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这份养生指南要收好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冬季的第4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极,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始生,过了冬至,阳气就一点点开始生发了,所谓冬至一阳生。冬至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重要节点,我们一定要护好这微弱的阳气,让它慢慢地变强,开启下一个循环。
冬至一阳生,冬至日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自冬至日起,白天一天比一天长,藏入地下的阳气,开始渐渐回升,自然界的所有生物就像地下的种子一样,要准备焕发新的生机,开始萌动生发。我们人也应该借助阴阳转换的节点,重新获取新一轮的能量。《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冬至日,地气从足而生,我们可以按揉涌泉穴,就仿佛为身体打开了气的开关,让其向上灌溉全身,滋润全身。我们可以每天晚上泡脚后按揉涌泉穴,效果更好。
冬至日开始,我们便开始数九了,三九时节,气温是一年中最低的时候,此时人体阳气敛藏,一定要做好各种调理。在三九天到来之际,比较传统的调理方法就是三九贴。三九贴敷疗法是依据中医"天人相应"理论,顺应四时气候特点的一种"内病外治"的传统疗法。"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者在冬季加重的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鼻炎、体虚感冒、宫寒、痛经、腹胀腹泻、虚寒性胃痛、消化不良、老寒腿、骨关节炎、腰椎病、颈椎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等。三九贴是对三伏贴的有效延续和重要补充,与三伏贴配合,起到阴阳并调,夏养三伏,冬补三九的目的。
数九寒冬,人的抵抗力较弱,非常容易生病。因为天气寒冷,人体的内热不容易散发出去,一遇到冷反而容易受寒,受寒之后身体会於闭内在的热,容易出现咽喉肿痛、咳嗽、口腔溃疡、鼻塞、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穴位按摩来缓解症状。咽喉肿痛的朋友可以按揉鱼际穴,从大鱼际的位置往手指端边按边推,每次30-50次,按揉阳溪穴,每次按压以感觉到酸痛感为宜,每次按揉3-5分钟,能很好缓解咽痛的症状。咳嗽的朋友可以按揉列缺穴,是肺经上的要穴,我们可以配合深呼吸缓慢按揉,每次3-5分钟,两侧都要按揉,效果很好。
口腔溃疡的朋友可以按揉承浆穴,承浆就是承接口水,在下嘴唇跟下颚中间的地方,对此穴进行反复按揉,来改善口腔溃疡,效果很好。鼻塞流涕的朋友可以按揉印堂穴、迎香穴、合谷穴,配合使用,以微微有酸痛感为宜,可以疏通鼻窍,效果明显。
冬至日阴阳相互转换的关键节点,阴阳相争,这个节气适合静养,古人在这个时候要沐浴静心,万事放下,心静而安。对于我们来说尽量不要奔波劳累,不要暴饮暴食,应该早早回家,早些安眠。冬至最适合站桩了,此时地气从足底起,站桩可通地气,帮助阳气之生发,亦能平心静气,修养心神。可练习无极桩,无极生太极,无中生有,阴极生阳。
冬至时节,天地间的阴阳之气是剧烈变动的,我们人居于天地之间,必然会受到天地间阴阳气机变化的影响的,我们要利用好这个时节去涵养一身正气,这样就能平安度过冬至日,为来年生命新一轮的生发做好准备。
供稿:中医药特色健康管理中心