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毛主席这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而奋斗,在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成为国家领导人。为了带领人民群众走上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每天通宵达旦的处理公务已经成为常态。而毛主席的身躯也在如此强压下不堪重负。 1976年,毛主席病情加重,李敏前来探望时,被毛主席告知心中还有一事放心不下,在他去世后,希望李敏能帮他继续下去。 那么,让毛主席至死都难以放下的事情,到底是什么呢? 毛主席的遗愿 1976年是沉重的一年,先是周恩来总理离开了我们,随后朱德总司令也与世长辞。而就在朱总司令逝世后的半个月后,我国民众又经历了可怖的唐山大地震,此次地震使整个唐山市地面崩裂、房屋坍塌,刹那间整座城市一片狼藉。 当时,毛主席正因重病在医院接受治疗,得知消息后强撑着病重的身躯,急忙前往中央。众人纷纷以毛主席身体状况劝阻,但毛主席只要思及正在经受灾后苦难的唐山人民群众,便一刻也等不得。 在唐山灾后救援和重建的安排妥当后,身体本就不堪重负的毛主席便再次病倒了,毛主席在女儿李敏前来探望时,便对李敏怅然道:"原本以为还能再回韶山看看,现在怕是去不了了..."随后又嘱咐"今天你来,我正好有件事要交代给你。你在韶山老家的两个叔公,我实在放心不下,他们都是为革命奋斗时身体留下了病根,现在身体状态不容乐观,生活也比较艰难,你以后要代我常回去看看,能帮的话就帮一把,替我照顾好他们。" 李敏点点头哽咽道:"我记住了,我会好好照顾两位叔公,你不要担心。先好好养病,你答应要带我去韶山的,可不能食言..." 毛泽东、李敏 然而,即便数位医生一直在努力,但毛主席病情还是不断地反复。1976年9月9日的凌晨,毛主席在北京医院溘然长逝,永远地离开了热爱他的人民群众,而毛主席曾答应带李敏去韶山一事,最终还是没能兑现。 9日下午四点,全国人民群众或通过收音机或通过喇叭,听到毛主席逝世的消息。人民群众觉得仿佛是天塌了一般,大家痛哭失声、涕泪横流。而毛主席的逝世不止让我国人民悲痛不已,在国际上也是十分沉痛的事情,联合国总部更是降半旗以示哀悼。 情景模拟 满门忠烈的一家人 毛主席出生在湖南韶山的一个农民家庭中,在他们这一代的堂兄弟中排行老三,所以弟弟们经常以三哥称呼。虽说被叫三哥,但其实与长兄无异。因为前两个哥哥早夭,于是毛泽东就成了最年长大的。 后来,随着毛泽东的亲兄弟毛泽民(行四)、毛泽覃(行八)以及堂弟毛福轩(行六)先后在革命成功之前为国捐躯,七弟也在幼年便早夭。十个堂兄弟,除了毛主席,最后竟只剩下三人,分别是行五毛泽荣、行九毛泽连和最小的毛泽青。 毛泽覃、毛泽民和毛泽东母亲文七妹、毛泽东 而毛泽东在弥留之际交代李敏以后要照顾的两位叔公,便是毛泽荣和毛泽连。毛泽荣早年跟随毛泽东投身于革命,是韶山农会的通讯员,后来大革命失败为了防止被国民党抓获,应组织安排改名为毛冬青,前往华容、阮江等地避开国民党的抓捕,期间靠打零工为生。 毛泽连受哥哥们的影响,也加入了韶山农会参加革命事业,后来转入地下党工作中。在一次地下党工作时,被国民党所发现,对毛泽连实施围追抓捕。当时,国民党的追兵持包围策略向毛泽连逼近,由于当时情况紧急毛泽连只能逃到山林中。 但因前几日刚下过雨,地面泥土湿滑,更容易留下足迹。毛泽连只好弃路而逃,却因为踩到石块而摔倒在地,刚好被一跟树枝刺中左眼,当时情形毛泽连根本顾不得疼不疼,捂着流血的左眼便起身继续往远处跑去,总算是逐渐的甩掉了国民党的追捕。但是国民党并没有立即撤退,而是围在山林边缘处,毛泽连没办法只能向更远的方向逃。 毛泽连 终于在两天后,毛泽连逃到出了国民党的包围圈。但毛泽连受伤的左眼已经感染,因没钱治疗,使得毛泽连的左眼几近失明,右眼也受左眼感染的影响,能见度越来越低,看东西异常困难。组织考虑到毛泽连的身体情况,便暂停了他的工作建议他先以养伤为重。 毛泽连对这个安排难以接受,但是没有办法。他的眼睛确实视物困难,而家中当时的情况,已经快吃不上饭了,无奈只好暂时帮村子里做一些杂活贴补家用。幼年时的"偶像" 毛泽东自小便有着和同村人不同的抱负,虽然生在韶山的村子中,却一直想要走出韶山,往更广阔的世界去。因为爱读书,更是小学、中学一路考上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是家中当时唯一的大学生。 弟弟们都对他很是钦慕,而兄弟们能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也都是因为毛泽东的启蒙讲解。 杨开慧、毛泽东 1925年时,毛泽东携妻子杨开慧和两个儿子回到韶山,准备组织农民运动、办农民夜校等。当时的毛泽荣受到毛泽东的影响,主动申请成为韶山农民协会的通讯员,主要负责放哨和传递消息。 而当时只有12岁的毛泽连,看着哥哥们忙碌的身影,虽然不懂他们具体在做什么,但是打心里觉得自己的哥哥都很了不起。毛泽东和杨开慧当时忙于革命事业,两个儿子都是毛泽连的母亲在帮忙照看,毛泽连更是经常跟着毛泽东身后到处跑。 虽然毛泽连比毛泽东小了20岁,但是为人机灵听话,小小年纪便很是善良正直,再加上毛泽东的妹妹毛泽建是从毛泽连家过继来的,所以毛泽东和毛泽连的关系与其他堂兄弟比会更近一层。 年轻时候的毛主席 后来,毛泽东要前往广州参加大革命的筹备工作,毛泽连知道后很是不舍问:"三哥,这次你要走多久啊?" 毛泽东道:"打败封建、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要很久很久的时间,但是无论如何,总有成功的一天,等到成功的那日,我一定会回韶山的。" 毛泽连听到毛泽东的话,心中有些酸涩,眼睛也涨涨的想要落下泪来,但是他明白三哥是在做大事,纵然再不舍也还是对毛泽东道:"我相信三哥,我会在家里等着三哥早日胜利归来!" 毛泽东看着毛泽连稚嫩又坚定地面孔,揉了揉他的脑袋,转身带着妻小离开了。 而毛泽连在毛泽东离开后,仍旧在农会参加革命工作,更是在后来加入了地下党工作中,直到大革命失败后,在摆脱国民党追捕时导致左眼近乎失明,即便如此毛泽连对于革命事业仍念念不忘,更是多次提交入党申请书。 毛泽连 但组织考虑到他的身体情况,不适合从事过于危险的工作,便拒绝了他的申请。并且不再给他派任务,而是让他先养伤,毛泽连却因此备受打击,觉得自己毫无用处。 后来此事被毛泽东得知,便写信一封给到毛泽连道:"你现在的身体情况,不再适合地下党的工作,所以组织才没有批准你的入党申请。你不要因此而感到沮丧,你的思想觉悟和革命精神并不会因不是党员而减少,只要你的革命精神一直在,入不入党对你都不会造成影响。" 经过毛泽东的开导,毛泽连便放下了入党的执念,但是仍旧保持着一个赤子之心对待革命事业。20多年后再相见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连接到毛泽东邀请他前往北京去治疗眼疾。毛泽连原本是不准备去的,但是想到自己已经20多年没见过自己的三哥了,便收拾行李后前往北京。 在阔别20多年后,再次见到毛泽东,毛泽连激动的留下眼泪,口中哽咽的发出:"三哥,三哥..." 毛泽东 毛泽东见当年到小堂弟,如今竟落得如此,心中更是心酸不易。连忙扶着毛泽连坐下,询问这些年过得怎么样。在聊天的时,毛泽东观察到毛泽连的眼疾很是严重,更是心痛不已。在吃过饭后,便让毛岸英和身边随行的医生,陪着毛泽连去往北京协和医院检查。 医院检查后,给出了治疗方案:左眼已完全坏死,需摘除眼球安装义眼;右眼可以治疗,只是并不能恢复如初。 毛泽东知道便与毛泽连道:"你就配合医生治疗就行,医疗费不要担心,我的稿费还是够用的。" 早年的毛泽东、毛泽连 但是毛泽连却不愿让毛泽东破费太多,坚持左眼眼球摘除后,不用再安装假眼,只要右眼能看到就可以了。在毛泽连的坚持下,毛泽东只好妥协。 就这样,毛泽连在北京一待就是两个多月,而右眼也随着不断的治疗,逐渐好转可以视物了。毛泽连觉得自己已经耽误毛泽东很长时间,所以在右眼好转后,便第一时间提出告辞。毛泽东看毛泽连的右眼确实恢复得不错,便同意了。给毛泽连准备200元,又让人将毛泽连送上了回韶山的车,分别时告诉毛泽连:"你回去后,好好养病,有什么困难就写信告诉我。但是不能用和我的关系去向政府索要什么,给公家填麻烦。家里若是太苦难,我个人可以用稿费资助你们。我等忙过这段时间后,会回韶山去看看的。" 毛泽东和韶山百姓 在毛主席成为了国家领导人后,便有韶山老乡找上毛主席,请他帮忙解决工作的问题,毛主席闻言全都意正言辞地拒绝,并明确表示坚决抵制这种不正风气。也正是毛主席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以及公事公办、不搞特殊化的原则,使得新中国能健康茁长成长。最后一次回韶山 虽然毛泽东小时候一直想要逃离韶山,前往更远、更辽阔的天地,然而随着时间流逝,毛主席对于家乡韶山反而更加惦念。 1966年,毛主席终于再次回到惦念已久的韶山,这次回来毛主席没有惊动任何百姓和亲戚,而是自己一个人在滴水洞里待了两天,期间更是没有见过任何人,只是静静享受着家乡的山水。 但毛主席的时间是宝贵的,很快因为工作的原因,便要离开此地,走之前毛主席有些依依不舍。让警卫员和滴水洞的工作人员先去准备,自己一个人在房间中静坐,待秘书再次在门外催促后,无奈起身道:"便是片刻都等不得,走吧。" 出门后,回身看着滴水洞的房门,对工作人员到:"这个房子你可要帮我保管好,我以后还要回来养老的。" 然而,毛主席也没想到,这会是他最后一次回到韶山。 1976年,在办理完毛泽东的丧仪后。对于毛主席去世前的嘱咐,李敏始终谨记于心。1977年,李敏在丈夫孔令华的陪同下,终于来到了韶山。他们先是去看望了五叔公和九叔公,然而在到达毛泽连家后,看着杂草丛生的院子和房顶破损的瓦片,李敏心中酸涩不已。 李敏、毛泽连 在见过五叔公、九叔公后,李敏在九叔公儿子毛岸平的陪同下,又去看了看父亲曾经居住过的滴水洞。坐在滴水洞中想象着父亲,在这里住时的画面,忆及父亲的自幼的教导,潸然泪下。 临别前,李敏分别给五叔公和九叔公留下了100元,并说道:"父亲走前一再交代我,一定要代他常来看望两位叔公。你们要多保重身体,我下次再来看你们。" 后来,毛岸青也曾多次携妻子和儿子回到韶山,看望五叔公和九叔公。 毛岸青和毛泽连以及韶山乡亲们 在毛泽连晚年时候,因为眼疾复发,毛泽东的子女们更是四处奔走、求师问药,如果有有用的方法,都会建议毛泽连试试。1995年,毛泽连去世,李敏、毛岸青等人听闻后,伤心不已,纷纷给毛泽连家人发去吊唁信,并邮寄了2000元,帮忙缓解毛泽连家中的困难。 毛主席这一生都为革命事业而奋斗着,而他的家人受其影响,更是前赴后继地投身到革命事业中,更是有多数人为此而献身。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将永远铭记于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