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一哭尔琢,二哭尔琢,尔琢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后如何?得到胜利方始休!" 纵观毛主席的一生,曾经为许多人都写过挽联,但是,这幅由毛主席起草、陈老总亲手书写的挽联,却在我军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因为,这幅挽联所祭奠的,是我军早期的一位十分卓越的年轻将领—— 王尔琢 。 毛主席写给王尔琢的挽联 在王尔琢去世之后,除了毛主席和陈老总亲自为其写下挽联之外,作为我军"灵魂人物"的朱老总更是挥泪长叹道: "红军失去了一位能将啊!" 新中国成立以后,指挥千军万马、富有"战神"之称的林彪,更是直言: "如果王尔琢不死,如今可能也是一位元帅了。" 那么,这位让几位开国领袖都倍感重视的王尔琢,究竟是何人?他在革命道路上做过何种贡献?能够让毛主席、朱老总、林彪等人都发出如此感叹?最终王尔琢又是因何而死的呢? 王尔琢出身富裕,却有着强烈的革命情怀 如果回顾我军的历史,可以发现,在开国的诸多将领当中,大部分人的出身都十分普通而又贫寒,几乎都是贫困的农民又或是普通的工人。 不过,王尔琢却与大家有所不同。 1903年,王尔琢出生于湖南省石门县官桥村的一个大户人家。 从小锦衣玉食的生活,虽然没有让王尔琢体会到其他农民家庭孩子所经历的艰辛,但是却也并没有蒙住他的双眼,天生心思敏锐的他依然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经历看到那个旧时代所带来的黑暗与腐朽。 图片来自网络 在加上王尔琢成长的那个年代,正好是封建王朝崩塌、革命思想启蒙的时期,改朝换代的革命风潮,让王尔琢幼小的内心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1920年,王尔琢进入湖南高等工业学校附中就读。 这个时候,全国各地刚刚经历了一波"五四运动"的风潮,进步思想在校园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开始生根发芽,也正是这个时候,王尔琢在同学的介绍下,接触到了一些进步书刊,并开始接受革命思潮,初步树立了共产主义信念。 富裕的出身并没有将王尔琢的革命意志有半分削弱,反而使他的革命思想愈发珍贵。 在之后的3年多时间里,王尔琢与身边的同学们一起,积极地参加了好几次学生运动。 图片来自网络 到了1924年,由于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政策,国共两党迎来了第一次的合作时期,共同创办了著名的黄埔军校。 大好男儿自当踏入军营保家卫国。 眼看着当时出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被各国列强所欺负,王尔琢内心当中的民族情绪十分浓烈。 于是,在1924年的5月份,王尔琢决心投笔从戎,南下报考了黄埔军校一期的招生计划。 不过,他此行也并非是一个人去,与他相伴的,是他的老同学 郑洞国 (后来在国民党军队担任高级将领)。 图片来自网络两个很重要的人 在进入黄埔军校的时候,有两个人对王尔琢影响十分之大。 第一个,是负责面试工作的毛主席。 当时毛主席是黄埔军校在上海地区的主考官,由于第一次来到上海,这里的繁荣让王尔琢显得是有些紧张,以至于当时回答问题的时候还记错了题。 本以为自己会被立刻刷掉,可没成想,毛主席却微笑地对他说: "湖南伢子,你不要害怕,调整好情绪再来一次也是可以的哩。" 毛主席 听到毛主席那一口熟悉的乡音,王尔琢顿时感到轻松许多。 在整理了一番情绪,将心态调整到最为平和的时候,王尔琢果然对答如流,一举通过了这次的面试。 毛主席也为他感到十分高兴。 "你看,我就说你只要不害怕,就一定可以成功的嘛。" 就这样,在毛主席的鼓励之下,王尔琢顺利地进入到了黄埔军校当中进行学习。 而第二个对王尔琢影响很大的,则是在黄埔军校政治部当主任的周总理。 周总理 如果要在黄埔军校十几年的校史当中选出一个最受欢迎的人,那可能就非周总理莫属了。 众所周知,周总理一直都是一个眉清目秀、气度不凡的人,在年轻的时候,更是凭借着英俊的长相,被列为"民国四大美男"之一。 在进入黄埔军校工作的时候,周总理不过年仅26岁,比这些学员大不了多少。 再加上周总理头脑睿智、脾气温和,还有过赴日留学、旅欧勤工的经历,这让他在学校里顿时吸引了一大批极其崇拜他的"粉丝"。 而王尔琢也正是其中之一。 王尔琢好学上进,努力刻苦的精神也引起了周总理的兴趣。 剧照 于是,在周总理的介绍之下,王尔琢加入到了共产主义的大家庭,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党员。 这个入党时间,即便是放到新中国的诸位开国领袖当中,也能算是非常早的了。 只要一直发展下去,最起码王尔琢的资历一定是很高的。 不过,王尔琢也并不是只会靠着资历来"混饭吃"的花瓶,他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才干同样是非常卓越。 图片来自网络屡立战功,拒绝诱惑 在校期间,王尔琢协助 蒋先云、周逸群 等一起领导由周恩来亲自缔造的"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与国民党右派组织"孙文主义学会"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1925年1月,王尔琢任国民革命军营长,参加二次东征。 到了1926年夏天,王尔琢又跟随着国民革命军参加了北伐战争。 期间,凭借着出色的指挥能力,王尔琢先后担任了国民革命军第三军第三师党代表、东路军先遣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和二十六团团长。 9月,在第三次攻打南昌的战役当中,王尔琢率领部队攻进江西,配合了国民革命军的主力部队,对驻守在南昌的敌人进行了合围。 蒋介石 在与敌人的战斗当中,王尔琢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一举率领部队突破了敌人的防线,为后续友军打开了突破口。 这番英勇的表现,即便是国民党一派的许多将领都对他刮目相看。 本以为带着一腔热血,能够跟随国民革命军一起荡平全中国的军阀势力,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没过多久,以 蒋介石 为首的反动势力逐渐上台,并且还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开始大肆逮捕、屠杀进步人士和革命份子。 结果,北伐刚进行到了一半,就被迫以失败而告终了。 作为黄埔军校的尖子生,王尔琢自然也得到了蒋介石的青睐。 图片来自网络 在发动反革命政变的前夕,蒋介石曾经秘密派人以"擢升军长之高官"的诱惑,前来暗中对王尔琢进行招募。 然而,面临着这样的诱惑,王尔琢却是嗤之以鼻,并且大义凛然地将蒋介石的两名亲信给呵斥走。 结果,此番举动让蒋介石十分恼怒,他立刻下达命令,要派遣杀手对王尔琢实施暗杀计划。 不过,王尔琢向来人缘十分广泛,在蒋介石的身边有许多他曾经的好友和同学。 在这些人的帮助下,王尔琢提前得知了此事,于是连忙带领着一众同志进行转移,这也让大家躲过了不久之后到来的那场灾难。 王尔琢英勇奋战的"飞兵团长" "4.12"反革命政变爆发以后,王尔琢与自己的恩师周总理一起,南下前往江西南昌,并参与了由周总理、朱老总、贺龙等人所领导的南昌起义。 在其中,王尔琢担任了起义部队第十一军第二十五师第七十四团的参谋长。 起义成功之后,王尔琢率领部队南下奔赴广东,结果在途中,遇到敌人的进攻部队。 为了掩护主力部队撤离,王尔琢跟随着朱老总,奉命留守在三河坝地区,与敌人展开一番激烈的交火。 朱老总 在朱老总的指挥之下,王尔琢带领部队与敌人激战三天三夜,成功打退了敌人8次进攻。 在最后一次的战斗中,更是带领着部队从包围圈中成功突围了出来,转移到了饶平附近。 这番勇猛的指挥,也得到了周总理和贺龙的接连夸赞。 后来,由于敌人派遣大军前来,对起义部队进行了严酷的打击,这让中央不得不改变作战方略,重新制定了转战闽赣粤湘边界地,继续坚持游击战争的作战部署。 而王尔琢也在这个时候被调任为了整编纵队的参谋长。 井冈山会师 1928年年初,由于多次在战斗中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所以王尔琢也被朱老总升任为了工农革命军第1师参谋长。 那个时候,王尔琢也不过才年仅25岁,这也让他成为了当时最年轻的高级指挥将领之一。 不久之后,朱、毛率领的部队在井冈山完成会师,王尔琢重新与当初关照过自己的恩人毛主席相见。 得知王尔琢如今已经成为了功勋卓著的高级指挥员,毛主席笑着说道: "我就知道,当初并没有看错人,你这个湖南伢子本事可大着哩!" 毛主席和朱老总 王尔琢也是笑着摸了摸头。 后来,在三次反"围剿"作战行动当中,成为团长的王尔琢,带领第十师二十八团几次主动进攻,对敌人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这也让二十八团获得了"飞兵二十八团"的称号,而王尔琢也获得了"飞兵团长"这一响亮的名号。 王尔琢错信叛徒,不幸牺牲 虽说王尔琢的军事能力十分卓越,但是在性格上却有一个小毛病,那就是有些过于善良。 在王尔琢的属下之中,有一个名叫 袁崇全 的人,担任二营营长的职务。 这个袁崇全,在思想觉悟和革命意志上十分不坚定,经常在部队中发牢骚,并且还总是对革命前途产生怀疑。 虽然时常有人想王尔琢举报袁崇全在部队中散播消极言论,影响部队士气,要求给予重罚。 可王尔琢却认为袁崇全是自己的战友和同志,不应该去进行过分的惩处,只要加以耐心劝告,就会慢慢帮助其上进。 然而,不成想这却让其酿成了大祸。 图片来自网络 1928年8月25日,在驻守赣南的国民党军刘士毅部的鼓动之下,袁崇全,胁迫、欺骗1个步兵连和1个迫击炮连叛逃。 听闻此事以后,王尔琢立刻前去追赶阻拦。 等到追上袁崇全的时候,发现他早已被 林彪 所率领的部队团团围住。 看到王尔琢的到来,林彪劝告他:趁着事情还没有闹大之前,应该用武力将这群叛兵消灭。 可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属下,王尔琢于心不忍,于是就否决了这个提议。 图片来自网络 随后,王尔琢上前大声向叛军呼喊道: "同志们,我是你们的团长王尔琢,我知道你们是受到敌人的蛊惑才做了错事,大家跟我回去吧,我保证既往不咎。" 就这样王尔琢接连劝了三个多小时,果然劝动了大部分人,重新跟随他回到部队当中。 这个时候,仅仅剩下袁崇全和几名亲信仍在包围圈当中。 林彪再次向王尔琢提议:"普通的士兵可以原谅,但是这些主犯可不能轻饶。" 于是就想要开枪将袁崇全几人就地枪决。 然而,这个举动再次被王尔琢拦下。 林彪 他认为,自己的这个老部下是一时鬼迷心窍,只要自己多加劝告,就能让他迷途知返。 于是,就独自上前想要劝服袁崇全几人。 结果,王尔琢终究还是低估了对方的残忍。 眼看事情败露,袁崇全恼羞成怒,竟然丝毫不顾及战友之间的情感,对着王尔琢就是连开数枪。 "砰砰"几声枪响,这位履历功勋的年轻将领,就这样倒在了叛徒的枪管之下。 王尔琢将军之墓 王尔琢牺牲之后,中央十分悲愤,毛主席、朱老总等人更是悲痛地涕泪横流,既为红军失去一位优秀的指战员而感到惋惜,也为自己失去了一位好同志而感到悲痛。 9月13日,带着无比悲愤的情感,红四军对袁崇全逃往的遂川县城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亲手将这个叛徒当众击毙,为王尔琢报了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