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持股还是持币?莫错过!最佳时点就在本周
每年的国庆之前,市场对于"持股"还是"持币"过节的讨论都会升温。过去数年,国庆长假前A股市场往往出现市场流动性收紧,成交量萎缩的格局,同时市场面临调整风险,直到节后风险释放后市场情绪才出现明显回暖。
今年十一长假之前,世界各国央行"加息潮"来袭,全球主要权益市场均下跌,A股不仅面临节前的调整,也在外盘市场的影响下承压。在汇率仍未企稳的情况下,资金观望情绪浓厚,两市日均成交量缩至6500亿左右,为17个月以来低位,换手率也已降至两年内低点。
A股近期的震荡之中,今年的机构口径也趋于一致:节前避险情绪浓厚,静待节后转机。
每逢节假日,场内逆回购(下称"逆回购")都会变得抢手,收益率有望上升,且节前操作还能享受"长假效应",资金占用时间短而计息时间长。
那么,具体哪一天操作最划算?结合今年国庆节放假安排, 本周四、周五就是卖出1天期逆回购的最佳时间,两次操作,可以合计赚到11天的利息。
"黄金周"前后A股行情怎么走
复盘过去六年"黄金周"前后的A股行情,日历效应较为明显,沪指节前普遍下跌且市场成交低迷,而节后的一周往往能实现上涨,仅有2018年、2021年除外。疫情以来的国庆后首周,沪指分别累涨3.55%与累跌0.28%。
图:历年"黄金周"前后沪指涨跌幅(%)
但今年,通胀带来的各国加息预期仍在持续升温,节后A股受到风险因素压制的预期依旧较强。华泰证券固收团队指出:除了海外诱因,市场仍在等待几大核心问题明朗,还需要时间消化 (美联储加息等)或验证 (宽信用、地产软着陆等政策效果)。但好在股市性价比已经转好,"情绪底"可能已经出现,节后期待转机 。
两步操作,"躺赚"11天利息
对于是否持股过节,安信证券含蓄地表示:节前依然存在避险情绪,维持当前属于防守反击,先防守后反击的看法。西部证券节前的建议则更为直白:国庆节前保持谨慎。
如果选择持币过节,躺在账户中的资金如何利用国庆7天假产生收益? 国债逆回购等固定收益品种往往成为首选。
按照今年国庆休假安排:沪深交易所10月1日(星期六)至10月9日(星期日)休市,10月10日(星期一)起照常开市。
1天期场内逆回购的起息日是T+1,卖出操作的次日资金虽不能取出,但可以用来买入股票、基金。如果只做1天期逆回购,能赚到多天利息的最佳交易日是本周四、周五。
操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9月29日(周四)卖出1天期逆回购,收获10天利息,资金在9月30日盘前已处于可用状态,虽不能提现,但可进行股票交易。
第二步,9月30日(周五)再卖出1天期逆回购,再收获1天利息,资金在10月10日盘前已处于可用状态。
如果投资者在明天(9月28日)操作3、7天期的逆回购,共计计息可达12天。
注意这些小技巧!
目前,场内逆回购交易时间已经延迟到15:30。所以,每天收盘后,用闲置资金做一天期逆回购,既不影响第二天资金交易,还能享受夜间收益。
节前操作要注意,通常在15:00以后,逆回购利率大多会出现"跳水"。虽然从不影响股票交易的角度出发,可等待收盘后再参与逆回购操作,但如果当天并无好的股票投资机会,投资者可考虑在14:00前就以自己满意的年化利率完成下单。
在操作中需要注意的关键在于购买国债逆回购的时机。由于国债逆回购是次日计息,所以最晚要在节假日前2天进行买入,不然则不能享受到假期之间的收益。
还有哪些短期理财产品可选?
今年以来,逆回购利率表现相对较为平淡,如果国庆节前没有明显涨幅,或许挑选一些年化收益更高的货币基金或券商短期理财产品也是不错的选择。
国庆节前,不少券商会推出活期理财产品。比如报价回购,由证券公司提供全额质押物作为质押担保,产品起投门槛基本设在1000元,节前申购假期也可以计息,目前年化利率大概在1%-4%不等。
节前如恰好有股票卖出,或有资金转入账户,还可以自动转入券商的货基产品,这类理财产品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根据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记者发稿,市场上522只货币型基金中,7日年化收益率在2%以上的有47只。
需要注意的是,货币基金一般会在假期前暂停申购和转换转入业务。投资者需要留意查看基金发布的暂停申购时间点,提前做好资金规划。
◆来源:上海证券报、财联社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在一个月内与本公众号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