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称我国北方迎入春来最大范围沙尘天气,此次源头为何又来自蒙古国?面对沙尘天气该如何防范?
首先面对沙尘天气所有防范都是无用的。蒙古国从来都不采取环保措施,也不植树造林,裸露的砂石尘土随时就能造成扬沙天气。
4月下旬,我国北方迎来入春以来最大范围的沙尘暴天气,此次源头来源于蒙古国。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如何对沙尘暴进行防范?
答案:近期蒙古国气旋非常厉害,而且又发生了,草原火灾非常严重。这是蒙古国沙尘暴最主要的原因。
今年我国共发生了四起沙尘暴天气,对我国的气候影响非常大。沙尘暴是沙土和尘土,发生的自然灾害是土地荒漠化,或者是沙漠化的表现。主要是由于天气非常干旱少雨造成的土地沙漠化,这其中也有人为破坏因素。
对于沙漠化的土地,一旦经过大风就会扬起沙尘,随着风的迁徙,这些沙尘将会进行移动,就造成了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有时也是非常恶劣的,似乎整个沙丘在向前推进,有可能会把一座城市给吞并。
目前的沙尘暴天气主要来源于蒙古国,为什么呢?
一是蒙古国目前的气旋非常的强烈,根据我国天眼搜索的蒙古气候状况,这次蒙古的热力非常的强烈。尤其蒙古国目前干旱非常严重,几乎没有多少雨水。
二是蒙古国的荒漠化非常严重,尤其是蒙古的沙漠几乎没有治理的现象。或许由于蒙古比较贫穷,对于沙漠治理的难度非常的大,因此与我国接壤的都是沙漠,一旦北风呼呼的刮,就会给我国带来了沙尘暴。
三是目前蒙古国发生了严重的草原火灾,这更使得蒙古上空的热气旋非常的强,这就造成了这次沙尘暴源于蒙古国的一个主要原因。
四是目前正是沙尘暴的主要发生的季节。一般沙尘暴每年发生的3~5月份,可以说这几个月内沙尘暴占到一年的总量的80%以上,而且大部分沙尘暴是来源于蒙古国以及我国的新疆一代。
4月24日天气情况如何?我国北方的沙尘暴是否有所减弱?
4月24日08时至25日08时,新疆北疆东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西藏北部、青海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南方是大面积的雨水天气。新疆北部和东部、内蒙古西部、黑龙江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4 6级风,其中,新疆东部部分地区有6 7级风。
总体上来说,目前内蒙古区域以及东北区域的沙尘暴还是相对比较严重的。毕竟内蒙古的火灾依旧在持续进行,而且不断地向我国边境靠拢,因此我国也出动了消防队员进行灭火的提前准备。
面对沙尘暴,我们该如何解决呢?
沙尘暴天气一般是能见度低于1千米,而且漫天的狂沙尘埃。在这个时候大家尽量少出门,出门一定戴上口罩,这对于呼吸道疾病来说是非常严重的。沙尘暴就是空气当中含有大量的沙尘,一旦吸入肺中比较多,就会造成肺吸尘病。
对于沙尘暴区域,在家中尽量要关闭窗户,这样能够避免沙尘暴的侵入。
对于我国来说,最主要的一条,那就是增强降水,另一方面要治理沙漠化,在这方面我国加大了对沙漠的治理,效果非常的明显。因此这些年来我国的沙尘暴天气大幅度的减少,雾霾现象也急剧地减少。
总体上来说,今年的沙尘暴天气相对翻身的比较少,而且时间也向后推移了。主要是今年我国雨水总体上偏多,尤其北方目前还有好多地方在下雪。4月底的沙尘暴天气到来,主要来源于蒙古国,因为这个国家目前火灾现象非常严重,这也是使得沙尘暴形成的一个主要原因,特别蒙古国的气旋在不断的向我国靠近。预防沙尘暴就是尽量少出门,在家中要关闭窗户,这是自然灾害,别无他法。
逐渐荒漠化的土地。
蒙古国频发的沙尘暴背后,是逐渐荒漠化的土地。也就是说,荒漠化是沙尘暴频发的成因之一。
蒙古国民族的传统和地理环境,蒙古国多游牧民族,每年季节性的迁徙就有一两次,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兼顾牧业以及农业和植物种植,所以蒙古国居民在绿化上是新手。再加上自然环境所限,蒙古国绿化依然任重道远。
飞来的沙
毋庸置疑,蒙古国的荒漠化治理与我国北方地区环境改善息息相关。
如何防范沙尘天气有以下几点:
1.尽量减少外出,出门前最好佩戴眼镜、墨镜、纱巾、帽子以及口罩。因为细小的灰尘非常容易进入眼睛,特别是保护眼睛这块十分重要!
2.多加饮水,注意补充身体所需要的水分。因为沙尘天气比较干燥,人体流失水分加快,容易出现皮肤干燥、咽喉干痒等情况。
3.要及时关闭门窗,注意保持室内湿度。
【今春最大范围沙尘天气来袭,源头为啥又是蒙古国? 】
最近两天,我国北方地区又迎来了一轮沙尘天气。
据中央气象台的消息,这已经是今年的第四轮沙尘天气,也是北方入春以来最大范围的沙尘天气,源头仍是蒙古国。
这个与中国有着漫长边界线的内陆国,近年来为啥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对中国北方的影响有多大?未来有没有可能治理好?
1
先来看下这轮沙尘天气的情况——
影响范围涵盖北方大部分地区,包括新疆东部和南疆盆地、甘肃西部、内蒙古中西部和东南部、宁夏、陕西中北部、山西中北部、河北中北部、北京、天津、吉林中西部、黑龙江中西部等地,大部分地区是扬尘和浮尘天气,局部地区出现了沙尘暴。
在强劲西北风的作用下,这轮沙尘天气整体由西往东扩散,是今年入春以来最大范围的沙尘天气。
在内蒙中西部、宁夏、陕西、河北北部等地区,PM10指数普遍超过500,空气处于严重污染级别。
21日中午左右,沙尘开始"过道"北京,部分区域PM10指数飙升,达到中度污染以上水平。
好在这轮沙尘天气来得快去得也快,随着西北风的减弱,到21日夜间基本结束了。
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消息,从卫星遥感和地面监测数据来看,这次沙尘天气沙源地,来自蒙古国南部戈壁和内外蒙交界地区。
这是今年春天的第四轮沙尘天气。早在3月初,北方多个地区就经历过沙尘天气了。
中央气象局当时还发布过沙尘暴蓝色预警,受蒙古中南部沙源地带大范围沙尘暴影响,我国北方多地将出现扬尘或浮尘天气。
在内蒙中西部和山西北部,PM10指数都出现过爆表情况。
这几年北方一到春天,总要面对沙尘天气的困扰,首要"罪魁"就是蒙古。只要蒙古爆发强沙尘暴,北方就免不了遭殃,越靠近蒙古的地区越严重。
去年3月中旬的沙尘暴,很多人应该还记忆犹新。
那是近10年强度最大的一次沙尘暴了,都飘到长江中下游区域了,影响范围380万平方公里,超过三分之一的国土。北方大部分地区的PM10指数,是这一次的几十甚至上百倍。
在那次特大沙尘暴中,蒙古国损失惨重。
据蒙古国家紧急情况总局的统计,多名牧民在沙尘暴中死亡,另有近百名牧民失踪,近万头牲畜走失或死亡。
2
蒙古的沙尘暴,到底有多频繁?
一项长期研究指出,上世纪50年代,蒙古发生强沙尘暴的频率,大概每年5次;到2010至2020年间,频率已经上升到了每年30次。
另一项研究用的是天数,数字看着更直观。
上世纪60年代,蒙古每年大概20天有沙尘暴;到上世纪80年代时,上升到了每年50天;进入本世纪头10年后,直接飙升到了每年100天。
这意味着一年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蒙古人都要活在沙尘肆虐的恐惧中。
在很多中国人的印象中,蒙古是小说和古典诗歌中,一个遍地绿草和牛羊的地方。现在咋就成了沙尘暴的"罪恶之源"?
的确,巅峰时期的蒙古,80%的国土被草原覆盖。现如今,蒙古的植被覆盖率仅有7.9%,八成以上国土荒漠化,或面临荒漠化危机。
过度放牧是荒漠化的第一个主因。
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1990至2020的30年间,蒙古的牲畜数量增长了3倍,目前总量超过7000万头,比牧场承载能力足足超出3300万。
有些地区更夸张,牲畜数量达到牧场承载力的2-7倍,完全不给草原自我恢复的空间。
而且蒙古牧民饲养的牲畜,有近6000万头是羊,其中一小半是山羊。山羊比绵羊的破坏力大多了,它们吃草是会连根吃掉的,基本上是吃一片毁一片。
大量开矿也加速了草原的退化。
蒙古遍地是矿,除了常规的煤矿、铜矿等,还有很多稀有金属矿产。但蒙古采矿业机械化程度普遍不高,大多数采取露天采矿的模式,对环境和生态几乎是毁灭性的破坏。
如果说荒漠化是沙尘的源头,强风则带来了沙尘暴。
蒙古是个高原国家,平均海拔1580米,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温带草原气候,春季干旱多风。
学过地理的多少了解点蒙古高压,这个地方就像一个巨大的风力场,冬春季动不动就产生大风。
而蒙古整体呈西高东低、北林南漠分布,所以蒙古的大风,都是西北往东南、高出往低处刮的,很容易越境刮到中国。
3
自然天气很难去抗衡,而像过度放牧、粗暴采矿这种,完全是竭泽而渔,破坏环境,也不利于长远发展。
这个道理,蒙古人难道不明白么?
不是不明白。而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他们很难停下来。
以畜牧业为例吧。
畜牧业占蒙古农业生产的比重高达80%,每四个蒙古人中就有一人从事畜牧业。蒙古是除中国之外的最大羊绒生产国,年产量约9400吨,出口额一年2.5亿美元左右。
别觉得2.5亿美元少,蒙古全年GDP才131亿美元(2020年数据),羊绒出口已经算是大产业了。
采矿业更不用说了。
矿产出口占全蒙古出口总额的比重,从没低于过80%,仅铜矿和煤炭出口额,就超过17亿美元(2021年数据)。
两大产业是蒙古唯二的经济支柱。在找不到其它生计的情况下,蒙古很难摆脱现在的经济模式。
更糟糕的是,气候变暖正在加速这一过程。
去年9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王会军院士团队,在研究论文《2021年中国华北为何又见超级沙尘暴?》中指出——
2020年下半年全球海温的异常波动,导致蒙古冬季极端天气频发,降水减少土壤干化,叠加春季形成的超强气旋,最终催生了席卷东北亚的超级沙尘暴。
蒙古的地理环境非常脆弱,很容易受到全球变暖的冲击。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数据显示,1940至2015年间,蒙古平均气温上升了2.24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多(0.85度),平均年降水量却减少了7%。
面对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蒙古政府不是没想过治沙。
早在1996年,蒙古政府就通过了国家防治荒漠化纲领,成立了国家防治荒漠化委员会,建立了沙尘暴气象监测系统,颁布了环保相关的法律,同时投入数千万美元在防沙治沙项目上。
可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但凡懂点我国治沙情况的,多少了解治沙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有多大,治沙是一个多么复杂的工程。
中国这些年,也一直在帮助蒙古治沙。比如说,分享气象信息,援建沙尘暴观测站,介绍西北治沙的成功经验等。
惟愿未来的日子沙尘少点,蓝天白云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