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1930年的时候,徐向前看到了这样一位男子,他身体非常的消瘦,眼神坚定,表现得泰然自若,这位男子甚至还在别人面前自称自己就是"天下第一瘦"。 在得知这一切之后,徐向前便对眼前的男子感叹道:"长得单薄了些呀。" 可谁知,这位男子可不认同徐向前的这种说法,他认真地对徐向前说道: "将在谋而不再勇,关云长相身材高大,最后还不是失败了,诸葛亮和庞士元又长得如何?那还不是照样打胜仗。" 这位身材瘦小但是信心坚定的男子就是今天主人公周希汉,他的一生可谓是精彩至极。 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曾经凭借着过人的聪明才智俘获了敌军的61位将军,这样的成就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是奇怪的是,即便周希汉在战场上取得的成绩丰厚,但是他直到49年的时候才被升任为军长。 这时,大家一定对此事充满了好奇,想要知道为何周希汉已经做出了如此突出的贡献与功绩,但是为何迟迟不能被升任为军长呢? 这其中又有什么样的缘由,直到后来邓小平的一番话道出了其中的缘由,在了解这些内容之前,我们不妨先去了解一下周希汉在抗战道路上的种种经历。掩护首脑,意气风发 对于周希汉也许只有意气风发和兢兢业业这两个词语才能概括他的一生,他于1928年加入了中国工农军,并在这一年的10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在此之后,他就将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国家与人民。 从土地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再到解放战争时期,即便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周希汉也没有丝毫的放松自己,在军事领域的表现依旧熠熠生辉。 在土地革命时期,周希汉身兼数职,除了麻城县独立营通信班的班长之外,红十三师三十八团共青团委书记,红四方面军总部参谋等这些职位,周希汉均有所有涉及。 在土地革命期间,周希汉参加了鄂豫皖,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之战,后来到了抗日战争时期,周希汉参加了神头岭战,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等战争,曾多次粉碎了日军的侵略与扫荡,保卫人民一方安宁。 在解放战争期间,周希汉的表现更是突出,由他所领导的部队不仅仅参加了挺进豫西和陇海西战役,而且还参加了洛阳攻击战役和渡江,淮海等战役。 在这期间,周希汉做出了很多令人难忘的重要事迹。 其中,在百团大战发起的第一个阶段,日军出动了一批非常精锐的部队进行报复,日军此次的攻势非常猛烈,直扑卷屿沟。 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北方局的首脑机关在一警卫营的掩护下撤至卷屿沟,而此时此刻的卷屿沟并不是非常的安全,情况非常的危急。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由第十六团守卫的羊儿岭在与日军经过半个多小时的争斗之后。 由于双方的力量过于悬殊,在这种情况下,主阵地失守,这时候的刘伯承由于无兵可调,可谓是火烧眉毛。 幸运的是,就在这时,周希汉出现了,他的出现对于当时战况的扭转是至关重要的。 当刘伯承听到周希汉在羊儿岭与日军抗战的消息的时候,内心非常的开心,并且长长的舒了一口气说道:"好了好了。这下赵子龙来了。" 正是刘伯承的这句话,让周希汉绰号为"赵子龙"的称号在军中传开。 不得不说,在此次的羊儿岭战役中,周希汉的确没有让刘伯承失望,他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计谋顺利拿下了羊儿岭,与日军拼命抵抗至黑夜。 后来,刘伯承在总结正太战役的时候,特地表扬了周希汉,表示羊儿岭战斗为掩护首脑机关的转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周希汉的誓死抵抗,这才使八路军前指和中共中央北方局首脑机关顺利撤离。 当然与周希汉有关的英雄事迹远不止此,他曾在1946年的时候歼灭了一直令国民党军骄傲的第一旅。 当时国民党整编的第一师第一旅不仅仅武器装备非常的精良,而且还有勇有谋,骁勇善战。 再加上他们的旅长也是从国外留过学的黄正诚,因此他们自称为"天下第一旅。" 也许,天下第一旅怎么也不会想到最后会败在周希汉的手中,那是在1946年9月22日的时候,国民党军的第27旅和第167旅被晋冀豫野战部队包围在了浮山一带,在这种情况下,国民党便派出了号称天下第一的第一旅。 国民党军的这一行为恰好中了解放军"围点打援"的计策,而此次打援的任务的接受者恰好是周希汉的第十旅团,当时国民党军的第一旅的前卫第二团在刚刚到达官雀村的时候,就被陈赓的第十一旅团所包围。 在这种情况下恼羞成怒的国民党第一旅的旅长黄正诚选择发动进攻,但是他的每一次进攻都被周希汉打垮,以失败而告终。 即便如此,国民党军的第一旅旅长黄正诚依旧没有轻易地放弃,周希汉与激战至天黑,在这时黄正诚所带领的部队被迫转移到了陈堰。 此时此刻的周希汉瞅准时机,抓住机会,指挥第28,29,30团在黑夜中将敌人团团围起来,在经过一夜的战斗之后,在周希汉的带领下,如神话一般的天下第一旅被彻底消灭 。 不得不说,周希汉消灭第一旅的举动震惊了很多人,就连中央都说这一仗打得是出乎意料,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身体虽消瘦,意志却坚定 就是这样一个有勇有谋,信心坚定,战功赫赫的周希汉,但是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身材非常的瘦弱,看起来都有一些营养不良的样子。 但是就是这样小小的身材却有大大的能量,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坚韧意志的支撑,他甚至为了革命工作的发展,隔河望父成就了一段令人感动的佳话。 那是在1937年的时候,周希汉的父亲在得知国共合作之后,选择变卖家产,将得到的钱当作盘缠,带着家中的家畜八头小猪上路,只为寻找自己的儿子。 但是这一路上并时不时非常的太平,在路上周希汉每到一个地方都会用家中的家畜换钱,本以为周希汉的父亲可以凭借着这样的方式顺利找到自己的儿子 。 可谁知,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周希汉的父亲在到达黄河以北的时候,却遭到了劫匪的抢劫。 在这种情况下,周希汉的父亲不仅仅失去了钱财,而且身体也受到了伤害。 周希汉的父亲本以为寻找儿子的道路只能以此作罢,幸运的是,当时恰巧黄河的对岸是红军撤离的部队。 也许是爱的力量,让周希汉的父亲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儿子周希汉,在这种情况下,周希汉父亲的内心非常激动,大声的对着对岸喊自己儿子的名字。 当然,一阵苦苦的呐喊,引起了儿子周希汉的注意,父子二人隔着滔滔河水相望表达深深的思念之情,此时此刻周希汉的父亲在看到儿子之后早已经泪流满面,而周希汉也对父亲大喊几声:"保重啊,保重啊,父亲。" 其实,在当时并不是说周希汉不孝不想和自己的父亲团聚,但是当时除了被黄河相隔,无法渡河的客观因素之外。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当时状况紧迫,时间紧急。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周希汉不得不放弃和父亲团聚的机会,他跟着部队毅然决然地离开,而他的父亲也只好一路要饭回家,在回家之后的他更是大病不起。 就是这样一个甘于奉献与牺牲,有着革命坚定意志的周希汉,他的身体却非常的瘦弱,虽说身体瘦弱但是周希汉却有着骄傲的心气。 曾在红军时期,通信连的连长谢家庆俘虏了一个国民党军官,该军官身体非常大的消瘦,因此,当周希汉在看到此人之后,竟然不禁的拿他与自己对比,不禁的感慨道:"这个狗日的比老子瘦多了,好了现在老子已经不是天下第一瘦了。" 这时大家一定会好奇周希汉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其实,这一切还要从1930年徐向前元帅初见周希汉说起,当时徐向前在初次见到周希汉之后,看了看眼前的周希汉之后,他便说道:"身体有一些单薄呀,同志。" 面对徐向前的这句话周希汉不愿意轻易地承认,便对徐向前说道:"将在谋而不再勇,关云长相身材高大,最后还不是失败了,诸葛亮和庞士元又长得如何?那还不是照样打胜仗。" 众人在听到周希汉的这句话之后,都纷纷大笑,就这样,周希汉有了天下第一瘦的称号49年才升任军长,邓小平道出缘由 曾在抗日战争一次开会期间,有人提到了周希汉的这个名字,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便问道:"听说打起仗来是一位狠人,很会有用一些计策,甚至聪明。" 就在这时陈赓大将便对毛主席激动地说道:"他有一个绰号就是瘦子,叫瘦子呀。" 紧接着,陈赓用手在空中的双手比划了一道线说道:"喏,就是这个样子啦。" 毛主席在看到陈赓激动的模样之后,便开心地说道:"我见过的,我见过。" 要说为何周希汉为何在军中如此有名气,这一切都和周希汉在战争中的表现是不能分开的,要知道周希汉曾经身经百战,但是全身依旧没有一处子弹枪洞,就连他身边的人,例如警卫,司机以及参谋都没有任何负伤的记录。 要说在周希汉的所有战绩中最值得一提的则是解放战争期间,由周希汉率领的部队生擒枪毙了61名国民党的将军。 在这些被周希汉生擒的国民党将军中,有8名将军是两星将领,例如国民党陆军副司令汤尧,国民党第八兵团司令就是非常典型的代表。 也许,正是因为周希汉在每一个阶段的突出表现,因此,在1949年2月的时候从师长跳过旅长顺利成为了军长。 这时,大家的内心一定会有这样的疑惑,难道真的仅仅是因为过往过人的功绩才让周希汉顺利跳级成为了军长吗,既然如此为何周希汉在过去迟迟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呢? 反而选择跳级提拔,这其中又有什么样的缘由呢? 其实,这还要从邓小平和周希汉的一次谈话说起,此次谈话内容将此事解释得明明白白。 当时在1949年2月周希汉被升调为军长之后,就被邓小平叫过去谈话,邓小平见到周希汉的第一句话就是: "周希汉同志,这十年来你的功绩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对你也是有意压你的,徐向前同志对你也是赞不绝口呀,但是你知道我为什么会拖了这么久才去提拔你呀。" 周希汉在听到邓小平的这句话之后,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头,便说道: "报告领导,我觉得领导一定是觉得我这个人太骄傲了,想要告诉我骄兵必败,是吗?" 邓小平在听到这番回答之后,欣慰一笑,便对周希汉说道: "你这个人呀,哪里都很好,就是太骄傲了。别说这个小小的军长了,就是我这个司令,你也不一定放在眼里,这要是上了战场,很容易轻敌呀。" 在听到这番话之后,周希汉虽然知道邓小平是为自己好,但是他依旧选择坚持原则,便对邓小平说道: "领导说得对,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让我一下子改掉这个毛病属实有一些困难。" 邓小平在看到周希汉死性不改之后,便生气地说道:"革命事业中可不能容不得一点你的小脾气,你要是因此耽误了革命事业,你担待得起吗"。 周希汉在看到邓小平生气之后,便在表面上选择答应,毕竟一个人身上的性格的确是很难去改变的。 虽说满身傲气是周希汉身上致命的缺点,但是这也算得上是一个优势,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很多战争都是在这股傲气的支撑下取得的顺利,当然邓小平的一番劝解并不是没有道理,毕竟虚心使人进步不是没有的道理的。 不得不说,周希汉将自己一生短暂的生命全部都献给了我们的祖国,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他,依旧没有丝毫的放松在军事领域兢兢业业的工作着,参加了诸多军事演习的活动。 例如他曾参加过中国第一次导弹试验以及一些重要的演习活动,直至1988年11月9日的时候,离开了人世,享年75岁。 不可否认,我们现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老一辈革命者用鲜血换来的,因此,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身上视死如归,有勇有谋的精神品质,将他们的这份难能可贵的精神发扬光大,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所能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