪虽有数万头,但绝大部分是杂交繁殖的白毛肉猪。李述初苦口婆心说服农民,花高价买回了7头纯正血统公猪,50头母猪。
从保种理论来看,要使优良特性全部遗传下去,使其基因不丢失,血统必须达到31个,最低底线为10个。李述初在流沙河建立了湖南省首个地方良种猪保种场——流沙河花猪保种场,把这些花猪当宝贝一样伺候着。
保种、育种还需要科技加持,以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教授杨仕柳为代表的一批畜牧专家倾注毕生精力,通过科技创新等手段,使濒临灭绝的宁乡花猪种群规模扩充,遗传结构恢复。
经过多年来的保种繁育,宁乡花猪从濒危灭绝时的7个家系血缘,扩充到了现在的10个家系血缘。
国家级宁乡花猪保护中心。
为了让花猪焕发"第二春",宁乡以地方猪种保护为基础,建立宁乡花猪国家级保种场1个,宁乡花猪国家级保护区1个,一级扩繁场4个,建设宁乡花猪保护中心(赤塅基地)、宁乡花猪种公猪站(草冲基地)和宁乡花猪遗传资源基因库,率先形成较为完善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宁乡花猪种质资源保护工作走在全国地方猪种的前列。
宁乡与湖南农业大学、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合作成立宁乡花猪种业创新中心,挂牌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宁乡分中心,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印遇龙专家团队为宁乡花猪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系统技术解决方案,目前开展的"宁乡猪基因组血缘关系鉴定""生长育肥阶段的营养需求研究"以及"宁乡花猪亲本及其配套系生长发育研究"等课题研究,为宁乡花猪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系统技术解决方案,为百亿花猪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科技竞争力。
"博士猪倌"曾青华在实验室内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检测。
在湖南楚沩香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博士猪倌"曾青华正在实验室内进行相关课题的研究检测。作为印遇龙院士研究团队的重要成员,曾青华在国内率先利用全基因组育种技术对宁乡花猪进行品种保护和选育。"通过宁乡花猪基因图谱,了解一些好的性状,比如抗病、生长快、生崽多,对应哪些基因位点,对携带这些优秀性状的种猪母猪直接繁育,培育经济性状更好的花猪,比传统的肉眼观察更准确、效率更高。"曾青华介绍。
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宁乡花猪历经千年的蓄养历史得以延续,并持续优化。"狮子头,铜锣肚,乌云盖雪银颈圈。"当这首传唱的童谣再次响起,这头小小的宁乡花猪必将在楚沩大地上,带给人们更多美好的故事。
150万千瓦!威海新能源产业加速推进随着山东半岛南海上风电基地U场址项目开工建设,到2023年底,威海全市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50万千瓦,以海上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正在威海加速推进。近年来,威海抢抓新能源发展机
房地产投资高手你不知道的康有为说起康有为,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者。但很少有人知道,除了才华横溢,文思敏捷之外,康有为还具备超人的
读懂夏朝(11)水患与灾难大禹治水成功恐怕现在没有几个人相信了,这个带领族人一路西行的族长留给人们的是后人假托的虚名,史记夏本纪大量的篇幅是后世君子们理想化的长篇大论,多是后世杜撰的,他留给人们的治水功绩也
五府总于天官,杨坚和宇文护都曾权倾朝野,为何一个成功一个失败纵观中国古代史,从先秦时期,诸侯王们就一直发愁自己精力有限,无法把所有国事都完善地处理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诸侯王们便设置了相国一职来辅佐自己处理政务。但在后来,却是相国的副手丞相
中国拟于5月10月分别发射神舟十六号和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中新社北京2月15日电(记者马帅莎)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5日消息,中国计划2023年5月发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10月发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
中国通量网共享数据发布,为实现双碳目标等提供支持2月16日至17日,中国通量网2022年学术年会暨二十周年战略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今天(2月16日),中国通量网共享数据在会上发布,包括森林草地湖泊等6类生态系统的碳氮水热通量以
中国拟于5月10月分别发射神舟十六号和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5日消息,中国计划2023年5月发射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10月发射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近日发布2023年度载人航天飞
厦门百花齐放百鸟流连来源人民网厦门市湖里区灯塔公园内,紫罗兰花朵成串绽放。许秋珩摄人民网厦门2月14日电(陈博余乃鎏)引人入胜满城春,无边光景一时新。立春过后,海上花园城市厦门,处处春和景明生机勃发。
邓州月牙池边传来的笑声初春时节,乍暖还寒。在邓州古城著名景点月牙池旁边的一个破旧小院里,三个成年人和两个女中学生在愉快的交谈着,爽朗的笑声不时从小院里传出来,站在小院后边的古城墙上都能听到这久违的笑声。
芜湖这些赏梅好去处等你来打卡图为神山公园的梅花。眼下正是赏梅的好时节,各色梅花装点在枝头,给大地染上了一抹生机。在芜湖去哪里赏梅好?这几处赏梅佳地推荐给你。预报春消息,花中第一枝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各色梅
出境游恢复,还需迈过哪些坎?自2月6日出境团队游试点恢复正式开启以来,北京上海杭州广州宁波西安等地的出境团队游首团陆续发出,部分旅游公司的出境游订单呈3040的上涨幅度。众信旅游数据显示,试点恢复出境团队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