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民国广告(三)
随着刚刚过去在成都举行的第56届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决赛)男子决赛中,中国队以3比0战胜德国队,夺得冠军,实现十连冠,第22次捧起斯韦思林杯。国乒女团零封日本女团实现五连冠,第22次捧起考比伦杯。
生命在于运动,追求健康长寿和生活质量,在什么年代都存在这样的理念,民国也不例外。
乒乓球运动是中国流传很广泛的一项体育运动和优势项目。但这项运动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而最为流行的说法是:乒乓球运动于19世纪末起源于英国,是由网球运动派生而来的。 据说,在19世纪末的一天,伦敦遇到少有的闷热。两个英国上流社会贵族青年看过温布尔顿网球赛后,到一家上等饭馆的单间去吃饭。先是用雪茄烟的木盒盖当扇子,继而讨论网球技战术,捡起香槟酒的软木酒瓶塞当球,以大餐桌当球台,中间拉一细绳为网,用烟盒盖当作球拍打球。侍者在一旁喝彩,闻声赶来的女店主见此情景,不禁脱口喊出"TABLE TENNIS",这一声将乒乓球命名为"桌上网球"。 最初,乒乓球运动仅仅是一种宫廷游戏,名字也不叫乒乓球,而是叫"佛利姆—佛拉姆"(Flim—Flam),又称"高希马"(Goossime)。后来一名叫海亚特的美国人发明了一种玩具空心球叫"赛璐珞"。大约在1890年,英国人吉姆斯•吉布(James Gibb)去美国旅行时,见到了赛璐珞制的玩具球,带回英国,取代了原来的实心球。
在民国时期,打乒乓球也是一项很时髦的运动。下面我们就通过"中国乒乓公司"做的"连环牌"标准乒乓球系列广告来了解一下民国时期的中国企业是如何做乒乓球广告的。
图一
图1、广告明白无误的阐述了"刻刻求进,丝毫不苟"的产品质量要求。这和现代企业追求的所谓 "企业文化"是否有一些似曾相似之处。
图二
图2、"中国乒乓公司"在这则广告阐述并向顾客灌输了乒乓球是一定要有标准的理念,言辞中充满了渴望要做中国乒乓球标准制定者的追求和勃勃野心。
图三
图3、这则广告延续了"中国乒乓公司"追求标准的意志,进一步提出标准的具体要求:正确、耐用、价廉。
图四
图4、经过几则广告的铺垫之后,自然紧跟而来的就是"连环牌"标准乒乓球新货上市。
图五
图5、简单明了,用最直观和最有效的语言告诉顾客,你怎样挑选和购买乒乓球,当然,广告中直接告诉顾客,"连环牌"乒乓球是最符合要求的,是您的最佳选择。
通过以上几个平面广告,可以看出该企业广告策划宣传思路脉络是十分清晰、有效的。反观现在各类媒体,铺天盖地广告轰炸,在闹哄哄地中,顾客不知所云的现状,该有些启发了吧。
码字不易,如果您觉得本文还有些趣味,欢迎点赞,收藏,谢谢。
特别声明:未经本人同意,以上文字不得在其他地方转载或引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